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吸引人之处,并不仅仅是将宫斗戏改成了家斗戏那么简单,剧中人物造型、服饰、建筑、家具、街景等都精心还原北宋时期的原貌,是近期不可多得的古装良心剧。此外,该剧还以盛家主君盛纮所在的官场为背景,对北宋官员的生存状态和家庭生活也进行深度呈现,使大家对宋朝文官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知否盛老爷最后明白了什么(银青光禄大夫到底是啥官)(1)

盛纮所处的时代是北宋仁宗皇帝执政时期,也是文官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将文官地位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出现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口号,还立下了“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士大夫都以天下为己任,不会无条件迎合皇帝的心意。所以仁宗皇帝无后,大臣们可以不考虑他的心情,逼着他选宗室子弟为嗣,他除了无奈和叹气,拿这些官员一点办法也没有。

知否盛老爷最后明白了什么(银青光禄大夫到底是啥官)(2)

因此,在北宋为官是非常舒服的事情,天下士子都以能做官为荣,因而科举考试竞争特别激烈,齐衡、顾廷烨两人尽管才高八斗也名落孙山,从侧面看出社会对当官的热情。此外,如此优厚的待遇还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冗官"现象。官员犯罪没有死刑,而且没有人会下海经商或弃官归隐,必然导致官场人满为患,仕途流动性差,所以官员想进步就很难了。

知否盛老爷最后明白了什么(银青光禄大夫到底是啥官)(3)

盛纮在得知自己的二儿子盛长柏中了进士后,一方面非常高兴,寄予厚望;但另一方面又很感慨,对自己满腹才华又不被重用感到委屈。所以他说"我这辈子进中枢"是没有指望了。宋代的中枢机构,其实相当于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处,是朝廷的决策机构,主要成员有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等。这个目标确实有点大,盛纮此时已过五旬,自然望尘莫及。

知否盛老爷最后明白了什么(银青光禄大夫到底是啥官)(4)

知否盛老爷最后明白了什么(银青光禄大夫到底是啥官)(5)

所以他下一句就说"将来混个银青光禄大夫,能三品荣休"。这个银青光禄大夫官名听起来有点怪,到底是什么官?

光禄大夫最早出现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当时将中大夫改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而同属大夫的太中大夫秩比千石,谏大夫秩比八百石,光禄大夫于三大夫中最为显要。到了魏晋时期,由于官位的滥授造成官爵贬值,光禄大夫开始分化: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此时的光禄大夫,多做为官员的兼职,并没有职掌。隋唐时期以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文散官,五代,北宋沿袭不改,最后至南宋灭亡才消失。

知否盛老爷最后明白了什么(银青光禄大夫到底是啥官)(6)

所以说,盛纮想要的这个银青光禄大夫是个闲职,在光禄大夫中列第二等,刚好达到从三品。盛纮从扬州通判这个从五品地方实职,平调到京城工部郎中这个从五品京官实职,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所以要达到三品实职,那又是何等艰难。能够可以企及的希望,就是得到从三品的散官,虽是闲职,相当于现在的非领导职务序列,但至少已是三品大员,副部级。在北宋高待遇的官僚体系中,也算是完美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