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是刻在我们记忆里的符号。再小的城市也会有几个园子,人们在这里涵养心灵、游赏休憩。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寺观、会馆、公共风景区等等,无不承载着造园者的情与思。

园林却不止有美景,更有符号化了的美学语言,以及无数历史和人文故事。懂得这些语言和往事,眼中所见才是更加真实完整的园林。

《故园惊梦》是随笔集子,分别介绍了若干皇家园林、北方园林、南方园林,以及与园林息息相关的花、石、节日。有些园子虽已去过,却发现遗漏了许多细节。有些还没有去过,更平添了几分期待。

醉花阴游园惊梦(好一场游园惊梦)(1)

比如故宫,去了那么多次,却从来没有留意过乾隆为自己修建的退休宅邸宁寿宫花园。

故宫里最气派的首推前朝三大殿,嵯峨雄浑。两侧武英殿和文华殿配着花木流水也别有情致。到了后宫,除去中轴线上的几座建筑,其余只在看展时草草走过,印象却颇为模糊。

醉花阴游园惊梦(好一场游园惊梦)(2)

宁寿宫花园就在最东侧。虽然体量小很多,却依然保持了前朝后寝的格局。从官网地图可见,中路建筑可正常参观,西路乾隆花园却未开放。书中恰好对西路花园详加描述。这是一座五进院落,一进一主题,分别是“褉赏”、“遂初”、“延趣”、“符望”、“倦勤”,呼应了“十全老人”乾隆内心的终极理想。有了这层寓意,风景便不只是风景,亭台楼阁间自有人的情感,这才是古典园林的灵魂所系。

有意思的是,耗时五年、花费一百四十三万两白银改建而成的宅邸完工后,乾隆却还是住在养心殿,只经常来逛逛。君王的内心也是矛盾的,肉身遵循了惯性,宁寿宫花园的小小空间却用来安放精神世界的隐秘一角。

醉花阴游园惊梦(好一场游园惊梦)(3)

总体而言故宫还是偏办公性质多些,大部分空间让渡给了中轴线上的核心建筑,休闲空间有限。于是就有了三山五园这样的皇家园林,满足劳逸结合、悠游山水的兴致。

令人痛心的是,三山五园在清末不同程度毁于八国联军兵燹。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最是惨烈,经历两次焚烧劫掠后被夷为平地。曾经让大文豪雨果惊叹“美如月宫”,如今却很难想象昔日胜景。

醉花阴游园惊梦(好一场游园惊梦)(4)

醉花阴游园惊梦(好一场游园惊梦)(5)

在《大匠天工绘御园》一文中,详述圆明园如何从康熙赏赐给雍正的花园,逐渐被扩建再扩建,形成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共350公顷的庞大格局。整个圆明园分为东西两区,分布着由大量建筑和景点构成的功能区域,其中尤以历代帝王和后妃们的居所——“九洲清晏”为贵为重。书中通过古画、图样和文字,展现了这里的重重殿宇和精美陈设,以及它在两次战火间尝试重建,又被彻底毁弃的过程。

如果没有这样的描述,圆明园只是个空落落的遗址公园,除了一个个名字几乎什么也不曾留下。我想象不出来它的样貌,只走半边已经疲惫不堪——审美和身体上。一旦这些破败的地基被赋予想象空间,它们就在脑海中立体起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领略圆明园之美,也更为它的遭遇扼腕。

同样遭受两次焚毁的皇家园林还有颐和园,幸运的是它没被烧完,之后又曾修建,所以还能看出一点旧时样貌。

除了这些盛名在外的园子,我在阅读中还了解到,原来故宫西侧的中山公园也别有洞天。

醉花阴游园惊梦(好一场游园惊梦)(6)

说来惭愧,我去过无数次故宫,却从未踏足中山公园。它的名字一如那扇狭小的门般不起眼,只被当成了锦上添花的公共公园。

中山公园的前身是社稷坛,明清两代祀奉“太灶之神”和“太稷之神”。清帝退位后,它被改造成首个社会公园,开一时之风尚。负责该项工程的朱启钤先生是古建筑学界泰斗,中国营造学社创建人。朱先生极具才学和眼光,他的改建有几个特色:社稷坛核心功能区域尽量不加改动,园林整体风格保持统一,同时在细节上借鉴西方造园手法;从圆明园废墟和其它遗址处抢救出大批文物和建筑构件,用于公园内部新增建筑;邀请著名文人手书匾额题名,来今雨轩、春明馆、绘影楼等名字充满书香雅韵,也为公园添色不少。

早在梁思成夫妇之前,朱先生已先行主持改造北京旧城,他创办的古物陈列所是故宫博物院前身之一。由这样让人尊敬的前辈精心打磨出来的公园,怎么会泯然众人?无论是从圆明园抢救出来的兰亭八柱,还是来今雨轩附近的假山,造型别致的唐花坞,都不容错过。

全书涉及的园林遍布南北,我因地利之便关注北京较多,若不提一下其它地方却有失偏颇。

江南园林中苏州久负盛名,常常被书写。作者仅着墨狮子林,略提了提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名园,如湖州述园、昆山澹园还有淮安清晏园等一系列园林却细加描摹。这样的取舍避免扎堆,颇可称道。

有些园林曾经在历史上盛极一时,到如今都成烟云。作者通过各种图文史料加以钩沉,某种程度上再现了它们的风采。上林苑不只是皇家苑囿,还是汉武帝征讨匈奴的演武场和马场,昆明池是他心中的银河,两岸站着牛郎和织女。如今上林苑已不可寻,两尊稚拙的石像却有幸得以保存。还有南朝萧梁时期的华林园,自然也已踪迹全无,却因电视剧《琅玡榜》得以展现具体想象,这样的勾连和风云往事娓娓道来,都是说不尽的园林往事。

我们还可看到,古人如何在园林中过节。正月里火树银花,端午节悬草食粽,七夕节穿针乞巧,重阳节登高赏菊。如今的节日再没有那么热热闹闹,我们却又留恋起从前生活的仪式感。园林承载了无数人间烟火。

醉花阴游园惊梦(好一场游园惊梦)(7)

都说美人在骨不在皮,好瓷要在时光中慢慢涵养出莹润如玉的光泽,园林也是,它的美同样需要沉淀。当年轮渐长,粉墙剥落,叠石洇出苔痕,无数人间喜乐悲欢飘去远方,园林也在岁月间淬去新火气,慢慢积累出底蕴。进得园子前,先读一读它们的故事,眼前所见才能由表及里,这样的游赏方得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