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3月22日电(记者吕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的长效机制,既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记者从浙江银保监局获悉,去年以来,浙江辖内银行保险机构聚焦农业转移人口住房安居、工资权益、消费创业、托底保障等全方位金融需求,积极打造特色化金融服务方案目前,浙江辖内新市民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主要银行机构为108万农业转移人口提供4200亿元贷款资金,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70个,资金支持余额52.7亿元,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乡村基础金融服务提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乡村基础金融服务提质(多举措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

乡村基础金融服务提质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3月22日电(记者吕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的长效机制,既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记者从浙江银保监局获悉,去年以来,浙江辖内银行保险机构聚焦农业转移人口住房安居、工资权益、消费创业、托底保障等全方位金融需求,积极打造特色化金融服务方案。目前,浙江辖内新市民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主要银行机构为108万农业转移人口提供4200亿元贷款资金,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70个,资金支持余额52.7亿元。

安居才能乐业,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首先遇到的是住的问题。据浙江银保监局介绍,辖内银行机构积极支持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增加新市民住房供给。如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为农民工专项租赁房配套租赁住房贷款、基础设施项目贷款、物业经营性贷款等融资产品,截至2021年末,该行住房租赁开发贷款余额22.47亿元,同比增长78.05%。建设银行与杭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杭州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信贷、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及专项债券、房源筹集运营、信息系统支撑等一揽子综合服务,其中信贷支持总额不低于500亿元。此外,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杭州市住房租赁监管平台进行线上直连,实现线上房源管理、资金结算。

为维护新市民权益,浙江辖内各机构积极创新工资保障金融产品,助力实现“零拖欠”。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2018年推出 “民工惠”产品,将劳务公司对建筑企业的应收工资款在未决算前提前融资变现,截至2021年末已累计投放31.99亿元,服务民工31.5万人次。该省多地还创新担保、保险产品缓释工资支付风险,如湖州、丽水开展政府购买农民工工资保障保险服务,目前辖内已通过保险机制释放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53亿元,释放率超过90%。

聚焦进城人员创业及消费需求,浙江努力降低金融服务门槛。除了降低贷款门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再就业小额贷款等产品,浙江还应用数字化手段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推动银行机构积极对接“浙里新市民”平台应用试点,依托新市民积分等研发专属金融产品。同时,浙江持续优化基础金融服务,聚焦进城务工人员“开户”“代发薪资”“汇款转账”等主要金融需求,加大服务费减免力度。据悉,浙江辖内银行机构已开设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专柜240多个,部分银行开设务工人员线上服务专区,提供专属金融服务。

此外,为强化新市民兜底保障,浙江还积极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意外责任保险,特别是为快递、外卖等行业灵活就业人员优化保险保障方案,同时还积极银行保险机构自身平台,为新市民提供金融知识宣传、职业教育、创业培训等支持服务。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