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文化常识总结(十)[天文地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文化常识五十条?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文化常识五十条(必备文化常识十)

文化常识五十条

必备文化常识总结(十)[天文地理]

1、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是传说中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后来,也用九天来形容极高极高的天空。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古人还认为天上与地下是一样的,故把天也分为中央与八方,合起来称为“九天”。如《楚辞·天问》中:“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王逸的解释为:“九天:东方曰(一作昊)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变一作栾,一作鸾)天、中央钧天。”《吕氏春秋·有始览》中为:天有九野,谓中央与四方四隅: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方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方曰阳天。

“天有九重”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中也有体现,如北京天坛内专门供皇帝祭天用的建筑物“圜丘”,从栏杆到石块,都是以“九”代天的,砌的石块都以“九”为基数,它的圆心亭台先用九块石头围成,外面也都是用“九”的倍数砌的。

外面第一层三十六块,然后就是四十五、五十四,一直砌到九九八十一块为止,这就代表了最高处,即九重天。

“九天”是天的最高处,与此相对应,作为天之子的帝王所居住的宫禁之地也被称为“九天”,如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中就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文曲星即魁星崇拜,同样来源于远古星辰崇拜中的奎宿。奎宿属于二十八宿西方白虎七宿中的首星,东汉时期,社会上便开始流行“奎”主文章的说法。所以在科举考试盛行的时代,魁星崇拜对于参加科考的士子们,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科举考试中,考取状元,对一般人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民俗认为,能考中状元的都不是人间的凡人,如历史上那些有幸考取状元或文采、武功非凡的人,如孔子、关公、范仲淹、包拯、文天祥等等,都被民间视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在社会舆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这种状况的形成,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才能够进入仕途。而当官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财富,从而光宗耀祖。过去,社会上曾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那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3、​斗宿,为二十八宿之一,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首宿,由七颗亮星在北天依次排列成斗的形状,故称为北斗。对于北斗七星,中国古代早就有详细的观察。《诗经·小雅·大东》中说:“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古人的解释是:“箕斗在南方之时,箕在南而斗在北,故言南箕北斗。”《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也将这七颗星分别称之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现代天文学中,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它们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或作瑶光)。

从图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为魁,组成北斗七星的“斗”;柄状三星分别是玉衡、开阳、瑶光。道教形成后,吸收并改造了诸多原始信仰,把北斗作为天神加以崇拜,并对之做出了种种的神学解释。如一些道教书中说,根据人的出生时辰,人们的生命被分属于天上的七个星君所掌管:贪狼星君,子时生人属之;巨门星君,丑亥生人属之;禄存星君,寅戌生人属之;文曲星君,卯酉生人属之;廉贞星君,辰申生人属之;武曲星君,巳未生人属之;破军星君,午时生人属之等等。

4、彗星恐吓了人类许多年。偶尔,天空中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颗彗星。它的形状和其他任何天体都不相同。它模模糊糊,轮廓并不清晰,而且还拖着一个不甚分明的尾巴。

在某些富于想象的人看来,这个尾巴很像是一个哭泣着的妇女的散乱头发(“彗星”一词就是从拉丁文的“头发”一词演变来的),因此,人们认为它预示着大难将临。

到了18世纪,人们终于确认到,某些彗星在固定的轨道上绕着太阳转动,不过,这些轨道一般都是非常扁长的。当彗星在轨道的远端时,人们看不到它们。只有当它们位于近端时——这在几十年中才有一次(也许是上百或上千年),它们才成为可以看见的天体。

1950年,一位名叫奥尔特的荷兰天文学家提出,有一团巨大的星云,其中可能包含着几十亿颗小行星,在距离太阳一光年甚至更远的地方运行。它们比冥王星这颗最远的行星还要远一千倍,而且,尽管它们为数甚众,我们却全然看不见它们。每隔那么一段时间,可能在邻近恒星的引力作用下,一些小行星在轨道上的运动会放慢下来,并开始朝太阳的方向落下。偶尔会有某个小行星深深地钻进太阳系的内部,在离太阳几百万公里的近处翱翔,自此之后,它就将保持自己的新轨道,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彗星。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勒也提出,彗星主要是由低沸点的物质(如氨和甲烷)构成的,同时也包含有细碎的石砾。这团彗星云在远离太阳的时候,氨、甲烷和其他物质都凝固成为坚硬的“冰块”。

这种冰冷的彗星结构,在外层空间迅速运行时是稳定的。但是,一旦它们慢了下来,向太阳靠近时,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当它进入太阳系内层时,会从太阳接受到越来越多的热量,使得冰块开始变成蒸汽,原先被凝在冰块表层的石砾颗粒得到了自由,结果,彗星的核心就被一团尘埃和蒸汽所形成的云雾包围起来。越靠近太阳,这团云雾就越稠密。

太阳朝四面八方刮着太阳风——一种向外奔涌的亚原子粒子云。太阳风对彗星有一股作用力,这种力超过了彗星本身的微弱引力,彗星内的尘雾云就开始被太阳风吹出来,向背离太阳的方向伸展。随着彗星接近太阳,太阳风加强了,尘雾云就成了背离太阳方向的一条长尾。离太阳越近,尾巴就越长,然而,这种尾巴是由极其稀薄的分散物质构成的。

自然,彗星一旦进入太阳系的内层空间,就不会长期存在下去。每靠近太阳一次,就造成一次物质损失。这样,转了几十次以后,彗星就变成了很小的石头核,或者干脆碎裂成小陨石团。有一些这样的陨石团正在确定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当它们在地球的大气层里穿过时,就会出现壮观的“流星雨”。这些流星雨无疑是彗星的遗骸。

5、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粒被太阳的辐射压力吹散,形成彗尾。剩余物质继续留在彗星轨道附近。然而即使是小的喷发速度,也会引起微粒公转周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回归时,小颗粒将滞后母体,而大颗粒将超前于母体。当地球穿过尘埃尾轨道时,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流星雨。

