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没能回马鞍山看妈妈和妹妹一家,着实想念。虽然每天能在摄像头里看见妈妈走来走去,也能和她说说话,但是,这哪有摸摸她青筋拱起的手和脸上的皱纹,数一数她还剩多少颗牙来得真切。

空念远当然不如眼前人。

线上和线下不一样的人(线上再怎么天天见)(1)

有一次和朋友说妈妈是我情绪的稳定剂,心情烦躁的时候,只要打开摄像头,看到她在看电视、在吃饭,或者在和阿姨聊着天,心立刻安宁了。朋友说,那说明你们母女关系一直融洽,你妈妈能滋养你,治愈你。朋友的妈妈恰恰相反,不但不能治愈她,还会给她带来很多的压力与焦虑,每次通话后,心里装满妈妈的各种负面情绪,她要自我消解良久。

我能理解这种感受。身边是有这样的人,只要他在,气氛就会变得压抑,气压低到你想逃。但如果是家里人,你就无处可逃,只好接着,接不住也硬着头皮接,不然呢。还好我有一个性情温良的妈妈,在我成长的岁月,每一次的失败,她从来没有打骂或者嘲笑,而是一副“没事的,只要你人还活着就好”的淡定。我爸就不行,刻薄起来,嘲笑的话里还擅用文学里夸张的手法,让人无地自容。当然,我爸疼起人来,那也是我妈望尘莫及的。急性子的老爸先走一步后,我和妹妹一度很担心她,因在家一切事情都是我爸在张罗,她啥也不会。没想到我妈过得倒也挺好,学东西也很快。她与一班老姐妹在小城里到处游山玩水,吃喝享乐,过着放飞自我的晚年生活。她快乐,我们也快乐。

前两年我妈生了一场病,强健的身体慢慢衰弱下来。从此给她请了一个阿姨照顾,我也几乎每个月都回家看她。上海回小马也方便,高铁两个小时。基本上是周五去,周日回。一开始,我都跟她说好哪天回家。结果,家里堆满我爱吃的东西,从我到家那一刻起,就敦促我吃这吃那,不吃还不高兴。女人都在意体重的呀,一天到晚吃不停怎么得了,后来我就不打招呼偷偷溜回家。当我拿钥匙打开门的瞬间,经常能看到妈妈惊讶转惊喜的表情,然后,她就急着出门要买我爱吃的,我又拽住不让她去。两个人拉拉扯扯一番,也是别样的母女见面仪式。

这次回家,破例提前跟我妈打了招呼,还点了菜,因为一家三口都回。我妈一听,激动得连忙打电话把我妹喊来(两家住得很近),说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当面告诉她。我妹差点被吓倒,以为出什么大事了,赶紧跑过去。连视频的时候,我妹学我妈的样子,笑出了泪。

我们仨到家后,阿姨已经做好一桌菜等着了,都是我们爱吃的。给我妈请过三个阿姨,只有这位阿姨脾气最好,人也善良,还经常帮我妈按摩。阿姨面相好显年轻(相由心生),六十多岁的人,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在我妈的指挥下,做的菜越来越好吃。我心里已经想好,这样的宝藏阿姨太难得,只要做满一年就给她涨工资,如果能长期留下,那是我妈的幸运,也是我们的福分。当然,我妈也会很做人,虽不富有但从来没把钱当回事(我婆婆也是),经常买东西送给阿姨。

第二天是周末,我一早去菜场买了菜,自己下厨精心做了一顿饭,把妹妹一家喊来一起吃,有他们在我妈身边,我在外半年没回才这么安心。

喜欢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氛围,许多人吃饭就是香,“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是我这种没什么高深追求的人最向往的生活。长远没见,妹妹兴奋地说个不停,妈妈洗了水蜜桃递给我们,说我瘦了(其实我胖了两斤)……这么欢乐祥和的场面当然只有在三次元里才有,那些云聊天、视频,怎么能抵得上相见欢呢。

还是要见面。见这一面,又能让我开心很久,支撑很久,面对生活。(梅 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