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唠唠豆

说到《记忆碎片》,相信大家都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著名的后现代电影艺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而《记忆碎片》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正是诺兰导演将蒙太奇艺术运用到炉火纯青之地的巅峰之作。

与《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不同的是,《记忆碎片》整体的叙事结构正如电影片名一般支离破碎。这样碎片化的蒙太奇处理手法加之诺兰导演独到的视听语言理解,使《记忆碎片》风格自成一派、独树一帜。

美国电影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以记忆碎片为例)(1)

《记忆碎片》作为后现代电影艺术的楷模,正是诺兰自己对蒙太奇独到理解的表达,虽然看整部影片仅仅为观者讲述了一件极其平凡的悬疑事件,但却被大众称为电影里程碑上最烧脑的悬疑电影之一,其原因正是因为整部影片的影像风格是诺兰导演自己对蒙太奇的独到理解的表达,但由于影片的视听处理方式过于超前,很多观者看到一半便会觉得云里雾里,缺少了看下去的动力。

加之影片中许多黑白影像画面,台词跳跃幅度过大,事件琐碎繁杂。但也正是这些艺术元素的堆砌,使得《记忆碎片》的剧作风格更好的与影像风格交织杂糅,更充分的为观者展示了后现代电影艺术的蒙太奇魅力。

美国电影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以记忆碎片为例)(2)

在看过《记忆碎片》之后,观者不禁感慨整部电影如拼图一般既琐碎又完整,看完整部影片之后,诺兰导演掌控的不仅仅是电影中的人物情感与故事发展走向,还时刻把控着荧幕面前观影的观者的观影心理。

影片中回忆、现实、真相与虚幻相互杂糅在一起,碎片化跳脱的故事碎片交叉替换甚至让观者始终猜不透故事的真相,亦真亦假的故事结局,看到的始终与听到的不匹配,观影过程中,只要你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之前的故事片段。但在整部影片之中,诺兰所呈现出的蒙太奇价值,正是后现代电影艺术深度创作的过程。

美国电影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以记忆碎片为例)(3)

因此电影仅仅看一遍是根本无法感知其中的视听语言的魅力的,甚至有些观者都看不明白《记忆碎片》所讲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这也是网络上会流传出一部正序版《记忆碎片》的主要原因。

导致这一反馈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诺兰独到的影像变大方式和个人化的视听装修方案。但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艺术风格碰撞,使这部影片的蒙太奇艺术与主题内核成为了整部电影的独特的闪光点。

美国电影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以记忆碎片为例)(4)

在如此个人色彩的表达状态下,更是将悬疑电影中的蒙太奇艺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因此,今天我将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和观者一起来解读这部烧脑的悬疑电影,共同感知后现代电影艺术的蒙太奇魅力以及主题内涵。

01、影片碎片化的蒙太奇运用,打造独具个人色彩的叙事手法,呈现影像深度艺术的表达

悬疑化的影像风格仿佛是专属于诺兰导演的影像风情,众所周知悬疑电影的影像特征主要依靠精湛巧妙的蒙太奇艺术才得以实现,不论是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惊魂记》还是诺兰导演早期的《盗梦空间》都将蒙太奇的魅力完美的呈现在了观者面前。

但在我看来,在《记忆碎片》这部电影中,电影的剪辑艺术魅力所展现给观者的尤其淋漓尽致。《记忆碎片》打破了经典好莱坞悬疑电影的叙事剧作模式,而是以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来挑战经典的叙事模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种碎片化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在保证故事完整性的同时还要使得影片整体的戏剧段落足够的琐碎是诺兰导演所面临的最大的剧作挑战,《记忆碎片》的成功也在电影里程碑上刻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记,整部影片的叙事手段无一不挑战着戏剧型影片丰碑式的经典叙事结构---线性叙事结构。

也正是《记忆碎片》的横空出世,使得电影工作者与电影艺术家对蒙太奇有了颠覆性的全新的认知,使影片被赋予了强烈的电影生命力。

美国电影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以记忆碎片为例)(5)

在整部影片中,观者能明显的感知到故事的两条分支,即彩色拍摄的影像碎片和黑白拍摄的完整戏剧段落。两种不同色彩的戏剧段落分别代表着主角完成每一件复仇计划的片段与细节和主角当时的内心活动。