流星雨活动周期:位于彗星轨道的尘埃粒五云被称为“流星群体”。当流星体颗粒刚从彗星喷出时,它们的分布是比较规则的。由于大行星引力作用,这些颗粒便逐渐散布于整个彗星轨道。目前,这个过程还不是十分清楚。在地球穿过流星体群时,各种形式的流星雨就有可能发生了。每年地球都穿过许多彗星的轨道。如果轨道上存在流星体颗粒,便会发生周期性流星雨。当只有母彗星运行到近日点时才发生的流星雨,称为近彗星流星雨。这说明流星体群仍在彗星附近。周期在几百年以内的彗星所形成的流星雨多为该类型。由于行星的引力摄动作用,长周期彗星的流星体群可能与母彗星相差甚远。当母彗星不在近日点时也有可能发生流星雨,这种流星雨便是远彗星型流星雨。为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通常以流星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

6、月球在环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做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所以,月球上也有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不过,这跟地球上所看到的“日出”和“日落”的情景完全不同。在月球上看太阳从东边升起后,要经过180多个小时后才能升至中天;从中天移至西边“地平线”落下,又需180多个小时;再经360多个小时的黑夜,才算一个“昼夜”。确切地说,地球上的一昼夜是23小时56分04秒;月球上的“一昼夜”则长达27.32天!

当太阳出来后,由于月球的周围没有大气的遮隔,“白天”看到的太阳比地球上看到的太阳要明亮千百倍。月面的温度可达127℃,即使是在“白天”,在月面上,你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布满在漆黑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和因“地相”变化而残缺不全的地球!太阳刚一落下,夜幕马上笼罩月球——漫漫的长夜开始了!“黑夜”长达两个星期左右,而且气温下降到-183℃。漆黑的夜空中,你可以看到一轮硕大无比的“明月”——反射着阳光的地球高挂天空,“发出耀眼的光芒”,亮度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亮度大80倍!

7、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是我国古代先民对星空的划分,它们的起源远在周、秦以前。

三垣

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三垣成为三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也以三垣的名称为名称。

中国古代的星空区划历史悠久,在方法上自成一体。中国的古代天文学有这样的特点,因为观测者的地理纬度是在黄河流域,也就是北纬35°左右,所以他重视的天区,他所重视观测的天区,只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北天极所在的北天区,还有一个就是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星官。所谓的北天极也就是地球的正北方向,我们可以想象,将地球的北极点和南极点用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直线连接起来。这条直线从地球的南北两极分别伸向无穷远。向北的这部分所指的方向就是北天极的位置,另一侧对应的当然就是南天极了。但是,我们在北半球的祖先只能看到北天极。

中国古代先民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以北天极为中心,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

紫微垣: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

太微垣: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

天市垣: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作为星官,紫微垣和天市垣的名称先在《开元占经》辑录的《石氏星经》中出现,太微垣的名称晚到唐初的《玄象诗》中才见到。在《史记·天官书》中也可见到和这三垣相当的星官,但其名称和星数则有所不同。可见三垣的形成曾有过一段演变和调整过程。在《步天歌》中,三垣成为三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也以三垣的名称为名称。

四象

古人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或作“四相”)。

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或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自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用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来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习惯这种说法,但事实上中国历来对此四象并没有四圣的说法,一般所指的四圣乃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等四个圣人。四象也指风、雨、雷、电,四种自然天候气象。

二十八宿

四象分布于黄道和白道近旁,环天一周。每象各分七段,称为“宿”,总共为二十八宿。它们是:

东方青龙之象,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南方朱雀之象,含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西方白虎之象,含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北方玄武之象,含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五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二十八宿主要位于黄道区域,之间跨度大小不均匀,分为四大星区,称为四象。就是龙虎,还有鸟另外还有鹿,鹿这一象后来到晚期发展成玄武,玄武就是龟蛇合一,龟蛇结合这样一种图像,这种东西我们现在在史前的天文学里都可以找到,就是它们这一些变化的痕迹,我们现在都可以把它们梳理出来,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重视这四个象?因为它们在历史上的某一段时间,曾经充当过时间的指示星,它指导人们的时间,那么古代的时间最重要的实际就是四个点,就是两分和两至,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就这四个点,而这四个象就曾在历史上的某一些时期,充当过这四个点的标准星象。

8、三星原指明亮而接近的三颗星,也指福星、禄星、寿星三个神仙。指有福、禄、寿,命运好。

我国有句民谚:“三星高照,新年来到。”除夕夜,在迎春的鞭炮声中,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间隙中,您从朝着南面的窗户里向夜空望去,就会看到“三星”发着闪闪的蓝光直入眼帘。

那么,究竟是哪“三星”呢?在夜空,牛郎星和他挑着的一对“儿女”是“三星”;天蝎座的“心宿”是“三星”,一颗大星两旁各有一小星;天鹅座的翅膀上也有三颗星……那些“三星”都是夏季夜空的重要角色,并不是迎接新年的“三星”。

迎接新年的“三星”是猎户星座中由左向右的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民间称这“三星”为福星、禄星、寿星或福、禄、寿。这三颗亮星高照,象征吉祥幸福、健康长寿和富裕。

与其他“三星”不同,猎户座中的这三颗星排成一条直线,距离相等,亮度相同,均为2等星,而且都闪烁着青蓝色的光芒。

怎么在夜空中找到这三颗星呢?猎户星座是冬季星座之王,主要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左上方一颗红星最亮,“三星”恰好在猎户星座的腰部,不难找到。

除夕夜21时左右,“三星”升入正南方的天空,也是这一夜最高的位置,这就是“三星高照”的准确时刻。其实,这三颗星每天晚上都会出现,只是在除夕夜,人们吃年夜饭合家团聚的时候,它们在空中升至最高,“三星高照,新年来到”就这样流传至今。

9、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天干有十,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组合,成为六十个不同的单位,六十轮一遍,第六十个单位以后,又轮到第一个单位,周而复始。因甲居十天干之首,子居十二地支之首,所以第一个单位是甲子,故称这个排列为六十甲子。其中干支名称,参差错综,故又称“花甲子”,后谓年满六十为“花甲”即由此而来。六十甲子的排列方法是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作为固定顺序的双数(偶数)配地支顺序的双数,则成为甲子、乙丑、丙寅……永远也不会出现“甲丑、乙寅”等搭配情况。我国使用干支纪年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出土的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完整的六十甲子的记录。

10、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创立了星期的纪日制度。他们建有七星坛,共七层。从上到下,依次以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为各层所祭的神,每天祭祀一位神,七日为一周期。“星期”就是各星值日的日期。所以,七日周期又称为七曜星期周,从星期日、星期一到星期六,又称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和土曜日。我国古代历法也有二十八宿七曜之说。

