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服国外销售渠道(国外垃圾衣服翻新成)(1)

2016年8月11日,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深圳市边防支队成功侦破一起团伙走私旧服装大案。图为边防官兵、工作人员点验查获的走私旧衣服。图片来源于东方ic

中国网新闻8月13日讯(记者 尚阳 实习记者 董小迪)8月11日,深圳警方再次侦破一起团伙走私旧服装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缴旧服装549吨,案值约1100万元,成为深圳历年来查获走私旧衣服最多的一次。这些衣服绝大多数来自国外的太平间、垃圾站、废品收购站,不法分子将它们翻新后出售,赚取高额差价。

中国网记者统计发现,洋垃圾走私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汕头一带。这些衣物均由走私团伙在国外低价收购旧衣服,偷运到境内,经过小作坊的分拣、洗烫、包装后流入市场,分拣出的棉布和纽扣等辅料也会被出售给不法厂家和废品回收企业。

那么,“垃圾衣”对我们身体有何危害?这些衣服又通常销往何处?旧衣服走私存在哪些治理障碍?

味道刺鼻、洗净就卖 垃圾衣含大量病菌

有内幕人士介绍,走私一件“垃圾衣”的成本只要几元钱,而翻新后单价能达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每件最多可获百元暴利。据亲临查获现场的人描述,这些旧衣服带着刺鼻的酸臭味,大部分留有污渍甚至血迹,有些衣服上还标着使用者的名字。

“很多接受它们的小作坊甚至不消毒,只进行简单的去毛球、烫直处理后就直接转手。碰到衣服的商标被‘一手用户’的汗水侵蚀的情况,就重新拆缝,替换成早就采购好的商标。”查获现场的工作人员说。

“垃圾衣”来源复杂,含有人体代谢物以及大肠杆菌、血迹等有害物,如果原主人患有疾病,则很有可能传播病菌。加之走私过程中的恶劣条件,很容易再次沾染其它物质,长期接触这些衣服,可使人感染各种疾病,安全问题显而易见。对于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较弱的人,则更加危险。

垃圾衣广布于地摊、电商、外贸市场

通过观察以往的“垃圾衣”走私案,记者发现,这些衣服通常在广东、深圳一带集中处理,然后流向全国市场,东莞大朗镇就曾被爆出以2.5元一件的价格批发出售垃圾毛衣。地摊、外贸店、网上商城......

除了偏远地区和农村,“垃圾衣”的身影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角落,其中不乏以外贸原单、“孤品”的名义在网络上进行销售。

曾有记者在碣石案的暗访中得知:“从碣石出去的服装,全国各地无所不在,甚至一些知名的批发市场,比如广东、湖南、四川、甘肃、黑龙江……很多省份都有买家。质量好的货进城卖,不好的就拿到农村去卖,高档一点的还可能进商场。”

无“法”参照 垃圾衣打击障碍多

然而危害重重的“垃圾衣”在治理上存在诸多障碍,它们通常由贸易公司向国外订购,然后再通过转运、偷运辗转到国内,源头多而分散,加之此类服装经营者逃避检查的办法很多,执法人员常常一到村口就被发现,所以打击起来难度很大。

此外,我国对旧衣服只有进口禁令,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就明令禁止进口和销售旧衣物。

2009年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商务部等部门公布的《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中也将“旧衣物”列入在内,但对旧衣服加工经营本身并无明文规定。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相关衣物来自境外,显然难以对其进行取缔。

截至发稿前,记者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旧衣服”,搜索弹窗中出现多条交易链接,更有专门的旧衣服交易网站,其中不乏大量大字标注的、醒目的二手衣服收购、供应信息等。

这些衣服中是否就有为人忌惮的“垃圾衣”不得而知,只是相关监管、制度上的缺失或显而易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