在我看来,在《记忆碎片》中,这样独具私人影像风格的蒙太奇运用,在展现蒙太奇艺术魅力的同时不仅仅是模仿了主角失忆症感官的直观表现更是导演为观者呈现的一次复杂的心理游戏。

蒙太奇艺术在电影中的创新一经上映便成为了影坛界争相议论的话题,更是被专业影评家称为“发现了蒙太奇艺术的另一面”,用这样创新式的叙事手法来讲述一件原本极其简单的故事,使得《记忆碎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这样的叙事处理手法不管与主题还是与主人公的人造造型设定都不约而同的契合,是导演精心设计的影像风格,是属于诺兰导演一个人的电影艺术价值。为了营造影片的真实性,导演使用彩色部分来延伸黑白部分的叙事表现,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对“短期记忆”描述所附带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除此之外,诺兰导演对整部影片的节奏把控的也十分准确,随着影片真相的大白,剪辑节奏也逐渐变快,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的穿插也变得十分短促紧凑,最后两种影像糅合在一起作为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让整部影片形散神不散,最终上升到独到的艺术层面。

02、导演采用私人化的视听装修方案,独特的镜头语言服务于电影剧作与人物造型塑造的架构

相比诺兰早期电影《盗梦空间》中华丽炫酷的镜头语言,在《记忆碎片》中的镜头语言便会显得十分平淡。其镜头语言在视听方面并没有给观者带来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相反影片中出现的所有视听元素都属于最基础最平凡的,并且他们出现的目的也十分简单即服务故事情节推进与人物造型塑造。

但就是这些平淡无奇的镜头语言却没有使观者出现观影疲劳。在我看来故事结构的复杂性是导演选用基础镜头语言的主要原因。

美国电影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以记忆碎片为例)(6)

纵观《记忆碎片》,导演将所有的重心都偏向于剑走偏锋的影片故事表达,因此在如此复杂的叙事输出的基础之上,如果影片如果坚持运用华丽复杂的镜头语言来营造视觉冲击力的话,反而弄巧成拙使得观者在观影过程中更加云里雾里。

因此导演为了使影片能被观者更好的理解,规避电影情节所带来的混乱感,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的旁白。但仅仅使用旁白来表现整个影像常常会使影片更偏向与纪录片的视听风格,因此在此刻,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基础镜头就被赋予了极大的意义。

影片中诺兰导演采用特写镜头的来剖析主人公整体的内心活动,用特写镜头放大主角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起到了拉近观者与主人公精神距离,使观者更加被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所吸引,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观者也随着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共同感知紧张、孤独和愤怒,但作为观者的我们甚至没有主人中更加了解整个事件的始末,甚至比主角更加的迷茫。这也是整部影片的镜头语言最巧妙的表现之一,导演就是通过这种镜头语言的组接方式,使观者更加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期待视野。

03、独到的主题阐述,导演准确的受众群体心理把控使得后现代电影艺术推陈出新独占世界电影市场

除此之外,《记忆碎片》独特的电影剧作风格也为后现代电影艺术的剧作模式开辟了新的道路。对于观者而言《记忆碎片》不仅仅是看电影,更是在观影的同时不断进行的头脑风暴,与经典的好莱坞剧作模式下生产出来的电影相比较,《记忆碎片》更是将“看”与“思”进行了完美的杂糅,这样的剧作模式使观者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也为电影创作人打开了全新的电影市场。

美国电影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以记忆碎片为例)(7)

再者整部影片为观者传输出一种极具讽刺与思辨哲学意味的主题观念,即我们对自己“本我”的认知。现如今,处在社会潮涌之中的我们,常常会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在时间之中,我们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碎片化的记忆。

那么我们应该以哪种身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哪一个“我”才是“本我”。导演借助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事件向观者发出提问,这种具有思辨色彩的哲学探讨也是影片主题在无形之中上升到了艺术层面。

《记忆碎片》虽然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处女作,但从整体的剧作结构、视听语言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已经可以看到导演精湛的电影艺术技巧。使影片在结合悬疑、超现实等电影元素的同时还能将碎片化的蒙太奇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让一个极其平凡的故事变得扑朔迷离。

除此之外,《记忆碎片》的主题格局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电影的承受范围,他给观者呈现的,是极具思辨色彩的哲学化道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