11、中历一般又叫阴历,亦称夏历或农历;西历一般称之为阳历,即现在通行的公历。中历称阴而与阳历相对则不甚确切,世界上的历法虽格式不同,但大致可分三种,即阴历、阳历、阴阳历。阳历全称太阳历,是以地球围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而定的历法,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阴历全称太阴历,是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定的历法,阿拉伯史书所用的赫吉拉历即所谓的回历,就是阴历。阴阳历的特点是既照顾到了月亮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到了寒暑节气,年、月的长度都依据天象而定,我国现在通常所说的阴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应用的阳历,是在埃及历学的基础上改定的,因其始于儒略·恺撒之时,故又名儒略历。当时是公元前46年,其历原定每隔3年为1闰,闰年366天,逢单月大,逢双月小,但双月里的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实际周天(即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长365.2422日即365日5小时48分45.6秒,平年365天,隔3年1闰,即第4年为闰年。到了恺撒死后,奥古斯都继位,改1、3、5、7、8、10、12月各31天,2月平月28天,闰月29天。其余的为30天,每4年1闰,后人一般称之为“旧历”。此后一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这样从这一历法实行起,到16世纪末,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3月11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时,因历法不合,又命人重修,乃于公元1582年10月4日命令以次日即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置闰的法则,则改为以公元纪年为标准,每4年1闰,即公元纪年被4除尽的年为闰年,如1600年、2000年。不能被4除尽的,如1701年等不置闰。闰年仍为2月份增加一天。这就是格里高利历,又称“新历”。此后,世界各国的历法才逐渐统一起来。

但这种历法的推算仍未尽善,每隔3323年仍相差一日。

这个历法虽称为公元,但公元的开始却是在公元572年,这一年是罗马教士推定耶稣的生年,就把传说中的耶稣诞生这年作为公历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汉平帝元始元年。在此之前为公元前,其后为公元后,这一标准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的周期制定的,叫做太阴历,简称为阴历。在中国汉民族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阴历又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和24个节气,由于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民间又把阴历叫做农历。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因此叫做太阳历,简称为阳历。阳历把一年也分为12个月。阳历也叫公历、格里高利历,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开始实行的历法。

12、漏壶,又叫漏刻、刻漏、壶漏,是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分为单壶和复壶两种。漏壶按计时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测容器内的水漏泄减少情况来计量时间,叫做泄水型漏壶;另一种是观测容器(底部无孔)内流入水增加情况来计量时间,叫做受水型漏壶。在一些文明古国,如中国、埃及、巴比伦等,都使用过漏壶。

我国在周朝已有漏壶,春秋时期被普遍使用。我国最早的漏壶是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个小洞,壶中插一支标杆,叫做箭,它的上面刻有度数,箭下有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壶里的水逐渐地漏下去,箭上的度数陆续显现,以此来计时。这种漏壶也有箭漏之称。我国还曾使用过以滴水的重量来计时的漏壶,最早制造于北魏时期,唐、宋时代盛行过。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元代,但使用并不普遍。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还是箭漏,现存最早的实物是西汉时期的单只泄水型铜壶。东汉时期出现了多级漏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朝延三年(公元1316年)漏壶是现存最早的多级漏壶。

13、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太阳投影测日定时的一种计时仪器。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用圭表来测定时刻了。但这种方法在一天里只能得到一个读数,仅可用于校正漏刻的快慢。后来发明了把时角坐标网通过表端投影到一个平面上,这样白天无论何时都能以太阳的影子得到时刻的读数,这就是所谓的日晷,或叫日规、日圭。

日晷通常由铜质的指针和石质的圆盘组成。铜质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质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当表影指向正北的瞬间为正午。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14、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地方的时间,而是东经120°地方的地方时间。而北京时间也不是在北京确定的,而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本初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故称格林尼治时间,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21〃,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我国使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是东经120°。依据国际标准时区划分的方法和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虽然我国跨越了5个时区,但主要位于东六时区、东七时区、东八时区内,这三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经度依次分别为东经90°、东经105°、东经120°。如果对我国位于东经82.5°以西东五时区的地区,采用与东六时区相同的标准时;东经127.5°以东的东九时区的地区,采用与东八时区相同的标准时。这样用三个时区的区时就覆盖了全国,也就基本上满足了各地是以中天时刻为时刻标准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仍是东八时区的标准时,东七时区、东六时区采用的标准时,分别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晚2小时,时间名称可分别定为“重庆(直辖市)时间”、“新疆西藏时间”。或者东六时区、东七时区、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名称分别定为“西部时间”、“中部时间”、“东部时间”。

15、现在一天是24小时,然而过去的一天只有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将来的一天会长达30多小时甚至更长。这一结论是天文学家根据地球自转速度在缓慢减速这一规律推断出来的。后来,古生物学家根据珊瑚外壳上的“年轮”,证实了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根据这一规律推知:在地球形成之初,一天约为4小时;30亿年前,一天约为10~11小时;13亿年前,一天只有18小时左右;5亿年前,一天约有21小时,两亿年前,一天是23小时;六千万年前,一天约为23.7小时;而现在,一天是24小时。如果地球自转仍然均匀减速,那么,2亿年以后,一天将会有25个小时;10亿年以后,一天就会有30多个小时;在更加遥远的将来,一天的时间会变得更长,到那时,真可谓是“度日如年”了!

