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食盐似乎是随处可见的,不管是大型超市还是楼下的小卖部都会有。当家里缺了食盐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买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首先,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人体内水的动向;其次它还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它参与胃酸的生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人要想正常生活就不能没有盐,所以盐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我国古代更是这样。

古代煮盐法和晒盐法(百味之王盐)(1)

盐在中国起源已早,历史悠久。 "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有记载: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据传说,黄帝时期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他以海水煮卤,最后煎成盐,盐的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种,因此,他也被人尊为"盐宗"。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即炎帝与轩辕氏即黄帝的时期开始煮盐,那时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的。

在我国古代,盐不但十分重要,而且还是能揽取巨大财富的工具,甚至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只要有盐,那必定是富庶的。《汉书》记载:"吴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当时的超级大国齐国的管仲设立了专门煮盐的盐官,借渔盐之力富国强兵。据史料记载,中国第一个盐商也是诞生在春秋时期,此人就是当时的鲁国的猗顿。猗顿在郇国经营河东盐十年,成为首屈一指的豪富。旧时有"陶朱、猗顿之富"之说,说人富裕都是与这两位作比。这其中陶朱指的就是范蠡。,据记载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孙经营繁息,遂至巨万。" 猗顿能与之相比也可见其富庶程度。

这样好的东西自然不能放任于民间买卖,虽然在管仲的制度下盐就已经成为官营的,但毕竟没有形成普及天下成文的法律条例,直到西汉,汉武帝在位时就采纳了桑弘羊的建议进行了盐铁官营,此后这一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几乎伴随封建社会整个发展过程。盐专卖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人为制订并设立的,由统治阶级独占食盐的生产和销售渠道,形成盐垄断,让整个产业封闭化以便从中获取巨额利润,这时能有效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古代煮盐法和晒盐法(百味之王盐)(2)

那么盐既然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必定是社会需求量大,消费弹性极小的。要知道在封建社会,我国虽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小农生产模式下,虽然大部分生产生活资料是可以自我生产的,但是当时盐这种特殊的调味品需要自然条件以及技术层面的东西却不是能够轻易获得的,那么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是怎么获取食盐的呢?

古代煮盐法和晒盐法(百味之王盐)(3)

首先就是最主要的,也是我们前文提到的来自官府。官府发现盐这个东西利益巨大,如果搞不好还会引起暴动,所以将卖盐的权力收归中央,百姓自然是通过官家的渠道来获取。管仲的"官山海",虽然在表面上并没有直接征税,不会使民众感到压力和不满,但是实际上仅盐课一项带来的利润就远远大于直接征税。这一手段达到了"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实在是高明。

汉武因进击匈奴的需要采纳了了桑弘羊的建议将采盐的生产规模扩大,经营模式逐渐完善,但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官僚体制存在的弊端,官营的盐价格昂贵,许多贫民都根本买不起。

古代煮盐法和晒盐法(百味之王盐)(4)

既然官盐买不起,那与之相对的就是私盐。虽然盐业收归国有,但是仍然避免不了一些漏网之鱼。有些胆大的商贩就偷偷做着私盐生意,一方面,盐的利润巨大令人心动;另一方面,家乡父老实在是穷的买不起盐,偷偷贩一点也算是为乡亲造福。私盐的价格肯定是低于官营的,普通老百姓比较能负担得起。但是贩卖私盐是犯法的,政府机关不允许这样的行为存在,这不仅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扰乱了经济秩序,如果贩卖数量稍多,就是杀头的大罪。

黄巢曾经也是私盐贩子;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资金支持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私盐贩子;甚至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人,都是私盐贩子出身。

古代煮盐法和晒盐法(百味之王盐)(5)

但是如果是没有多余经济能力,仅仅能吃上饭的贫苦老百姓该怎么办呢?这时候他们就会跟着动物去寻找天然的盐。作为同样在自然界生存的动物,它们的身体中也是需要盐的。一些聪明的百姓发现了这一点,就会跟随着动物,寻找它们舔舐过的地方寻找有没有盐卤或者硝盐,发现以后就会带回家,用简易的方法自制食盐。但是这种方法是需要一定的运气以及技术的,所以也是比较困难的。

古代煮盐法和晒盐法(百味之王盐)(6)

封建社会的盐专卖制度,作为一种工具为统治阶级从百姓那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在盐专卖的实施过程中,统治阶级为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在制度运行成本上做功夫,尽可能防止贩卖私盐,这就不可避免影响到效率,减少了盐专卖净利润收入;另一方面,因为官僚政治不可避免的腐败,各级官吏贪腐成风,严重损害了统治集团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百姓从内心产生了对统治集团的不满,其执政力度被削弱,最终危及统治阶级自身安全。我们说到的百姓获取食盐的三种途径都不是简单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获取这一生活必需品实在不是易事。比金子还贵重的盐,这无疑是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