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1 x”的提出

1.“作业”与“做秀”:我们学校原来一直使用作业本,并且规定了每个学科作业的次数,对于作业的质量更有严格的要求:我们设计了“自选作业”、“我的疑问”、“我的收获”三个板块,并有双等级评价区和改错栏。当时这些我们自认为比较成功的做法,在运行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作业本存在费时抄题现象,尤其是对于语文、英语、科学、品社这些学科,它更需要的是作业内容的设计(阅读理解、图文并茂),但传统的作业本能呈现的往往是一些机械抄写性的作业。二是作业次数的规定让作业在内容上缩水,也束缚了教学的进度,关于作业内容的缩水,我们曾经查到过一张作业纸上4次作业;之所以说束缚了教学的进度,是受固定作业次数相对应的评价分值的制约,对于难度加大的知识点,学生的练习提高得不到认可。三是为了呈现作业的精美,作业的实效打了折扣,为了应对教务处的月查,镇教委的作业专项检查,老师们对作业本“视若珍宝”,谁还敢留在学生手中任其“面目全非”阿,于是写作业只能挤占宝贵的上课时间了。

小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容(村魏小学1x)(1)

数学基础作业

2.“形式多样”背后的思考:为了规避传统作业本的弊端,在2012年的冬天,我们开始考虑作业的改革,但传统作业本毕竟根深蒂固,这次我们只是压缩了次数,引进了以练习册呈现的跟踪练习,同时为了呈现作业的多样性,我们规划了作业的四种模式,即 “预习作业”、“ 跟踪练习(课堂达标)”、“精品作业”和“ 实践作业”。但接下来,随着作业教学实效性的深入思考,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教师全批全改”面前,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形式多样”之后的整合问题。

小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容(村魏小学1x)(2)

语文基础作业——作文

3.基于现状的梳理:面对作业教学改革的瓶颈问题,我们多方听取老师们、家长们对于学生(作业)学习反映出的问题,并进行了归类梳理,其中关于作文不会写、计算能力不行的问题比较普遍,这同时也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什么样的作业关乎学生今后的发展?我们也梳理了近几学期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一是赵冬梅老师的习作教学。她辅导的学生习作在博兴报、小学语文报等报刊上发表的已有60余篇,(积极鼓励孩子们向各大报社投稿,多种形式的读写实践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更体验到了创作的幸福:截至目前,我校有十五名学生的作品在《今日博兴》、《中小学电脑报》、《校园文艺》、《小学生语文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王雨、高增英、高宇、王伟奇、王敏等二十名同学的作品在上级组织的征文活动中获奖。其中王伟奇同学的作品《我爱我的祖国》获得“春雨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高宇同学的《爱满人间》获得“老百晓”杯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在中小学电脑报组织的“金色阳光”大赛中,我校卞梦迪、付海强、高言、王鑫四名同学获得国家级二等奖。高迎雪同学的作品《心是座房子》、于金霞同学的诗歌《小太阳》刊登在《小学生语文报》这份重量级的语文刊物上,高烁同学的作品《伞的自述》发表在《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二是我们学校语文组、数学组每年都参加全国少年综合素质大赛并多次获一等奖。基于以上思考和梳理,我们提出了作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控量以巩固基础,多样以发展提高。

小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容(村魏小学1x)(3)

美术提高作业之一

二、尝试推行——“1 x”的实施

2013年春天,我校将推进作业教学改革作为学校重点工作。在作业教学方面——做到了“控量提质”:1.通过“教师作业留样”、“学生作业督查岗”、“家长作业反馈卷”三管齐下控制作业数量;2.通过“1 x”作业教学改革、星级作业评定、常规管理的“三查三关注”及“最美作业评选”等系列化的展评研讨活动,多措并举提高作业质量。

“1 x”作业教学改革:“1”为基础达标性作业,以作业本(低年级)或练习册的形式呈现,“x”为发展提高性作业,以体现各学科特点的个性作业呈现,如:语文的随堂小练笔训练(低年级看图写话训练)、单元主题习作训练、数学的计算能力训练、英语的书写及口语训练、科学的探究实验报告、品社等的创新实践作业。

(一)“1”——基础达标性作业:

1.学生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书写,书写要认真、规范,书写姿势要正确。要保持卷面整洁,杜绝乱涂乱改现象,禁止使用修正液。

2. 学生作业使用双等级评价,即整洁程度用“A、B、C、D”,质量评价用“优、良、中、一般”, 作业批改符号要规范化,标号如对号、斜线、直线、波浪线、问号等。

3. 练习册要保持整洁,避免出现卷角,其扉页要设置统一的“作业评价栏”,用于汇总每次作业的评价等级以便作出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月评情况确定作业的星级,并标注在练习册封面的左上角。