16、在公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比如2004年是公历“闰年”,2月为29天,比平年2月28天多一天。

闰年是指在公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以及在中国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于第四年加于2月,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

夏历的平年只有354日,比12个朔望月短0.3671日,为使每月初一与月朔相合,规定每30年中有11年的年底增加1日,这一年的历年有355日,即为闰年。

中国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

公历纪年法中,能被4整除的大多是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四百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

17、当月亮运行到对地球来说正好跟太阳相反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轮圆月,这叫“望”。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面正好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这叫“朔”。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平均起来需要29天12小时44分,这叫一个朔望月。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因此,望月常常不是发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月亮环绕地球的公转速度并不均匀,有时快,有时慢,由此,朔望月的长度与其平均值可以相差到6个小时,因此,望月也可以延迟到十七晚上才发生。当然,如果朔发生在初一的清晨,那么望会发生在十五的晚上,因此,望恰好发生在十五的时候也是有的。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所谓朔望就是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但一个朔望月所包含的天数并不恰好是“日”的整倍数。它的平均值是29.5306日,也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而“日”是历法中的基本时间单位,为了生活上使用方便,我们不能把一日划成两个部分,使它分属于不同月份。因此,为使每一个历月所含的天数是整数,在农历中把历月分为大小两种: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大月和小月彼此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于朔望月。至于哪一个月应该是大月,哪一个月应该是小月,都必须经过严密的计算“朔”的时刻后才能确定,也就是按朔与朔日期之间的间隔天数而定:以两朔日期之间间隔30天时为大月;两朔日期之间间隔29天时为小月。

18、标准时间就是格林尼治时间。

格林尼治是英国原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地,世界计算时间和地球经度的起点,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南岸,为伦敦的一个区,是由海上进伦敦港的必经之地,有“伦敦咽喉”之称。公元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在位时将它改建成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

人们把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说成是“时间开始的地方”。现在那里的时间,决定着全球任何地方的时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制定,与一件争执案有关。公元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上午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在上午10点钟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两分钟后,那人到庭。他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束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该案必须重审。

火车站与法庭出现的时间差异,促进了英国进行统一时间的工作。但直到公元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定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全国的标准时间。

公元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取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所在的子午线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其他地区依此类推,从而达到全世界时间的统一,便利了世界人民的交往。

19、现行农历采用定朔和定气编排月日,而定朔和定气的时刻又是依准确的轨道来计算的,地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所以地球运转速度有快有慢,在近日点时刻,运转速度最快,所以公转扫过的角度也就最快。而节气(对应地面上太阳直射某个纬度圈)和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有密切关系,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快,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时间就越短;相反,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慢,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的时间间隔越长。

所以在近日点附近(大约在冬至后第13天左右)的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小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间隔时间,这样在近日点附近的农历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很小很小。而农历12月和正月就在近日点附近,所以成为闰月的机会就会更小。

相反在远日点(大约在夏至后的13天左右)附近的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大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间隔时间,所以在远日点附近的农历5、6、7月出现没有中气的机会很多,所以农历就多闰5、6、7这几个月。而在清代公元1645年后至今闰正月和闰12月一次都没出现过。

实际上,近日点就是农历的“闰衰”点,而远日点是农历的“闰盈”点。现行农历闰月出现的频率反映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变化这一天文现象,农历闰月也是有很强的天文意义的。

由于天球极移的影响,地球轨道的长轴相对于黄道的某一点来说在缓慢东移,相对黄道的某一点来说,春分点缓慢西移,所近日点正在远离冬至点向春分点方向移动,将来当近日点移动到夏至点后就会与现在的情况相反,即闰5、6月是不容易出现的事,而闰12月和闰正月却很常见的事,就那时我们就会在闰12月的月底庆祝农历除夕和春节,而腊八节(农历12月8日)和小年(农历12月23日)则2个都得过。

20、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诞生的那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6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7年后“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这一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

我国是辛亥革命后开始公历的,直到1949年以后,我国才完全使用公元纪年。

“公元”是公历的纪元,始行于6世纪。公元525年,叙利亚有个名叫埃克西的僧侣,他为了推算7年后“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由于当时宗教势力强大,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埃克西的建议便成了“天经地义”。公元532年,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的284年被定为公元元年。此纪年法迅速在教会中使用。从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

在历史书上,耶稣诞生前的年代被称为“公元前”,常用B.C.(BeforeChrist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耶稣诞生那年以后的年代是“公元后”,简称“公元”,常用A.D.(AnnoD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后来格里高利十三世也就把它记进了“格里历”中。这个规定便一直沿用至今。

西方国家约在公元1400年普遍使用公元纪年。中国从辛亥革命后的次年(公元1912年)起采用公历月、日,但同时采用中华民国纪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公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

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不过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纪年法。除此之外,还有干支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而没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

21、《现代汉语词典》中同时收录有“黄历”和“皇历”二词,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先秦以来,择日与风水是“官学”的一部分,也一直是民间流行的方术习俗,古人将历法与易学、星相、阴阳五行等结合起来,意在天人同序,指导生产生活实践。自唐代起,官方对历书的颁行已有相当严格的要求,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后才可开印,因而称做“皇历”。另有传说讲,宋太宗每到岁末都要赐给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一本历书,以示朝廷对历法的重视,历书的“皇历”之名缘此流传。到清代末年,使用过的历法多达百余种,基本属于阴阳历的性质。其中,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的使用最多,以黄帝历最为古老,影响更为广泛,人们因此习惯统称为“黄历”了。中国民俗中“民神杂糅”的特点,使得黄历在民间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增添了宣扬吉凶与忌讳的内容,这在近时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的“日书”中就有所见,此风在后世愈演愈烈,黄历内容五花八门,甚至被奉为百姓生活的“权威”实用读本,成为万事皆宜的“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书叫做“皇历”,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并只许官印不许私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

历书在民间流传和普及是宋代以后的事。据说,宋代有个学政,有一年主持科考,批阅朱卷时,发现不少秀才把日期写错了。问其原因,秀才回答:“书生昼夜读书只能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于是学政奏明朝廷,请翰林院年年修撰历书,以供秀才掌握时间。后来,历书由宫廷逐渐走向民间,成为劳动人民计月算日的工具书。

22、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学说,指出了宇宙有发生膨胀的可能性。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远方的星系正在以极高的速度远离我们的银河星系,这说明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着,从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推测。此外,还发现宇宙空间到处充满着3度K的杂音电波,这证明宇宙曾是一个超高温、高密度的大火球。基于以上事实,科学家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解释宇宙的形成。根据这个理论计算,宇宙诞生于150亿年之前,刚刚诞生的宇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世界,但它却具有高得异乎寻常的温度和密度。

后来,由于温度和密度骤然下降,使这个“宇宙之卵”以爆炸性的速度猛烈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各种元素和支配它们运动的力,由此形成了星球和银河,一瞬间“宇宙之卵”便进化成了“成年”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既无空间也无时间的“虚无”之中以惊人的速度瞬间诞生的。并且,宇宙总是周而复始地从诞生到消亡,再诞生、再消亡。

