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诗人词人,为什么大都钟爱海棠花,答案在陆游一句诗里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

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宋朝陆游《海棠》

海棠 陆游 陆游海棠二首赏读(1)

2019年4月22日,辽宁省大连市劳动公园盛开的樱花芳香扑鼻,与高楼大厦相得益彰

有人说樱花壮美,实际樱花只适合远看,樱花花瓣薄,轻盈,边开边落,比雪还要轻盈,视觉的壮观未必是体感上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没有将樱花列为名花的缘故,它并不符合中国人存在感的审美。因为太短促,也太轻薄。

但是海棠就不一样了,海棠比樱花有实在的花开质感,树冠可以高达8米或者更高,伞状的花序,未来时是醉人的胭脂赤红,半开时,颜色转浅,且花朵垂悬有质感,花蕾花朵密集,呈现满树摇曳婆娑之花的动感。这种动感比樱花在色彩和质地上实在。且海棠并非边开边落,花朵在枝头的绽放期比樱花长久。

一阵风来,本身就有无数花铃的海棠花婆娑摇曳,形成壮观的花潮。这种花潮是红色粉色的海洋,古人形容海棠花,用了一个“怒”字,生动又壮观。

所以当我看到成串的海棠花开时,我直觉这比樱花更美呀,只是中国的花卉太多,单就海棠来讲,是绝胜樱花的。

海棠 陆游 陆游海棠二首赏读(2)

那么宋朝的海棠如此蓬勃美丽,为什么日本人没有移植过去,成为比樱花更美的国花呢?答案是,海棠原产中国四川,在唐朝就有许多人从四川向外移植海棠,但是直到晚唐才成功,宋朝之后大规模作为欣赏花卉培养,而传到日本种植成本较高,而樱花传到日本较早,一种山樱更适合日本多山的自然环境。

这就形成了宋朝之后,日本重视樱花,而中国喜欢梅花,海棠的不同花卉人文欣赏。

从花来讲,花多半是娇美,适合婉约词,杨柳桃花,但我发现有个特点,豪放派的诗人词人都钟爱海棠花,比如辛弃疾,苏轼,欧阳修,甚至清朝的龚自珍。都说海棠娇艳,难道是这些人有意借花的婀娜做情感的互补,如同佳人配英雄,柔弱对坚毅?

但读了他们的诗作之后,颠覆了我对海棠花仅仅娇美慵懒的概念。

海棠 陆游 陆游海棠二首赏读(3)

这首陆游的诗,其实写出了这些豪放诗人词人所感受的海棠花。

“一枝气可压千林!”

近看海棠,容易沉醉在那种婆娑细腻的娇红美里,但是稍远的距离看海棠,一棵海棠,从上到下都是春气蓬勃的花朵,层层叠叠,那是春天的朝气在花上的凝结,那是花的生命力召展无限春风!

她明丽,蓬勃,密集,绚烂,真实。往往海棠花开是农历的二月,所谓春气正旺的时节,在万山翠绿之中,一枝团花海棠的怒放,如同最年轻的生命活力,如剑如虹。

这就是陆游所说的“一枝气可压山林”。陆游从小文武双全,慷慨知兵,他眼中海棠如同胸中剑气,天然发散。

这个气,就是所有豪放派诗人最爱的,是慷慨之气,是壮美之气,是灵动之气。

同样侠客将军的辛弃疾写海棠花,也是看到了这种气。

“谁与流霞千古酿,引得东风相娱!“辛弃疾《贺新郎.赋海棠》

那海棠花海是天上红霞酿成的千古美酒,流荡生姿,让东风也被吸引过来,互为沉醉啊!

苏东坡的海棠诗则多了去,虽然最有名的是,“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但许多人不清楚苏轼喜欢海棠花,乃是在48岁贬到黄州山林里,他看到的是杂草林中一树富丽自在坚强的海棠。苏轼虽以红妆形容海棠之美,但是底色却是患难知己,红烛互照,豪放风流。

海棠 陆游 陆游海棠二首赏读(4)

海棠花

陆游留下关于海棠的诗有数十首之多,其中有一首特别打眼。

“月下看荼醾,烛下看海棠。

此是看花法,不可轻傳扬。

荼醾暗处看,纷纷满架雪。

海棠明处看,滴滴万点血。"宋朝 陆游《海棠》

这是陆游晚年的作品,实际宋朝早就流行月下看荼蘼花和海棠,其中海棠有种审美法,叫做点烛看花,这当然是宋朝取消宵禁,夜生活发达,仲春和春暮,总有些人花事酌酒,歌舞升平。他们的审美娱乐和苏轼完全不搭,苏轼是真心用心对花,其他人只是良辰美景高乐自己。

你以为陆游是在传授你看荼蘼和海棠的方法?那时候普遍如此。陆游是说这种看花的潮流不要轻易宣扬,因为这样看花纯粹是用花来娱乐。

那么陆游是怎么说的呢?

荼蘼花就是要在夜晚不经意中看到,那一片雪光打在你的心底,让你心如冰雪。

而海棠就是要在白天看,看它血红一片,如杜鹃啼血,如万点鲜血!

这是讽刺和提醒那些沉醉在小确幸,小太平里昏睡的达官贵人,还有不知道战争随时爆发的老百姓,你们清醒一点,不要自己沉醉在自己制造的温柔梦幻里。

你们去看看真实的世界,荼蘼之地,哀歌一片,海棠花开,那是点点鲜血!

这是陆游发出的警告之声!

海棠也代表陆游的心气,那是爱国的热血。

海棠 陆游 陆游海棠二首赏读(5)

海棠花

那么后世最能感受海棠花之壮气壮美的就是清朝的龚自珍。他爱着花开。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如潮!”

那海棠花的影子在墙上来回涌动,是他澎湃的激情和内心。

他爱着花落。

”西郊落花天下奇“

”出城失色神皆痴。如钱塘潮夜澎湃,

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

齐向此地倾胭脂。“

龚自珍将海棠的落花写得如此豪放壮美,惊天动地,想必那红红落花拂面而来,让他感受到了真实的花雨之美。所以他决定无有落花之悲,在落花里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么这些豪放的诗人和词人都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看到的不止是海棠的娇艳,而是那种生命力的壮美,而用这种壮美和豪气相结合,成就自己壮丽的一生。

海棠 陆游 陆游海棠二首赏读(6)

不知名的花

所以海棠气质上完胜樱花!是娇美之花,更是壮丽之花!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