4. 作业要求全批全改,批改要及时,书写要认真,不出现错误批阅现象,教师在作业上与学生沟通的内容要以鼓励性话语为主,且每次不少于总人数的1/3。

5. 作文批阅要使用修改符号,要重在眉批与点评,总评要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性。作文批阅提倡学生参与(交换批阅、小组批阅、结对批阅等),但必须事先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且不能代替教师批阅。

6.教师要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典型问题,共性问题,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都要有记录,以便及时反馈。对问题作业面对面指出、改正,做好作业的二次批阅。

7.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1个小时,教师要预做,并做好留样。

小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容(村魏小学1x)(4)

语文基础作业

(二)“x”——发展提高性作业:

1.语文教师学期初结合教材内容制定计划,完成“小练笔训练安排表”,每周完成一次有针对性的随堂小练笔训练,每月完成2次单元主题习作训练。

2.学生建立小练笔本,按教学进度随时进行小练笔训练,教师要做好指导;建议以日记本为好词佳句积累本。

3.充分利用每周二下午的阅读课,以《同步阅读》为主,以班级图书角为辅做好读写指导。

4.数学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每周完成一次计算能力专项训练。

5.组建快乐英语社团、文学社团、演讲社团、趣味数学社团等学科社团,以培养兴趣为主,通过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6.结合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体育节及常规的学生展示活动(即各教研组承办的听写大赛、现场作文大赛、计算小能手评选、绘画比赛等)为孩子的全面成长搭建平台。

小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容(村魏小学1x)(5)

语文提高作业之一

三、探索前行——“1 x”的推进

我校的“1 X”作业教学改革是基于作业教学现状的思考,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构想,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并不断地在改进。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反思我们的“1 X”作业教学改革,我们梳理了如下问题:

1.教师的业务水平,亦或是教师的观念意识参差不齐,致使作业教学改革遇到了一些瓶颈。程序化的作业教学规范在20%老师那里总是得不到体现。

2.作业的星级评定,我们有一定的操作规范,但与班级学生评价的结合尚有些不完善。

3.异彩纷呈的“x”作业,我们在不断地调整但难取其全,部分教师会因投入过多而选择应付,有些形式的东西。

4.固化的基础作业与教学目标之间,必要的过程监控与个别学科教学实际之间存在一些至今无法平衡的矛盾。

5.缺少一套作业教学质量的达标评价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本学期开学前,我们调整方案,重点从以下方面推进作业教学改革:

1.进一步修订《村魏小学教学常规评价细则》,加大“晒常规”和即时性检查的力度,严格落实作业的“先批后讲”,遵循“不能及时批阅则不布置”的原则,将开学第一周确定为“作业规范强化周”,力争通过一周的强化为作业规范的推进开好头。

2.以教研组为单位,尝试开展基于教学目标的作业教学研究,继续向着作业教学的实效性不断努力。

3.尝试通过“周考月结”的形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教学质量达标评价体系。

4.通过教师互助、教研组捆绑、对接展示等形式推动“1 x”作业教学改革的全面提升。

5.继续举办“最美作业” 评选、作业设计大赛、现场作文大赛、现场绘画大赛、计算小能手评选、英语口语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作业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6.借助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作业的评价,每位家长在活动中见证学生的点滴成长,见证每位教师的倾心付出。有了家长的通力配合,我们的作业教学改革将会借力远航。

小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容(村魏小学1x)(6)

教师作业批改记录

四、总结反思——“1 x”的展望

1.“1 x”作业教学改革,转变了教师陈旧的作业教学观念。

通过实行“1 x”作业教学改革,配以“家庭作业留样清单”、“家庭作业督查记录”的跟踪监控和学生、家长调查问卷的调查反馈评价,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更加理性了,作业的设计更有层次性。所有班级的作业基本实现了以班主任为主的学科间的协调,避免了对学生作业时间的“抢夺”,真正实现了作业的全批全改。尤其是四、五年级数学、三年级语文在作业教学合作研讨方面做得较好。

2.实行作业星级评定,激发了学生作业参与的动力。

在作业评价方面,我们在常规的“双等级” 激励性评语的评价方法基础上,引入了“作业评价栏”,对学生作业实行“星级评定”。作业的星级评定与班级管理、期末评价相结合,完善了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3.系列活动的开展,逐步提升了作业教学的质量。

通过举办“作业布置有效性”教学研讨、优秀作业展评、作业设计大赛、现场作文大赛、计算小能手评选、英语口语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作业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并涌现出王爱华、刘玉红、赵东梅、穆素芳、郑伟峰、李雪英等一批用心进行作业教学研究的教师。

小学生生涯教育的内容(村魏小学1x)(7)

教师作业批改记录

总之,“1 x”作业教学改革,我们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随堂小练笔训练,我们应该有一个贯穿各学段的系统的指南;比如:作业的星级评定,我们应该有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等等。但我们认为“1 x”作业教学改革,是基于我校的作业教学现状的,也承载了我们美好的期望,我们想做实这个“1”,让每一个孩子都汲取营养,枝繁叶茂;我们想做好这个“x”,让每一个孩子都浸润雨露,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