23、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农历初一时,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若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月球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会发生日食现象。人们开始看到圆圆的黑影逐渐将太阳面遮住,天色转暗。当太阳面被黑影全部遮住时,天空中最亮的恒星和行星便清晰可见,几分钟后,从月球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太阳开始生光、复圆。因为月球比地球小,所以只有在月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食。

  此外,提醒大家,在观测日食时,千万不要用眼睛直接正对着太阳观看,这样会伤害眼睛甚至会导致失明。最好用一块涂黑了的玻璃放在眼睛前面看(或者把玻璃放在烟火上面熏黑)。熏黑的厚度要均匀,能使眼睛透过它而看到太阳成为古铜色,看上去既不刺眼,又能看清楚。用望远镜观看的人,必须在镜片前加上滤光片,原理也同样是为了减弱太阳光, 使它不致刺伤眼睛。在不观测时,也不要将望远镜或相机指向太阳,并须盖上镜头盖,以免镜头过分吸热,导致爆裂。

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环食三种。月球把太阳全部挡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时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央部分时发生日环食。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遮掩的天文景象。

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环食三种。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的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

日食只会发生在当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并沿同一条直线排列时。这种条件只有当月球同太阳会合时才会具备,也就是在新月时(新月的第一天),此刻太阳位于月球轨道与黄道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的两个交点之一,也就是位于月球切割黄道的两个点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日食只发生在月球新周期初始阶段的原因。

为什么不是每个月的初一都会有日食,还有,为什么不是每个月的十五都会有月食呢?这是因为除了上面的条件外,影响日食和月食出现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称为黄道,把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平面与白道平面不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平均有5°9〃的夹角,并且随时发生变化。只有当月球运行到黄道和白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食。

24、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近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射到月球的光线会部分或完全被地球遮挡,看到月球缺了一块,这便是月食现象。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部分太阳光被地球遮住)、月全食(太阳光完全被地球遮住)及半影月食(太阳光被地球的半影遮住)三种,但由于半影月食多数情况下不易用肉眼分辨,所以通常只将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25、根据天体物理学的恒星演化理论,产生了关于太阳形成的现代星云学说。星云学说的主要观点是:宇宙空间存在着许多巨大的星际云,大约在46亿年前,在银河系盘状的体系中,离开中心大约25亿亿千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大小约等于现在太阳直径500万倍的云团。这个云团的成分主要是氢分子,同时含有少量的氦分子和由其他元素构成的尘埃。这个云团因为来自内部物质的引力作用,开始迅速收缩,就如一幢高楼大厦在顷刻之间坍塌。在大约40多万年之后,在云团中心形成了一个高温、高压、高密度的气体球,并在其核心触发了由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的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它就是太阳。

26、太阳是大自然的创造,既有生,也有灭。但那是再过50多亿年以后的事。太阳的寿命约有100亿年,现在正是它的“壮年”时期。

太阳通过热核聚变,靠燃烧集中于它核心处的大量氢气而发光,平均每秒钟要消耗掉600万吨氢气。就这样再燃烧50亿年以后,太阳将耗尽它的氢气储备,然后核区收缩,核反应将扩展发生到外部,那时它的温度可高达1亿多度,导致氦聚变的发生。以后太阳会极度膨胀,进入所谓的“红巨星”阶段,它的光亮度将增至如今的100倍,并把靠它最近的行星如水星、金星吞噬掉,地球也会被“烤焦”,生命将无法继续生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会越来越快地耗尽它的全部核能燃料,步入风烛残年,随之交成一颗黯淡的白矮星。在这种白矮星上,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物质就可达1吨左右。白矮星没有核反应,它是恒星核反应结束以后留下的残骸,依靠收缩自己的体积来继续辐射出微弱的能量,最后,太阳将成为一个无光无热的“褐矮星”,消逝在茫茫的宇宙深处,结束它辉煌而平凡的一生。当太阳消亡之时,地球也早已经不复存在。

27、太阳风暴是太阳因能量增加向空间释放出的大量带电粒子形成的高速粒子流。由于太阳风暴中的气团主要内容是带电等离子体,并以每小时150~300万千米的速度闯入太空,因此,它会对地球的空间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太阳风暴爆发时,将影响通讯、威胁卫星、破坏臭氧层。

28、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所有的物体都有吸引力,称为“万有引力”,也称为“重力”。物体的质量越大,万有引力越大,而这个引力的强弱也与物体的距离有关,物体距离越近,万有引力则越强。地球的万有引力也称为地心引力,把我们“吸”在地面上,我们才能平稳地坐着或站着。月球比地球小,因此月球的万有引力也比地球小,航天员走在月球表面,就会因为吸引力不够而走得“飘飘然”。在太空中,各天体的距离都很遥远,因此受到的万有引力微弱,航天员之所以可以飘浮在太空中,进行太空漫步,还是因为处在“无重力状态”。

29、蓝天,其实是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包围着地球的空气,根据空气密度的不同分为5层,总共有2000~3000千米厚。但绝大部分空气都集中在距地面约15千米以下的地方,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大气层有多厚,蓝天就应该有多高。

30、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合而成的,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大气层时,蓝色光最容易从其他颜色中分离出来,扩散到空气中再反射出来。而其他颜色的光穿透能力很强,透过大气层照到地球上,于是我们看天空只能见到日光中的蓝色光。

31、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我们就看不见星星了。若没有大气,天空是黑洞洞的,即便阳光十分强烈,同样能见到星星。另外,星星的颜色取决于它的温度,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表面温度;发蓝的星星表面温度高,发红的星星表面温度低。

32、人们常用“天文数字”来形容特别大的数量,这是因为在量度天文距离时,数字常常很大,若用米作单位,要写上满满一张纸。在这种情况下,光能帮我们的忙。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极快,大约为每秒钟300兆米,只要花26秒就能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打一个来回。利用光的这个特点,天文学家确定了“光年”这个天文学的长度计量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中所走的路程,大约等于9.46拍米。有了“光年”这个长度计量单位,研究天文现象就方便多了。

33、夜空中繁星满天,有明亮的,也有暗淡的。为了方便形容它们的光度,天文学家创立了星等用来表示星体光度。星等的数值越大,代表这颗星的亮度越低。相反,星等的数值越小,代表这颗星越亮。人的眼睛在黑暗的地方,可以看到最暗的星是6等左右。

