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School of Software and Microelectronics

学院简介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经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1年12月批准成立的首批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目前学院设有软件工程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在校本科生近1200人,硕士研究生600余人。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信息化、“互联网 ”行动计划等国家战略,以培养国家在软件、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新兴信息领域紧缺人才为己任,紧盯国家和市场对高端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院坚持推进产学研结合,先后与IBM、MICROSOFT、INTEL、日本东芝等国际知名企业以及深圳国家软件园、西安国家软件园、华为技术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和机构合作建立了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产学联盟。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国际化,在引进知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系列课程SSD1-SSD10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构建了更适合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学院采用双语教学,聘请国内外知名教师和企业资深专家、工程师授课。

学院教学成果突出,在2003年全国软件学院中期评估中和2006年软件学院验收评估中都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教改项目“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2007年度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校企深度融合全过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2015年度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简介(西工大学院巡礼)(1)

CMU合作签约

师资力量

学院创新办学模式,配备多元化师资队伍,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体系。学院现共有师资81人。学校专任教师54人(其中10名教授、31名副教授均具有国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或者国外学习经历);从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研究单位、国外高校聘请的软件工程专家、教授27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简介(西工大学院巡礼)(2)

服务外包大赛

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为全面推进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我院依托外国专家局与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每年聘请国外优秀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访学授课,并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克兰菲尔德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日本法政大学、芬兰奥卢大学、法国计算机及新技术学院等高校达成合作项目,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其中,学院与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从2013年开始合作开展教学法研究,学习并推广国际先进教学法;2015年,学院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就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进行沟通洽谈,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智能网络国际网络联合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简介(西工大学院巡礼)(3)

国际网络联合实验室揭牌

人才培养改革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2003年依托学院建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西安)基地”;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经教育部、科技部批准,2005年成立了“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经陕西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协会同意,2008年成立了“陕西省动漫教育基地”。2015年,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与深圳软件园、深圳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大数据学院项目,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大数据人才,缓解国家大数据人才供不应求的困境,并探索大数据方向“政-产-学-研-用”的合作新模式。

学院注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花旗银行、华为、精雕、三星等50余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长期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设有校企联合实验室9个、俱乐部5个、创新创业基地21个,企业特设奖学金8个,学生在国际和国家创新创业竞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与多所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及寒暑假短期交流项目,并获得基金项目的支持。2013年学院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开展了本科生“3 1”、研究生“1 1 0.5”联合培养项目;2014年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开展研究生“1 1 0.5”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15年与悉尼科技大学开展博士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16年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签署了本硕“3 1 1”联合培养项目、与日本法政大学签署了双学位培养项目合作备忘录、与芬兰奥卢大学签署本科生交流项目。学院目前本科生课程采取双语授课方式,研究生至少14门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为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与发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学院毕业生质量高,历年就业率名列前茅,近五年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学院就业起点高,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微软、IBM、三星、腾讯、百度、华为、中兴、花旗软件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入职薪资高,毕业生协议年薪超过10万的占40%以上,最高年薪达32万;单位评价高,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科技、哈曼科技等企业连续多年将学院作为人才招聘重点单位。

根据麦可思公司提供的“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质量跟踪数据分析报告”数据,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质量高、学生满意度高和薪资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简介(西工大学院巡礼)(4)

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

学院专业介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简介(西工大学院巡礼)(5)

校企合作开展“大数据学院”项目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国际化软件人才。软件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基础培养和专业培养,在专业培养中结合学科优势与行业需求,设有被批准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3个方向:软件系统开发、电子服务、数字媒体,建立“软件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结合,软件工程方法与典型工程应用结合”为特色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中“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两门课程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1.软件系统开发专业方向

软件系统开发专业方向突出国际化和工程型特色,引进国际领先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与工程理念并重,工程能力培养层次递进,国际化理念贯穿始终。毕业生典型的就业单位是企事业单位信息中心、信息服务企业、软件开发企业如IBM、Oracle、腾讯、中兴、华为、花旗银行等。

2.电子服务技术专业方向

电子服务技术专业方向是新兴的服务科学与管理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涵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数字城市、智能社区服务、IT服务外包等十分广阔的领域。本专业方向重点培养学生将IT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现代服务业,以提升其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能力。使学生能理解现代服务业的运作机制,为服务业进行规划、建模,设计、开发、建设相应的IT设施和应用,并掌握其运维监控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典型就业单位如IBM、阿里巴巴、腾讯、神州数码等。

3.数字媒体动漫专业方向

数字媒体动漫专业具有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特色,是多学科融合的典型,旨在培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能从事数字媒体相关内容如影视、游戏、动漫的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制作,以及在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数字媒体动漫专业的毕业生深受影视、电子游戏、广告、数字娱乐、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的欢迎,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及其它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企业工作。

深造与就业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年占毕业生总数的40%左右的学生攻读国外知名高校或国内“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在物理学、化学、光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设有2个方向:

专业特色

1.柔性电子

主要研究有机、无机、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光电子、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柔性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在柔性电子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以物理化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子电路为基础,坚持嵌入式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培养主线相结合,紧密结合我校的“三航”特色,更强调系统概念、系统思维、系统视角、系统解决方案。主要课程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光电显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激光原理和技术、光电子学等。

2.集成电路设计

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数理课程、微电子理论课程为基础,坚持嵌入式微系统技术、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两个培养主线相结合,紧密结合我校的“三航”特色,更强调系统概念、系统思维、系统视角、系统解决方案。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微电子制造工艺、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FPGA技术实验、SOC设计实践等。

深造与就业方向

柔性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可选择报考光电功能与信息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磁光电材料物性与器件、材料物理与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工程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研究所以及显示、照明和能源领域的大型中外资企业。

集成电路设计的毕业生可报考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工程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年占毕业生总数的30%左右的学生攻读国外知名高校或国内“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在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开发、应用研究及管理工作。

学院网站:rjwdz.nwpu.edu

咨询电话:029-88494433-8221

转自西工大招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