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杜甫,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享年58岁。杜甫自称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但今天讲的这首诗,展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儿。

《客至》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50岁这一年,杜甫终于结束了飘忽不定的生活状态。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从此定居下来。

杜甫定居后不久,客人崔明府来到他的草堂做客,杜甫内心非常高兴,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开篇写出了作者草堂的环境,“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草堂周围都是绿水环绕,景色秀丽,每天都有一群欧鸟飞来陪伴着杜甫。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小路因为很久没有打扫了,长满了花草,今天这紧闭的家门,因为崔明府的到来而开。寂寞之中有佳客来访,不由喜出望外。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家住得太过偏僻,远离街市,买菜很是不方便,只能用自己酿的美酒来招待崔明府的到来。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如果您不介意的话,可以邀请邻居老翁和咱们一起痛快地对饮。

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到来非常的热情。因为家中贫困,只能拿出自己酿的美酒与朋友进行对饮。高兴的时候,还希望可以和邻居老翁一起饮酒,把气氛推向高潮。

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客至)(1)

该诗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出作者有着浓浓的好客心。也表达出杜甫定居之后,把门前美丽的景色,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编织成生动且有活力的生活场景,把接待友人也直白地表现出来,表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使作者更贴近生活,更加接地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