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史学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倡礼、仁,讲究“忠恕”,曾经周游列国宣传推广其治国理政。未得志后退而修撰《诗》、《书》、《礼》、《乐》、《易》、《春秋》,其思想言论被其弟子收录在《论语》,兴办私学,宣扬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培养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门生弟子遍天下,遍布于各诸侯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广泛领域,在世时就被奉为圣人,具有至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孔子和儒家思想光照千秋万代)(1)

孔子周游列国图

在其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儒生士人发扬光大孔子的思想文化教育事业,涌现出了孟子、荀子等儒家思想的大家,发展形成了儒家学派。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士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两汉时期儒家经学发展,隋唐时期实施科举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两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成中华民族思想和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2000多年,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孔子和儒家思想光照千秋万代)(2)

孔子杏坛讲学图

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教育居功至伟。自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确定了诸侯国王及公侯伯子男以贵族垄断的官方教育,贵族弟子成为受教育的主体。孔子在杏坛讲学,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开启了平民教育的先河,打破了贵族教育的垄断地位,使教育社会化平民化,奠定了官办私学教育的体制。

使更多的更广泛的群体能够接受教育,极大地提高教育的范围和数量,培养出数量巨大的优秀人才,完全超越了官方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并持续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和人才的培养做出做出无上的贡献,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孔子和儒家思想光照千秋万代)(3)

孔子及其弟子们

创作整理留下了伟大的经典著作,成为巨大的精神食粮,是一代代学生弟子学习诵读的经书,形成了四书五经,从这些经书中学到的至理名言,指导实战和行功,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品德。

儒家思想在君主王朝的统治地位是历史选择的必然。在黄帝炎帝建立君主统治创立中华文明,不断地探索发展适合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思想和精神,推动华夏农耕文明的发展,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也诞生了不同的思想、精神和理论,到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气象和局面。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孔子和儒家思想光照千秋万代)(4)

祭祀孔子大典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历史选择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推动了王朝统治的发展,2000多年来,长盛不衰,生生不息,发扬光大,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价值。

应当大力弘扬和提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选择和推动完善形成了儒家思想,适合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气和品质,二千多年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和骨髓中,被历史所证明了是指导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孔子和儒家思想光照千秋万代)(5)

孔庙中孔子像

我们应当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让儒家思想重放光芒,为新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尊崇和提高孔子的地位,推进儒家思想的研究学习,使中国文化和思想更加发扬光大,灿烂辉煌。

加大国际文化交流。孔子具有至高的国际影响力,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和思想走向世界发挥了巨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