事实上,星等是分为两种的:视星等和绝对星等。视星等是指我们用肉眼所看到的星等。看来不突出的、不明亮的恒星,并不一定代表它们的亮度弱。道理十分简单:我们所看到恒星视亮度,除了与恒星本生所辐射光度有关外,距离的远近也十分重要。同样亮度的星球距离我们比较近的,看起来自然比较光亮。由于视星等并没有实际的物理学意义,于是天文学家提出用绝对星等来描述星体的实际光度。假想把星体放在距离10秒差距(即32.6光年,秒差距亦是天文学上常用的距离单位,1秒差距=3.26光年)远的地方,所观测到的视亮度,就是绝对星等了。

34、“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用“厄尔尼诺”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气候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35、潮起潮落是一种周期性的海洋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浪,迅猛上涨,达到高潮;一段时间之后,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是由地球和月球间的引力和离心力差引起的。潮汐现象每昼夜有两次高潮,“昼涨称潮,夜涨称汐”。简单来说,即“潮”指白天海水上涨,“汐”指晚上海水上涨,不过通常我们将潮和汐都叫做“潮”。

36、天气预报最早来源于19世纪的一场海战。

1854年11月14日,英国和法国正在与沙皇俄国作战。当英法联军的舰队正在黑海上向俄军进攻之时,突然出现了暴风雨,进攻计划被狂风恶浪毁于一旦,英法联军因此损失惨重。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巴黎天文台调查此事。天文学家勒威耶搜集了有关气象资料,发现罪魁祸首是一个低气压,低气压最早在欧洲西部大洋活动,随后转移到东南方向,行至黑海时,酿成这次灾难。后来,勒威耶提议建一个气象观测网,将可能发生的天气情况通知前线,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这便是最早的天气预报。不久以后,法国和英国正式开始天气预报工作,并很快推广到全世界。

公元1853~1856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沙皇俄国同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木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正是这次战争,导致了天气预报的出现。

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海战,公元1854年11月14日,当双方在欧洲的黑海展开激战时,风暴突然降临,最大风速超过每秒30米,海上掀起了万丈狂澜,使英法舰队险些全军覆没。事后,英法联军仍然心有余悸,法军作战部要求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勒佛里埃仔细研究这次风暴的来龙去脉。那时还没有电话,勒佛里埃只有写信给各国的天文、气象工作者,向他们收集公元1854年11月12~16日5天内当地的天气情报。他一共收到250封回信。勒佛里埃根据这些资料,经过认真分析、推理和判断,查明黑海风暴来自茫茫的大西洋,自西向东横扫欧洲,出事前两天,即11月12日和13日,欧洲西部的西班牙和法国已先后受到它的影响。勒佛里埃望着天空飘忽不定的云层,陷入了沉思:“这次风暴从表面上看来得突然,实际上它有一个发展移动的过程。电报已经发明了,如果当时欧洲大西洋沿岸一带设有气象站,及时把风暴的情况电告英法舰队,不就可避免惨重的损失吗?”

于是,公元1855年3月19日,勒佛里埃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说,假如组织气象站网,用电报迅速把观测资料集中到一个地方,分析绘制成天气图,就有可能推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路径。勒佛里埃的独特设想,在法国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深刻认识到,准确预测天气,不仅有利于行军作战,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由于社会上各方面的需要,在勒佛里埃的积极推动下,公元1856年,法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天气预报服务系统。

天气预报的诞生历史说明,气象条件可以影响局部战争或战役的胜败,而由于战争的需要,又推动和发展了气象事业。

那么,什么叫天气预报呢?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天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做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我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对大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天气预报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37、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出现在中国的《书经》(公元前2137年)。

公元前12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28宿划分天区。

中国《诗经·小雅》中有世界最早的可靠的日食记录(公元前776年)。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有观察彗星的记载。

公元前7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这颗彗星即后来的哈雷彗星。

38、地球小知识

1.地球自转一周为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周为365天5时48分46秒。

2.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00000千米。

3.地球的质量大约为60万亿吨。

4.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约上百万次,其中破坏力强的有10次左右。

5.地球的体积约11000亿立方千米。

6.地球的表面积约510500000平方千米。

7.地球的陆地面积约149500000平方千米。

8.地球的海洋面积:361000000平方千米。

39、真正的日历,大约产生在1100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那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12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核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就是当时的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许多高官觉得这样的日历不错,于是纷纷仿效,编制供自家使用的日历。又有人把历书上的月日、干支、节令及黄道吉日都印在日历上,并留下空白以备记事。

40、据说,“星期”是古代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人发明的。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就能区分恒星和行星,但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他们认为行星一共有7颗:金、木、水、火、土、太阳、月亮。在他们眼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只有地球是不动的,其余星球都围绕地球运转。

古巴比伦人从月亮的圆缺,发现了大体合乎规律的太阳历:一年为12个月,6个大月,每月30天,6个小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同时他们根据月象的变化,将7天定为一周,有意思的是,他们认为在这7天中,上苍每天派一个星神光临人间值班,称其为值班星,简称“值星”。因太阳神沙马什、月神辛、火星神奥尔伽、水星神纳布、木星神马尔都克、金星神伊什塔尔、土星神尼努尔达7星共值一周,故称为“星期”。

41、古时候,人们用漏壶计时,即在漏水壶内竖一标杆,标杆上刻有等距离的刻度,壶内水因漏渐减,杆上的刻度也依次显露,从而知道时间,其单位自然就是“刻”了。明清有了钟表,24小时等于100刻,一刻即14.4分钟,于是就直接取15分钟为一刻,相当于1/4小时。

42、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整体。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43、虚岁是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年龄计算法,它是以春节(农历新年)为分界点的,而周岁以本人的生日为分界点。

具体换算方法是:虚岁换算成周岁:在本人生日到来之前,周岁=虚岁-2;在本人生日到来及以后,周岁=虚岁-1;周岁换算成虚岁:在本人生日到来之前,虚岁=周岁 2;在本人生日到来及以后,虚岁=周岁 1。

44、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后世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5、​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变一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

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典故:秦始皇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46、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全称亚细亚洲,其含义是“日出”,其英文名为Asia。亚洲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濒北冰洋。

欧洲: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英文为Europe,这个词原意是“西方”。欧洲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与亚洲大陆相毗连。

