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完美伴侣》里,跳跳和爸爸孙磊在婧婧家烧烤时,被邻居家男孩踢来的足球砸到了烧烤架,烧烤架里的火星溅到了婧婧妈妈的胳膊上,她的胳膊瞬间被烫伤。

跳跳要求邻居家男孩给阿姨道歉,他却蛮横地说:“我凭什么去道歉,我又没看见我的足球把她烫伤了。”

孙磊过来也要求他道歉,他还是不肯,狂妄地说:“不然怎么着了,我就踢怎么着了,我爸妈都不管我,你哪位呀,在这儿指手画脚。”

完美伴侣孙磊是什么样的人(完美伴侣里孙磊说)(1)

《完美伴侣》里孙磊说:孩子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山伯教育

孙磊生气地把球给他踢走了,他就大喊“妈,妈”。

他妈妈闻声立马赶来了,听孙磊说了原因,并向儿子证实确有此事,就逼着他道了歉。

接着,孙磊也给男孩道了歉,跳跳也把足球还给了男孩,并告诉他:“孩子,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对你怎么样。”

孩子的蛮横无礼同样会遭来别人的蛮横无礼,孩子懂得礼貌待人,别人也会礼貌待他。

但孩子从小对这些认知还不到位,需要我们父母及时的引导。

有句话说得不错: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

所以,父母需要及时帮助孩子建立这些认知,让孩子能正确地跟他人交往,做一个懂规矩,明事理的好孩子。

完美伴侣孙磊是什么样的人(完美伴侣里孙磊说)(2)

《完美伴侣》里孙磊说:孩子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山伯教育

一 孩子:你对他人生气,他人就会对你生气

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大头儿子在沙发上阴沉着脸生着小明的气,不管爸爸怎么哄他,他都开心不起来。

妈妈想了一招,拿来一面镜子,对他说:“你对镜子生气,镜子也会对你生气;你对镜子笑,镜子也会对你笑。”

完美伴侣孙磊是什么样的人(完美伴侣里孙磊说)(3)

《完美伴侣》里孙磊说:孩子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山伯教育

大头儿子好奇地试了试,果真如此。

然后,他恍然大悟地对爸爸妈妈说:“我明白了,我不生小明气了,但我要告诉他确实冤枉我了,不是我拿了他的橡皮。”

爸爸妈妈给他的觉悟点赞。

话音刚落,小明敲响了大头儿子家的门,他跑过去打开门,小明就立马向他道了歉:“对不起,大头,是我自己粗心,把橡皮落在家里了,我不该冤枉你。”

大头儿子也紧接着道了歉:“我也有错,不该说‘跟你绝交’的话”。

两个小朋友又和好如初。

佛说: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对镜子里面的自己笑,镜子也就会对你笑,你对镜子里面的自己哭泣,镜子也就会对你哭泣,所以你怎么对待别人的,别人就会怎么去对待你。

因此,当孩子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或挫折时,父母可以参考大头儿子妈妈的做法,帮助孩子解开内心的困惑。

二 孩子:你学会了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

助人就是助己。

学会帮助他人,不仅能提升自己,也能收获他人的帮助。

看到一则视频,河南郑州一初中女生捡到了一张学生卡,马上走向了正在开车的女司机,说:“阿姨,捡到一张卡,交给你。”

完美伴侣孙磊是什么样的人(完美伴侣里孙磊说)(4)

《完美伴侣》里孙磊说:孩子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山伯教育

女司机回应道:“好,好,您放在这里吧,谢谢啊。”

然后,女司机突然问她:“你认识不认识一个叫张雨菲的小姑娘?”

