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送上1个大福利↓

>>11月理财节,解锁1000个红包!

沪港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沪港通4年了)(1)

光阴似箭…

从2014年11月17日至今,“沪港通”已经开通4周年啦!

“港股通”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开通后,有利于加强沪和港两地资本市场的联系,推动双向开放,被认为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回看这4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现象和机会呢?

“沪港通”4年,南向资金更显活跃

要说“沪港通”,先来介绍两个名词(南向基金北向基金),股市里的“南”代表中国香港,“北”代表中国大陆。那么南向资金即资金归属大陆,投向香港市场;北向资金即指资金归属香港,投向大陆市场。

“沪港通”落实后,最明显的一个数据就是—— 资金流入情况。南下和北上,哪处的股更受哪处的钱的欢迎?

小欧整理了过去4年的沪港通情况,收获以下几点信息

(来源Wind):

1、“沪港通”开通最初的2年(2014年底至2016年中旬左右),主要是南向资金的流入(即大陆的钱投资香港市场),这2年累计资金净买入平均维持在900亿至1000亿元附近;

2、4年来,南向资金不断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17年表现最为明显,大陆资金赴港股“疯狂买买买”。(当然这可能跟港股2017年的小牛市相关)

3、到了2016年的8月15日(当时上证综指在3100点左右),香港资金才开始慢慢向内地“扫货”。

4、4年后(截至2018.11.16),南向资金累计流入5417.99亿元,北向资金累计流入3554.4亿元。从两地交易资金流入看,内地资金更偏好港股市场。

沪港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沪港通4年了)(2)

(来源:Wind,2014.11.17—2018.11.16)

沪港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沪港通4年了)(3)

(来源:Wind,2014.11.17—2018.11.16)

为了相应市场所需,今年5月1日起,“沪港通”每日可交易额度扩大4倍。沪→港,每日额度从130亿元调整至520亿;港→沪,每日额度从105亿元调整到420亿元。额度的提升,更好满足了A股和港股投资者的需求,使资金交易更便捷。

其实,从额度上看,也能发现我们投向港股市场的资金需求更大!

港股投资机会仍在?

“沪港通”开通4年来,以“上证综指”为代表的沪指上涨了8.08%,香港主要指数“恒生指数”上涨了8.7%。累计区间涨幅似乎相差不大,但4年的指数走势却有明显差异。

沪港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沪港通4年了)(4)

(wind,统计区间:2014.11.17—2018.11.16)

从上图曲线看,上证指数波动性更强,尤其是开通的前两年。而2018年至今,恒指则走出了“厚积薄发”的既视感。

当下,是投资港股的机会吗?

之前小欧一直给大家传递关于“A股估值进入历史底部”的观点,其实,港股也一直被看作“估值洼地”。

wind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6日,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为9.74倍,更低于上证综指市盈率11.74倍,估值优势更加明显。

看到这,投资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摩拳擦掌想要上车?

赶快开户沪港通,买买买?不好意思,沪港通开户个人与机构需要50万以上的资金。

有沪港通账户,港股那么多,随便挑?emmmm,A股、港股两地交易规则完全不一样,且港股还有老配方“老千股”,一不小心踩雷,后果也是哭唧唧。

想投资港股市场,难道“望尘莫及”了?!对于普通基民来说,小欧建议你们选择投研能力强,深谙港股投资之道的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一基帮你搞定。

中欧基金多款“港味”基

目前小欧家就有9只捕捉两地市场的基金产品,满足基民多元化需求↓↓↓

沪港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沪港通4年了)(5)

(截至2018/11/21,中欧基金整理)

以“价值一哥”老曹(基金经理曹名长)管理的中欧丰泓沪港深 为例:

近一个月涨7.78%

(wind,截至2018.11.16)

沪港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沪港通4年了)(6)

该基金在沪港深三地发掘最优质、高性价比的投资标的,采取低估值高股息策略,力求获取基金长期稳健投资收益。

最后,借用港交所李小加的话:“未来港交所将和内地同业、监管机构通力合作,继续优化和升级互联互通交易机制,在现有机制中增加更多产品”,下一年,我们继续期待两岸好风光。

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本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徒步三萬里V @天天静心课 @管我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