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提起精神疾病,一般人会马上联想到“发神经”、“打人不犯法”等,认为精神病患者必定是疯疯癫癫、行为古怪、生人勿近的危险人物。但事实并非如此,精神病实际上分成很多种类,病情轻重不一,对病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各异。其实,人们生活在现今社会,经常要面对效率高、 节奏快的要求及所带来的压力,随时都会在精神心理上受到各种困扰,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精神疾病,不仅对个人,还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根据统计资料,平均每十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或轻或重的精神疾病。但很多人因为对精神疾病认知不足,有着许多错误的刻板印象,像是认为一旦确诊精神疾病就一辈子治不好,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严重的精神病人如何治疗(精神疾病的治疗如何选择)(1)

多数精神疾病都是终身性疾病,病因复杂不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性疗法。虽然长期稳定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幻想、妄想、暴躁、敏感多疑等症状,但也只能暂时性缓解病情。一旦精神疾病成为慢性疾病,就意味着采用药物治疗变得极其困难。甚至可以说,对于慢性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但是大家也不要对精神疾病治疗产生绝望心理,科学总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难治性精神疾病来说,微创神经调控手术为有效地治疗精神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可能也是难治性精神疾病治疗的最后一招。

患者女性,21岁,大学生,双相情感障碍病史4年。在高中时,门门功课全年级前十,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获得佳绩。4年前莫名感到不开心,睡眠差、胃口差,感觉活着没意思,用刀片割手腕,医生诊断为抑郁症给予碳酸锂、丙戊酸钠等抗抑郁药物。患者服药后症状有所好转,考上当地大学,但又开始兴奋过头,控制不住讲话,抑制不住想发火,控制不住的时候就用刀片割手腕,再次就诊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给予氯氮平、丙戊酸钠、碳酸锂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药物疗效尚可,但她在住宿期间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加重,父母在同事推荐下,联系到我科医生,经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医生建议患者家属可考虑第五代脑立体定向下微创神经调控手术治疗。

严重的精神病人如何治疗(精神疾病的治疗如何选择)(2)

术后,患者的躁狂和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进食正常,能正常入睡,也没有不正常的暴躁脾气,不想活的念头也消失。经过一周的术后康复办理了出院手续。经术后1年随访,家属表示患者已经回归正常,无不良情绪,也不再拿刀片割手腕,如今重回校园,能和老师、同学正常交往沟通。

总之,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在治疗的不同阶段,监护人要客观、正确地选择多种治疗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监管和健康辅导,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定时定量服药,只有这样精神疾病患者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严重的精神病人如何治疗(精神疾病的治疗如何选择)(3)

为了更好地为精神疾病家属科普疾病的治疗,明天(9月28日)晚上19点我科吴景文、李瑞惠、杨理荣主任将在百度APP、今日头条等多平台合体进行直播,欢迎有需要的患者家属进入直播间进行观看互动。

致广大读者:

你们好,我是吴景文医生,在此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若您有疾病向我咨询,可以通过平台“私信”方式联系我。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我会尽快解答您的疑惑。

相关阅读

家属应明确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真正目的

微创手术是打开难治性精神疾病的一把“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