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的历史起源(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1)

伊斯兰教兴起于7世纪,由穆罕默德创立并在阿拉伯半岛传播开来。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处于原始制解体奴隶制形成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和手工业有叫大的发展,在频繁的贸易交往中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但市民的大部分是按血缘关系结为各部落的贝都因人,由于地理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贫困,各部落经常发生为争夺牲畜、牧场、、水源、土地的连绵不断的战争,盛行血缘复仇,这大大地加强了阶级的分化,一方面出现了奴隶主、牧场主、氏族贵族、商业贵族,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牧民和小手工业者受到的剥削加深。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贫富对立的加剧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此时,拜占庭和波斯两帝国为了争夺也门到叙利亚商道展开了长期战争,使阿拉伯半岛的经济遭受重大破坏,田园荒芜,城市变成瓦砾堆,灌溉渠道被毁,许多人离乡背井,逃亡他乡。恩格斯说:“一次毁灭性的战争足以使一个国家在数世纪内荒芜人烟,文明毁灭。依我看来,穆罕默德以前阿拉伯南部商业的毁灭,也属于这类现象。”

伊斯兰教不仅是一个新型宗教,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又是一个以伊斯兰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穆罕默德在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过程中,为了管理国家和制定法律,迫切需要知识和人才,因此,提倡学问,把信仰和求知结合起来。阿拉伯人能保存和发展希腊、罗马文化的精华,是与追求学问,重视知识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在中世纪阿拉伯文化超过了欧洲文化,为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伊斯兰教不仅只是一个信仰问题,而且被作为进行社会改革,推行内外政策的精神武器以及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纽带。穆罕默德在奉信伊斯兰教的国家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强大的吸引力,他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这是我们研究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时所不能忽视的。由于穆罕默德是以安拉使者身份出现的,天上的王国和地上的王国合而为一,这就使伊斯兰教成为当初的麦地那政权和后来继之而起的哈里发国家政权的精神支柱,从而展现了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

从穆罕默德逝世到哈里发国家制度建立,伊斯兰教经历了一个空前发展时期,从公元632—661年由艾卜·伯克尔、欧默尔、欧斯曼、阿里相继当政的四大哈里发时期,阿拉伯军队打败了 长期以来侵略阿拉伯民族的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使伊斯兰教由民族的宗教发展为国际的宗教,随着被征服地区的不断扩大,在东至阿富汗,西到埃及,利比亚的广大地区,伊斯兰教迅速得到传播。661年穆呵维叶夺取哈里发职位,从此,进入在大马士革的建都的倭马亚王朝时期,伊斯兰教东到印度北部和中国边境,西至摩洛哥和西班牙的亚非欧地区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与此同时,伊斯兰教内部的政治思想斗争日益演变为教派之争。750年在巴格达建都的代替倭马王朝的呵巴斯王朝,一直延续到1258年,经过长期的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伊斯兰文化进入光辉灿烂的黄金时代,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特别是对欧洲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宗教学术研究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新旧学术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来,随着蒙古人西侵占领巴格达,呵巴斯王朝宣告灭亡,继之而起的是从十三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叶的奥斯曼·土尔其帝国,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得到巨大发展,在印度也建立过莫卧尔帝国。

1798年,随着拿破仑军队侵略埃及,伊斯兰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穆斯林世界遭受了来自西方殖民主义的疯狂侵略和掠夺,在近代历史上开始了伊斯兰各国人民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在伊斯兰内部出现了复兴、改革、改良的思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伊斯兰各国纷纷取得独立,相继出现伊斯兰共和国、伊斯兰教、社会主义、伊斯兰革命等带有时代特色的新事物,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已经达到50多个,在联合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伊斯兰世界的联系正在加强,出现了象麦加的伊斯兰世界联盟、卡拉奇的世界伊斯兰教大会,开罗的伊斯兰教大会这样的伊斯兰国际组织。伊斯兰思想讨论会每年在阿尔及利亚召开一次,国际性的交流活动空前活跃,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人数高达200多万。纵观1300多年来伊斯兰教的发展史,在亚非欧和太平洋的广大地区,伊斯兰教日益获得众多的信徒,为世界人民展示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图景。

伊斯兰教的历史起源(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2)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651年第三任哈里发时就派友好使节来中国首都长安,朝见唐朝皇帝,搭起了中国与阿拉伯友谊的桥梁。自唐永徽二年到南宋末年,阿拉伯商人不断地由传说中的海陆两路来华进行贸易,海路是由波斯湾马纳尔湾经孟加拉湾到马六甲海峡至我国南海而到达广州、泉州、杭州、扬州和长安。陆路是经由波斯及阿富汗到达我国新疆天山南北再到长安。这些来华进行商贸的阿拉伯穆斯林有的在中国定居下来,在元朝又有大批中亚穆斯林随蒙古军队来华,这样就形成了回回民族,加上早期已经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我国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多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总人数达到近2000万。中国穆斯林在天文、医学、历法、建筑、文学等方面都对中国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出现过像郑和、海瑞、马本斋等优秀人物,从唐朝以来,至今建立了成千上万个清真寺,中国穆斯林对古兰经、圣训、教法、伊斯兰哲学和伊斯兰教历史研究,将会对于伊斯兰思想的光大作出较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