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加特林一期,枪械库介绍了加特林M134连续射击一会,枪管就会过热。

抗日重机枪(抗日神剧从不换枪管)(1)

加特林的每根枪管的寿命大概是10000发子弹,6根枪管的最大极限就是60000发子弹,按照加特林M134的射速3000~6000发/分钟,不考虑枪管发热的问题,M134在持续射击10~20分钟的情况下,枪管就会报废。

抗日重机枪(抗日神剧从不换枪管)(2)

那么现代的机枪为了提供持久的火力压制,是不是都准备有备用枪管随时准备更换呢?当然抗日神剧里是不用换枪管的,小编看过的唯一一部换了枪管的国产片,《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有迷龙换枪管的镜头

抗日重机枪(抗日神剧从不换枪管)(3)

其实重机枪自发明出来以后,就遇到了枪管发热的问题,由于其发射的子弹是高射速,枪管升温迅速,发射药燃烧时可以达到2500-3000度的高温,带动枪膛温度也会有近千度的高温,相对于步枪来说,更容易出现枪管炸裂和弹药自燃的危险。

抗日重机枪(抗日神剧从不换枪管)(4)

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特别是战争推动很多科技的发展。后来人们在枪管外面加装了外壳,然后往里面加水,以冷却枪管,这就是著名的水冷式结构机枪,马克沁的最早应用。

抗日重机枪(抗日神剧从不换枪管)(5)

理论上只要有水,有枪械,有弹药,机枪就可以不停的射击,所以马克沁在第一次大战中大放异彩后,特别是在1893─1894年著名的苏鲁士人战争中, 英国的军队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抗日重机枪(抗日神剧从不换枪管)(6)

但是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这种水冷式机枪太过笨重,在第一次世界后就这种重机枪就不行了。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来的阵地防御战,开始向转变为运动战为主,特别是德国纳粹机械化的闪电战。

抗日重机枪(抗日神剧从不换枪管)(7)

更是对枪械提出了新的要求,重机枪的重量必须能够跟部队一起运动,战斗时间短,可以向敌人短时间倾泻弹药,另外又可以长时间为队友提供火力压制。但是长时间火力压制,就需要解决枪械降温的问题,水冷式又太重,后来机枪就逐渐的往更换枪管的方向发展,机枪就逐渐从水冷式结构向气冷式结构转变。

抗日重机枪(抗日神剧从不换枪管)(8)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重机枪笨重的问题,又可以解决枪管发热的问题,在行军的情况下,增加备用枪管是可以忍受的。另外现在的机枪,一般配有副射手,就是专门背备用子弹,机枪配件包括备用枪管的。

抗日重机枪(抗日神剧从不换枪管)(9)

但是在现代战争中,如果要是没有制空权,没有强大的火力支援,重机枪基本上不需要更换枪管的,要么打几枪就被干掉了,要么打不了几枪就要跑路,重机枪基本上没有打个痛快的机会。

来见识下战场撕布机,MG42的真正威力,它被成为希特勒电锯

坦克为什么只有一根炮管,难道这是自然的法则,一根管最合理?

6万吨级别的航母甲板,到底能不能抗住,现代钻地弹的攻击?

能贯穿60米混泥土,时速1200米/秒的巨型钻地弹,威力堪比核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