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原创:

俗话说邻居有远近,亲戚有厚薄,这是朴实农民的真实写照和亲身体会。一样的客人却不是一样的招待,这也是事实。

话说我村有这么三兄弟,老大名叫刘宝,复员军人,回村后一直在村里任职,群众威信挺好。

老二刘金,和我同岁,只是长我3个月。长的五大三粗但不算精明,有点像鲁讯笔下的阿Q。有时还爱侃个凉腔,但往往侃不到地方,人称他为"七叶子"。

三弟刘玉是中学教师,说话办事文文绉绉,也挺受人尊重。

他们的姥姥家就住在隔壁村,还有个大姨家在城里。

老二刘金和我是发小,我还是挺喜欢他这个性格的。有一次闲谈,刘金说:我兄弟三个是一个娘生的,怎么这脸,个头,脑子都这么不一样呢?我哥我弟到哪去走亲戚,不是吃水饺就是喝面条,还要炒4个菜。我去哪里走亲戚都是吃个剩菜或咸菜,喝碗剩糊涂。

有一次麦收后我娘差我拿着6斤馍馍两包桃酥看看我姥姥去,刚走到姥姥家还没喝茶,我舅就吩咐我去挖猪圈的粪,还说着:你来的正好,爱干活的人到哪里都有活,不然我还要找人挖粪呢。舅家猪圈里有5车子粪,不到晌午就挖完了。姥姥舅舅都夸我能干,让我洗洗手吃饭。

当我坐椅子上等饭时,妗子端上来多半碗萝卜菜,一点热气都没有,后来又端上来一碗小葱拌豆腐,接着端上一海碗剩糊涂说:二孩挖粪累了吧?饿了吧?你赶快吃饭吧。我们等会上学的再吃饭,说着端上煎饼筐子放到了桌子上。

我年纪轻轻的挖了一圈粪又累又饿,吃啥啥香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我姥姥实在看不下去了,把我拿去的桃酥抽出来两片给我吃了,桃酥真香啊,还是姥姥疼我。我妗子说: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饱就走。还沒等我歇会,妗子就撵我走啦。

有一次去城里我小姨家走亲戚,拿去的花生大枣的东西也不少。我姨做了4个菜,有一个带肉丝的,我表弟俊杰把带肉丝的菜弄到自己近边只顾自己吃,我说:都说城里人沒人味还真不假,俊杰你小时候家里沒饭吃,把你舍到我家时,我娘做的好吃的,都是让着你先吃,今天来你家了,好吃的菜还是你先吃,也不让我吃点肉。

我姨听后打了俊杰一巴掌,把那个带肉丝的菜挪到了我面前。

还有一次我们都去给姥姥庆生日,这样正规的场合吃饭是按辈份长尊顺序排座次的。姨家两个是弟弟应该在席口位子接菜,斟酒的。可是舅舅还是安排我坐席口,我也没怨言。坐席口也一样吃饭,也就是接接菜,斟斟酒。但也有好处,接菜时我会把带肉的菜放我面前,我吃的方便。

三弟刘玉有点按旧理,他愤愤的说:二哥什么时候都是守席口,今天没外人,应该是俊杰,俊豪接菜的。

舅舅说:他俩是城里的孩子,不会接个菜,斟个酒的,你二哥会干这个活就坐那儿吧。

我半辈子坐席沒坐过首座。结婚后第一年去老丈人家去拜年,非安排我坐首座,我还真不习惯。六七个陪客的轮翻斟酒让荼,弄得我有点招架不住,心想坐首座还真不如坐席口随便。等他们再让酒时,我有点不耐烦的说:你们别再让我喝酒了,俗话说:驴不喝水是按不下头去的。

我小舅子也开玩笑的说:姐夫,咱这是客厅不是驴棚,可不能向驴棚里钻哟。引得大伙哄堂大笑。

一别终归客(一样客不一样待)(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