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百度进一步了解后,我了解到了建构主义三个主要分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建构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建构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论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三个分支)

建构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百度进一步了解后,我了解到了建构主义三个主要分支。

一是柯尔伯格这个分支,主要研究认知结构的性质及发展条件,由此奠定了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情境性的内容;二是斯滕伯格和卡茨为首这个分支,研究主动性在认知结构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由此奠定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中主动构建的观点;三是维果茨基这个分支,研究的是文化历史发展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由此奠定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中社会活动性的内容。

所谓情境性,是指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所谓社会活动性,是指学习与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分割的关系,往往还与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有关;所谓主体性,是指学习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如此三种性质又衍生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生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

1. 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和假说,体现的是知识与客观世界、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2. 知识的运用需要具体的情境,体现的仍旧是情境性。

这里个人的理解是,知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所以来于实践,用于实践。

3. 知识需要个人构建的理解,很明显是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了。

建构主义学生观:

1. 学生是有过去经验的人。建构主义的观点便是知识构建于过去经验之上,所以有了此点认识后,学生便具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此论点的理论依据还是学习的情境性。

2. 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体。这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过程的具体体现了。

3. 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具有社会活动性,往往基于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需要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来完成。所以自然要增强学习者之间的合作。

综合以上几点,感觉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建构主义的什么观点,总归脱离不了情境性、社会活动性、主体性这11个字。

本文中有不少为个人观点,请谨慎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