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电影《姜子牙》大火,讲述的是神话中姜子牙封神之后又被贬为凡人寻找真相抗争的故事,那么现实中真实的姜子牙是怎样的呢?

姜子牙生于约公元前1156年,逝于约公元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

姜子牙的家世很显赫,但他的出生却很低微。他祖上是夏朝的贵族,辅佐夏禹治理水患有大功,舜、禹时期被封在吕地。但到了姜子牙出生,他这一脉已经家境败落了。为了生存,他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做过商贩卖过酒,甚至做了赘婿并在年老之后因种不好田也捕不到鱼而被老妇逐出门墙(《战国策·秦五》说:“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刘向也说“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

好在姜子牙人穷志不短,不管是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罢,他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后来曾经为商纣朝服务过,但纣王暴虐无道,姜子牙就离开了,直到70岁仍旧一事无成,闲居在家。

72岁时,他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于是主动出击千里奔投,但并未直接上门自荐,而是守在了姬昌外出狩猎的必经之路上,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却钩不挂饵,还垂杆离水面三尺,时不时自语说着“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经过河边,看到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听说姜过子牙勤学治国之策的事情,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个栋梁之才。

两人相谈甚欢,周文王尊姜子牙为太师。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后又辅助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成为吕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

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和历代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武庙就是来源于武成王庙的简称。宋真宗时,又封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子牙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被民间百姓尊为“武祖、天齐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众神之神、神祖”。

感兴趣的朋友请给个赞哈,并请关注我,后面会为您持续更新人生逆袭的赢家事迹。

姜子牙真实情况(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1)

姜子牙真实情况(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2)

姜子牙真实情况(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