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个火星日,行驶889米,10GB原始数据……

截至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收获满满!

在太空“工作”的日子里,“祝融号”独自勇敢前行,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故事。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1)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祝融号”火星车:关于我的90个火星日

大家好,我是火星车“祝融号”!

“祝融”寓意点燃中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为我的火星探测任务给予力量。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把我和环绕器推向深空。经过200多天的太空旅行,期间完成4次中途轨道修正和一次深空机动,我们终于快到了。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2)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我们被眼前的红色星球深深吸引,环绕器大哥在距离它220万公里处,掏出相机果断按下快门,拍下了中国人的第一张火星照片。

2021年的2月10日,环绕器大哥踩了一脚“刹车”,我们成功进入了环绕火星轨道,这意味着我们成为第一颗中国的人造火星卫星。

2021年5月15日,着陆平台带着我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的着陆区。经过十几分钟的通信时延,指挥大厅响起了欢呼声和掌声。我们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系的跨越。

接着我马上拍摄照片,分析着陆区环境,做好“出舱准备”。

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我完成了驶离着陆平台的所有准备工作,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在这之前,我用桅杆上的导航地形相机360度环拍了着陆点全景图,赶紧传回北京,让大家欣赏一下。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3)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马上驶离着陆平台的梯子时,突然想到,就要与着陆平台的兄弟分离了,一起拍张合影吧!我相信这一定是极具意义的照片。

一张照片不够,我在旁边用车辙画个“中”字,再来一张着陆平台的个人照,我们就叫它“中国印记”。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4)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2021年6月27日,我累计行驶236米,到达了一处沙丘进行探测。大家都说我比“玉兔二号”走得快,我可是男孩子!

地面飞控的哥哥姐姐们,会根据我每天拍摄的导航地形图像,帮助我进行视觉定位,规划移动路径,每天走个十几米不算快。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5)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2021年7月11日,我累计行驶了410米,旅程才刚刚开始。

等等,前面好像有什么东西?是着陆时落下的降落伞和背罩,看到你们真亲切。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6)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2021年7月17日,我已经累计行驶了一华里(509米)。

2021年7月30日继续向前移动,前面是一片石块、撞击坑、沙丘分布密集的复杂地形。

2021年8月6日,我已经累计行驶了808米,刚刚我用后避障相机拍下了跨过的石块。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7)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2021年8月15日,今天是我在火星上工作的第90个火星日,我的第一阶段探测使命完成了。接下来火星探测工作将进入全球遥感探测阶段。环绕器兄弟,辛苦你了!

我不会停下脚步,我会继续向前行驶,永不止步。因为我叫“祝融号”!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8)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祝融号”火星车完成既定探测任务 将向乌托邦平原南部行驶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现火星着陆,截至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运行90个火星日(约92个地球日),累计行驶889米,所有科学载荷开机探测,共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祝融号”火星车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9)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巡视探测期间,“祝融号”火星车按照“七日一周期,一日一规划,每日有探测”的高效探测模式运行。

导航地形相机获取沿途地形地貌数据,支持火星车路径规划和探测目标选择,并用于开展形貌特征与地质构造研究;次表层探测雷达获取地表以下分层结构数据,用于浅表层结构分析,探寻可能存在的地下水冰。

气象测量仪获取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用于开展大气物理特征的研究;表面磁场探测仪获取局部磁场数据,与环绕器磁强计配合,探索火星磁场演变过程;表面成分探测仪、多光谱相机获取特定岩石、土壤等典型目标的光谱数据,用于元素和矿物组成等分析研究。

另据人民日报报道,当前,火星车状态良好、步履稳健、能源充足,后续将继续向乌托邦平原南部的古海陆交界地带行驶,实施拓展任务。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10)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11)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12)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13)

为何“祝融号”火星车设计寿命只有90天?总设计师:最合理安排

天问一号任务的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祝融号这样的设计其实是最为合理的安排。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迈的步伐非常大,很多方面需要精打细算,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天问一号一次任务就要实现绕、落、巡三大任务,这个难度非常大。要知道,NASA早在1971年就成功把水手9号送入火星轨道,到了1976年海盗1号着陆器登陆火星,直到1997年才把首辆火星车旅居者号送到火星上。而旅居者号的设计寿命仅为一周(实际运行85天),相比之下,祝融号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14)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由于火星离地球很远,祝融号没有能力把探测到的大量数据直接传送回地球,这需要携带着增益天线的轨道器进行中继通信。由于目前我国只有一个环绕器绕着火星飞行,它在未来两年内还要承担对火星全球进行详细探测的艰巨任务,所以它能为祝融号进行中继通信的时间很有限。

因此,祝融号只能在未来3个月内,开启全部科学设备,对火星表面进行全方位探测,抓紧时间把数据通过轨道器传回地球,以完成预定的探测任务。

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509米(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15)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但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设计寿命不能直接等价于实际能够运行的时间。此前我国登陆月球正面的玉兔号月球车和登陆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证明,我国航天产品的质量非常可靠,它们的实际运行时间都大幅超过了设计寿命。玉兔号和玉兔二号的设计寿命与祝融号相近,都只有3个月,但玉兔号运行了两年八个月,玉兔二号已经运行了865天,目前还在正常工作。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网易新闻、新浪微博@空天逐梦

作者|未来网实习记者霍晨萌综合

来源: 未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