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普陀区澳门路698弄澳门家园的不少居民向“新民帮侬忙”求助,15年来,小区1号楼至8号楼顶楼16户居民家中,饱受漏雨之苦,不少居民家中的天花板甚至破出了大洞!黄梅雨季又至,居民们整日提心吊胆,虽然之前已自掏腰包多次维修,但始终无济于事。

满屋不忍直视

漏到心力交瘁

帮忙君实地走访,来到2号楼6楼,刚走进601室李女士家中,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 天花板、主卧的墙壁上布满泛黄的水渍;

■ 客厅里,部分地板开裂鼓起;

■ 厨房内,黑色霉斑爬满四壁。

小区房子漏水漏顶 沪上小区16户人家(1)

漏水严重,天花板开裂

小区房子漏水漏顶 沪上小区16户人家(2)

居民家中霉变严重

李女士指着天花板说:

我们已经不敢堵住这些漏点了,如果强行堵住,水就会从其他地方渗进来,漏点是越堵越多,满屋子都要泡汤

家住1号楼602的居民黄女士同样苦不堪言。她表示:

一到下雨天,电线接头浸水后就会发生短路,甚至会造成触电。为此,每到雨季,她甚至只能拉下电闸,不敢用电

在刘老伯家中,漏水点就位于他和老伴卧室床铺的上方。每次一下雨,床铺就被淋得湿透,刘老伯夫妻俩就只能蜷缩在沙发上苦度一个个难眠之夜

帮忙君在现场了解到,吸湿器、水桶和脸盆等,几乎成了每户顶楼居民家中的“标配”。房顶的天花板甚至因为长期渗漏,已露出水泥和钢筋,部分人家天花板上破开了直径将近0.5米的大洞,成了堵不住的巨大漏点

小区房子漏水漏顶 沪上小区16户人家(3)

天花板破出大洞

贴膏药难治本

要大修没有钱

澳门家园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近30年。1号到8号楼多层无电梯的居民楼内,总共有104户人家,1楼至5楼每层二户,6楼一层三户。自2008年起,顶楼居民家中就先后出现渗漏情况。没想到,这一漏,就整整漏了15年

小区房子漏水漏顶 沪上小区16户人家(4)

水从墙壁上渗出

居民们回忆,2004年左右,街道和居民共筹资金,通过“平改坡”加筑坡顶。之后,就再也没有大修过。这些年,虽然顶层每家每户都自掏腰包找来工程队,但经过多次修补,雨水还是会透过坡顶的毛毡,倒灌入顶层天台,漏进居民家中。仅靠这样单户人家“贴膏药”式的“治漏”,而不整修大楼顶层平台,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更严重的是,雨水冲带出的垃圾堵塞下水口,雨水更是肆无忌惮地倒灌进居民家中。

业委会主任沈先生称:

小区公共维修资金严重不足,即便是“精简方案”,也无力承担顶层治漏的经费

小区物业负责人更是无可奈何:

公共维修资金无法支撑起大范围修缮,目前只能由居民自掏腰包小修小补

居委会负责人坦言:

接到居民诉求后,已向街道相关部门汇报了情况,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多次反映无果

急盼打通瓶颈

帮忙君与长寿路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系。管理办一名相关负责人核实后表示:

澳门家园建成年代较久,屋顶确实长期漏雨渗水,但由于维修资金不足,无法承担相关修缮费用。同时,因问题只涉及顶层,其他居民对于使用维修资金修缮屋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针对这一困局,街道正与相关部门沟通,希望争取政策支持,借助旧住房综合修缮彻底解决问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 旧住房综合修缮主要针对售后公房小区,此类早期商品房小区一时难以纳入

■ 小区的房屋修缮全部等待有关部门托底,也不具有实际操作性,还是要在业务部门指导下,积极推进小区物业费调价和维修资金续筹,建立可持续、可操作的问题解决机制。

对于这样的答复,居民认为,业委会和居民代表已多次反映,但至今仍毫无进展。他们迫切希望:

相关部门能真正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难,拿出管用靠谱的实招来,打通老旧小区修缮改造的瓶颈,让他们的苦日子能早些熬出头。

对此,帮忙君将继续关注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徐驰

图片 | 徐驰

编辑 | 顾玥 钱俊毅 姚储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