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将孔子的“仁”和政治结合在一起,提出“仁政”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后人尊其为“亚圣”《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订,是儒家的经典之作,现存7篇14卷,主要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的辩论,还有对弟子的言传身教,以及在诸侯国的游说等《孟子》一书行文流畅,其间的雄辩更是充满逻辑力量和浩然之气,可谓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了解孟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重要资料,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体悟孟子思想的三个视角?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体悟孟子思想的三个视角

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体悟孟子思想的三个视角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将孔子的“仁”和政治结合在一起,提出“仁政”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后人尊其为“亚圣”。《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订,是儒家的经典之作,现存7篇14卷,主要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的辩论,还有对弟子的言传身教,以及在诸侯国的游说等。《孟子》一书行文流畅,其间的雄辩更是充满逻辑力量和浩然之气,可谓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了解孟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重要资料。

  关于“人皆可以为尧舜”

  孔子说“惟上知与下愚不移”,即孔子认为在上智与下愚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果真如此吗?孟子对此予以论述,“舜,人也;我,亦人也”“尧、舜,与人同耳”,“圣人与我同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认为圣人也是人,只是出类拔萃的人而已,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先觉”,而我们完全可以“后觉”,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之道不是高不可攀的。

  可以说,孟子的主张拉近了圣人与普通人的距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奋发意识。可是,怎样成为尧舜呢?孟子的弟子曹交曾就这个问题提问,“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曹交的意思是文王身长十尺,汤身长九尺,自己虽然有九尺四寸长,可只是普通人,怎么会成为圣人呢?孟子在回答学生提问时,先是否定了圣人与普通人的差别不在身高,不在出身。孟子认为,你想成为谁,就按照谁的标准去做。“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发展方向。孟子还提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尊敬兄弟,一步步向圣人靠拢。

  孟子坚信常人变成像尧舜一样品德高尚的人是有可能的,当然在现实生活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尧舜,但是这表明孟子对主观能动性的极大信任和期待,这对于打破思维局限,克服畏难情绪,发挥乐观、理性精神,积极主动地在实践中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孟子为普通人的成长解除了思想包袱,提供了发展路径,树立了榜样楷模,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教育早已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出现了教育和学术下移的现象;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为普通人接受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新思想应运而生,孟子的思想有其时代进步性。

  孝是一种快乐的人生体验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孝是天生的。当然,这种理论值得商榷。孝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又或者兼而有之,拙文不做讨论。我们只谈孟子孝道观的积极意义。

  《孟子·告子上》载:“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孝”并不是外在的强加的约束,而是人自身固有的情感。《孟子·尽心上》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孝作为一种情感,来自内心深处对亲人的依恋和热爱。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君子有“三乐”。《孟子·尽心上》载:“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这三乐之中,孟子把父母长寿、兄弟健康,一家老小平平安安,视为天伦之乐,其中透露出来的恰恰是发自心灵深处、不加任何雕饰的“孝”。

  孟子的孝道观启发我们思考,“天伦之乐到底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婴孩呱呱坠地,父母不分昼夜地照顾,沉浸于为人父母的自豪和喜悦之中。当子女长大,父母年老、生病,又有多少人甘之如饴地承担起这一使命呢?又有多少人沉浸在为人子女的骄傲和自豪之中呢?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自己的义务。把孝敬父母由感恩、报答变成子女发自内心的快乐、愉悦,孟子孝道理论的现代价值恰在于此。

  一般而言,我们认为尽孝是子女的付出,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受益的是父母双亲。其实,尽孝的最大受益者是子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子女是父母终其一生所积累的物质财富、人际关系、经验教训的最终受益者;其次,尽孝是一个体验天伦之乐、成人之乐、自由之乐的过程,这种愉悦及其带来的幸福感是其他活动难以企及的;最后,孝是自我的安身立命之所,是树立心灵依托、寻求灵魂归宿的重要途径。

  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社会更加动荡,这也激发了孟子的忧世意识。忧世意识的背后是孟子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等观点表现了孟子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孟子在齐、宋、滕、魏、鲁等国游历长达20余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此期间,他始终以一份积极入世的态度观察、审视周围的一切,他关心社会,渴望在政治实践中改造现实。

  与春秋时期的孔子相比,孟子的道德人格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孔子对天下、对邦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牺牲精神,如“克己复礼为仁”,“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同时,孔子又有着鲜明的自我意识和灵活的政治智慧,如“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如果说孔子的道德人格在对国家、对天下还保留了一丝自我意识的话,孟子则把孔子的责任感、使命感、牺牲精神继续高扬、升华,使之更具社会性。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即便是“独善其身”也强调“穷不失义”“修身见于世”,更加关注天下的安危和万民忧乐。

  从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再到范仲淹的“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及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鲜明,这种爱国精神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种精神的传承中,孟子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其赋予了丰富内涵。

  因此,孟子的育人观、孝道观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于慧 单位:济宁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