美洲:美洲的全称是亚美利加洲,亚美利加洲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名字而得名,亦称新大陆。位于西半球,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北濒北冰洋,南与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附近许多岛屿组成。

非洲:非洲的全称是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大洋洲: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总面积897万平方千米。大洋洲位于亚洲与南极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具有重要的国际交通和战略地位。

南极洲: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大部分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美洲、北美洲之间。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900千米,面积17968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9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面积的25.4%,约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全部水域都在东半球,因位于亚洲印度半岛南面,故名印度洋。面积7492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5。印度洋的平均深度3897米,仅次于太平洋,居第2位。

北冰洋:世界第四大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

47、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48、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关于经纬线的来历,有这么一个故事:

公元34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第凯而库斯沿途搜集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了一条纬度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着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色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着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着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样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49、我们把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的自转叫同步自转,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都是27.32天,也就月球总有相同的一面面对着我们,另一面是见不到的。同步自转决定于,月球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球引力的大小。月球质量的中心和月球的几何中心(球心)不重合,而地球的质量又足够大,拉住月球的质心而不使其围绕自己轴心自由旋转,这就形成了同步性。但由于月球惯性和月球公转的不稳定性,所以月球还出现“天平动”,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不是50%而是59%左右。

50、晨昏蒙影是由大气反射和折射引起的,是晨光始和昏影终的总称,按不同的需要,晨昏蒙影分为三级,它们是民用晨昏蒙影、航海晨昏蒙影和天文晨昏蒙影,其晨光始(发生在早晨就是晨光始)和昏影终(发生在晚上就是昏影终)的太阳中心分别在地平以下6°、12°、18°。

太阳中心自地平落入地平以下6°或自地平以下6°升至地平的一段时间,户外光线的强度,对正常的户外活动基本没有影响,室内通常也无需照明,这段时间称为民用晨昏蒙影。

当太阳中心位于地平以下6°~12°时,室内工作通常需要照明,户外活动已嫌太暗,在没有照明的野外,肉眼已难于辨认大号文字,天空中也已显露出一等星,但远方的地平线仍清晰可辨。这段时间是航海测星(测定天体的地平高度)最适宜的时机,故称航海晨昏蒙影。当太阳中心位于地平以下12°时,海上航行不用信号灯已不能辨明方向,此时为航海昏影终的时间。

真正的黑夜来临(或结束),是太阳落入地平以下18°时开始的。这时,肉眼可见的最暗淡的星也已经开始显现,天空完全暗下来,天文晨昏蒙影告终。

5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因此,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而背着太阳光的另外半个球面便是黑夜,它们之间的过渡带是清晨和黄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

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52、东极——乌苏日出:我国的“东极村”是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此镇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是中国雄鸡形版图的鸡嘴最尖处。每天的清晨,是乌苏镇第一个迎来朝阳,而此时我国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正值午夜。旅游者在乌苏镇看日出,可成为中国最早迎来光明的人。

北极——漠河白夜:位于黑龙江省的漠河镇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每年的夏至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漠河镇的日照达17个小时以上。是日夜晚,西北天际的太阳余光映得天空一片通亮,进入午夜刚刚稍有一点朦胧的感觉,东方则已露出曙光,人称“白夜”奇观。

西极——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是我国的西疆极地,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

它位于新疆喀什市正西和西南的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一带,其最西点接近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公、慕两山号称“冰山之父”,素为登山胜地。帕米尔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艰险和神秘的一段。当地民谣唱道:“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雨淋头,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月开头。”可见,七八九三个月是帕米尔高原之旅的黄金季节。

南极——南沙群岛海疆: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地理位置最靠南的海岛,其最南端为曾母暗沙。它由230多个岛、礁、沙、滩、洲组成,水域面积为22.4万平方公里,太平岛是该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南沙群岛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郑和群礁、尹庆群礁等几组,重要岛屿还有南威岛、中业岛、马欢岛等。南沙群岛还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渔场,有“一半海水一半鱼”之说。每当渔汛期间,成群结队的鱼此起彼伏跃出海面,非常壮观。

53、“无风三尺浪”是人们对海洋的描绘。这与“无风不起浪”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即使在无风的时候,大海依然会波动。

我们知道,地理上的水域是相通的,因此一旦有风有浪,便会连锁反应般波及别的地区,所以即使风停了,大海的波浪并不会马上消失;别处海域的风浪也会传播开来,波及到无风的海面。因此,“风停浪不停,风无浪也行”。这种波浪叫涌浪,又叫长浪。

比起风浪来,涌浪一起一落的时间长,波峰间的距离大,波形又圆又长,较有规则,波速很大,能日行千里,远渡重洋。

飓风和台风会掀起涌浪。狂风造成海水“拥挤”,同时有风暴的低气压区海域,海面受压力的影响,海水上升。当台风风速同潮水波浪的推进速度接近时,产生共振,把涌浪越推越高。

海上风暴所引起的巨浪,传到风力平静或风向多变的海域时,因受空气阻力影响,波高减低,波长变长,这种波浪的传播速度极快。涌浪总在风暴之前出现,人们看到涌浪,就知道风暴快来了。所以有“无风来长浪,不久狂风降”,“静海浪头起,渔船速回避”等说法。

海底火山爆发和地震引起的涌浪,传播速度更快。

54、每到六七月间,江淮地区总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连续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因此称为梅雨(黄梅天);又因为在这期间温度高,湿度大,器物容易霉烂,所以又叫它“霉雨”。

为什么这个季节阴雨天气特别多呢?从前曾有许多气象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都认为这是由于北方海水的冷热变化而引起的。后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高空气象资料增多,这才把它发生的原因弄清楚。原来,自入春到初夏,太平洋热带高气压已增强,把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但在这个时期,北方的冷空气仍有相当的势力,还不愿退出这个地区。于是这冷暖两股气流就在江淮流域一带相持不下,好像两路兵马各不相让。因为暖空气比冷空气轻。它沿着冷空气向北滑升上去,暖空气带来的大量水汽凝结起来,形成一层较厚的云块,云中含有大量水分,就不断地下雨,形成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梅雨前后,无论天气或自然季节均有明显变化。梅雨前,主要雨区在华南到江南一带,江淮地区受北方变性冷高压控制,多晴好天气。梅雨开始,雨区北移到江淮流域,降水多属连续性,有时还间隔着几次大雨或暴雨。梅雨结束,江淮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天气晴燥,气温急剧上升,进入盛夏。所以梅雨前后,是江淮地区由初夏进入盛夏的季节。