女孩说:“我就是啊。”

女司机惊讶:“你就是啊,我们前段时间捡到了一件校服,跟你的一模一样,你去调度室看一下吧。”

果真,校服上赫然写着女孩的名字。

正如网友评论:帮助他人的同时就是在帮助自己。

你助人的行为,别人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有机会,他人也会回馈你。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厚德载物…等等,这些词汇都是用来歌颂帮助他人的。

中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倪萍,曾在2002年回到母校后,谈起自己的成长时,特别提到姥姥对她的影响。

她满怀激情地讲:“姥姥以她最质朴最善良的品质影响着我。而今我长大了,才知道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没有多少文化的姥姥,改造了我身上的许多弱点,这些年来,我一直记得姥姥说过的话‘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完美伴侣孙磊是什么样的人(完美伴侣里孙磊说)(5)

《完美伴侣》里孙磊说:孩子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山伯教育

因此,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引导孩子通过身体力行,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强调:“教孩子帮助他人,会让他更快乐。”

大量的研究将利他主义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对他人友善会使孩子更快乐,而幸福也会使他们更友善。

是啊,当孩子帮助了他人,他人收到了善意,也会把善意传回给孩子,孩子自然会收到快乐。

三:父母怎么培养孩子正确对待他人

首先: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

分享对于一个人与社会的融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威廉姆.拉尔夫.英奇说过:分享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使快乐增大,它使悲伤减少。

生活中需要快乐,快乐就需要分享。

但是,现在独生子女居多,被父母长辈照顾得比较精细,有什么好东西,他们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独享,不喜欢分享给他人。

那么,我们看看心理学专家对培养孩子分享的说法吧。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讲过:分享是孩子性格当中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家里饭桌上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饭桌就是一个社会结构,长辈不动筷子,小的就不能动筷子。

在浙江,我的这些规矩都是从我妈妈那里学来的,我们家的规矩就是爸妈不动筷子,孩子就不能动筷子,孩子如果吃完饭,必须给爸妈说‘我吃完了,你慢慢吃吧。”

然后呢,家里谁不在,一定要给他留一份剥出来的干净饭菜放好,这个意思是,越不在家的越要把好吃的给他留下,这就是一个家庭。

所以,当一个这样的家庭文化长大的孩子,当他住在大学集体宿舍他会怎么样,那不在的人他只要想着,大家是否感谢?

这种孩子一定有人缘,当他有难处的时候,一定有人帮他。

虽然不能想到帮助的别人都会帮助你,但是一定会有人知道回报你的。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提到:

假如父母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其他人相处,这些孩子到了学校就会感到很孤单。而别人会觉得他们独来独往很奇怪、难以靠近,久而久之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就会变得越来越稳固。儿童正常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他们逐渐变成问题儿童。

因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习惯,孩子才能渐渐学着“如何与他人分享和沟通”,接受自己不再是大家的中心。

完美伴侣孙磊是什么样的人(完美伴侣里孙磊说)(6)

《完美伴侣》里孙磊说:孩子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山伯教育

其次:培养孩子关爱他人

爱心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育人,便是给他一颗会爱的心。

看到过《养育男孩》中一位妈妈是这样培养儿子爱心的。

有一次,孩子奶奶出了车祸,伤到了腿部,他带着儿子去看奶奶,去医院的路上,妈妈对儿子说:“你觉得你生病的时候痛吗?”儿子点点头。

妈妈接着说:“奶奶现在比你生病的时候还痛100倍。所以,你一定要安慰奶奶,体谅奶奶,懂了吗?”儿子明白了。

看到奶奶就跑过去,问疼不疼,奶奶说疼。他就抱着奶奶说:“奶奶不怕,很快就不会疼了。”

奶奶满脸微笑。

这位妈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去体会别人的痛苦,然后给他人提供精神上的帮助,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对他人表达爱。

相信这个孩子,以后的人生都会懂得爱护他人,关心他人,而他也能收获到来自他人的爱心。

爱心使人感到温暖,使人感到光明,使人有力量与所面临的困难作斗争。

一个有爱心的人,到哪都会给人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同时,她也会收获他人的爱心。

然后:培养孩子懂得尊重他人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培养孩子尊重他人,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们的想法。

只有得到过父母尊重的孩子,才能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

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见到认识的人要打招呼,请别人帮助要用礼貌用语。

还要鼓励孩子学习他人的优点,看到他人的缺点时,不拿来当笑料,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

《马太福音》里这样说:“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所以,想要孩子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尊重,父母也要培养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作者┃伏蓉

编辑┃丄学号

来源┃山伯教育-专注亲子养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