常年6月上旬入梅(即梅雨开始,或称立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结束,或称断梅),持续期大约30天。但由于历年冷暖空气的进退有迟有早,势力有强有弱。梅雨期来去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总雨量大小的年际变化很大。有些年份梅雨不明显,称为“空梅”。有些年份,南方暖空气势力开始时势力较强,较快地把冷空气迫退到淮北地区,梅雨似乎已经结束,但过了一段时期,冷空气又把暖空气挤回来僵持在江南,于是又再度出现梅雨天气,这种情况称为“倒黄梅”,也就是黄梅去了又回来,出现两次黄梅天气的意思。

55、我们知道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和北极,南北两极在一年中接收太阳光的照射基本相同,但是相比之下,南极比北极更冷。这是为什么呢?

造成南极比北极更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两极的海拔高度不同。科学研究发现,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就降低0.65℃。南极平均海拔为2350米。北极是海洋,海拔高度为零。南北两极海拔高度相差2350米,就存在15.3℃的温差。

二是构成两极的物质不同。北极为海洋,南极是陆地,相同质量的陆地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陆地(泥土、岩石)吸收的热量多得多,水的吸热能力比陆地强。

北极大量的海水在夏天可以储存巨大的热能,到了寒冷的严冬,海水又把热量慢慢地释放出来,调节了气温。南极陆地夏天吸收的热量少,还没到冬天,热量就散失完了,因此南极比北极更冷。

56、春天之所以常在夜间降雨,是由于我国处在季风气候区域。冬天,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天,气流又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去春来,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向北转移;西太平洋一带的暖湿空气不断活跃,增强北上。同时将海洋上空的水气源源不断地带到我国大陆上空,使云量大增。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强烈,云中的水气被大量蒸发,云层变薄乃至消失,成为万里晴空。到夜晚,由于没有了太阳光的辐射,云中的水气便大量积聚,云层越聚越厚。而云层上部温度降低,下部由于本身的遮盖阻碍,地面的热散发甚少,这就形成了上冷下暖,引起空气对流,凝结成雨。所以,到了春天,经常会在夜间降雨。

57、“巴山”并非单指四川盆地,而是泛指我国的西南山地。“夜雨”则是指晚上8点以后至次日早晨前下的雨。据统计,四川盆地一带年平均夜雨率在60%以上,即下雨天10天中有6天以上是在夜间,而且以盆地西部和西南部夜雨率最高。

我国西南山地夜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春、秋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在西南山地形成“昆明准静止锋”而造成的。这种静止锋的云系出现在锋下冷空气里,是由于冷空气沿山坡滑升形成的,而锋面上暖空气既干燥又爬升缓慢,无法形成大规模云系,所以锋后往往是阴雨天气,但因锋面坡度不大,暖空气在锋面上滑升时,白天不一定下雨,而使云量有所增加,推迟到夜间降水。另外,到了夜间,云层上部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失热作用,使云层上部温度迅速降低;云层下部吸收了地面的辐射热量,温度相对较高。这样,云层上、下部之间有了明显的温度差异,上冷而下暖,大气趋向不稳定,空气容易上升而凝结致雨。这种情况,同海洋上多夜雨的道理基本上是相似的。

58、西边太阳高照,东边却哗哗地下着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西边日出东边雨”、“隔道不下雨”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呢?

原来,雷阵雨有个特点:大多发生在午后,并且大部分是由西向东前进。夏天,大地的表面不断地受到烈日照射,气温迅速上升,而且最热的时候是在午后一两点钟,这时候,含大量水蒸气的热空气因受热而不停地猛烈上升,形成大块的浓积云。

当浓积云上升到七八千米,甚至9千米的高空时,形成了雷雨云。到了这么高的空中,云的顶部温度在0℃以下。因为温度降低,使空气中蕴藏着的大量水蒸气冷却凝结成水滴,水滴又相碰并增大,便落地成雨了。这就是夏季午后多雷阵雨的道理。

雷阵雨为什么大都从西往东运动呢?这是因为,在5千米以下的高空有一个完整的西风带,这里的风不管春、夏、秋、冬永远由西向东吹。所以,发生在西方的坏天气,总是要受到这个西风带的影响经过我们的头上,一股劲地往东边跑。这样,就是东边下了雷阵雨,我们这里和西边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几乎在同一个时候,东边虽然在下着雨,西边却是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有这样一句气象谚语:“夏雨像堵墙,淋孩不淋娘。”意思是说,夏天的雷阵雨地方性很强,当母亲抱着孩子时,孩子那边被雨淋了,而母亲这边却滴水不沾。这种说法固然有点夸张,然而,类似的现象确实存在。

59、“九州”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禹贡》篇:“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意思是说大禹在根治洪水灾害后,将天下分为九个州,每个州各自按其土地等级(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向天子交纳贡赋。这九个州是冀州(相当于今山西全境,河北省的西、北部,以及河南的北部、辽宁的西部)、兖州(相当于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部分)、青州(相当于今山东、辽宁东部)、徐州(相当于今山东南部,以及江苏、安徽北部)、扬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南部,江西东部)、荆州(相当于今两湖及江西西部)、豫州(相当于今河南和湖北北部区域)、梁州(相当于今陕西南部和四川、重庆地区)、雍州(相当于今陕西北部、中部和甘肃以及以西地方)。而在《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中,也有九州的记载,只是划分九州的依据、名称、区域大小不完全一样而已。

不过,据现代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先秦着作中的“九州”,只是古人心目中的设想,没有真正实现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划分全国为36个郡。直到汉武帝时,才依据《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的记载,分全国为13个州。13州起初还只是监察机构,直到西汉末年,州才成为一级行政机构。在这13个州中,仍然保留有先秦九州之名,当然所辖区域是有所变化的。

先秦两汉及其后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九州”中的各州辖区一直是有变化的。而就其总称而言,却一直指代中华大地,这是先秦文化在后世得以延续的一个缩影。

参考书籍:

《​每天学点文化常识(图文典藏版)》——诸葛文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辛伟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