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从来不觉得动画片是只做给小孩子看的。有很多了不起的动画导演,他们可以利用动画这种表达方式来创作,用真人无法完成的画面来表现自己的想法,这可是最早的电影拟人技术。

而到了现在,动画这门艺术,已经不只是电影的一个分类,而是绝对独立,成熟的一个世界。而日本的动画,不用说,已经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输出之一。

长大后才可以看懂的片段蜡笔小新(依旧很小新)(1)

像是前段时间的樱桃小丸子,和最近准备上映的蜡笔小新最新剧场版,都是属于我们的动画经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看过一些。

- 2 -

我想不会有人更懂我们这一代对日本动画的情感了,那是很多经典铸成的黄金时期。在静冈县生活的樱桃小丸子一家,连同永远长不大的小学生活;又或者是高中生变异停留在永远是小学四年级的名侦探柯南;再有就是永远都上幼儿园,和爸妈还有幼儿园小朋友愉快生活在埼玉县春日部的蜡笔小新

这些强大的日本动画,都充实了我们童年时期完整的乌托邦世界。

- 3 -

很多青春电影里都会有的元素,日本动画里蜡笔小新也是不可缺失的其中之一。不打情怀牌,已经到了剧场版的第24部,终于要在国内上映了。而我很庆幸选择最新的这部《梦境世界大突击》在院线上映,国内定档11月4日。

长大后才可以看懂的片段蜡笔小新(依旧很小新)(2)

四月份在日本上映,就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而且口碑也比近几年的那几部剧场版要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脱离了早期剧场版的幼稚和近几年剧场版的恶俗。《梦境世界大突击》主题上的老幼咸宜,应该是勾起我们和下一代回忆的最好方式。

- 4 -

还是从梦境开始,回到了最熟悉的那个蜡笔小新系列。

爸爸是普通的上班族,妈妈是人妻。居住在复式结构的房子里,有宠物小白,后来有了妹妹小葵。对于小孩子来说,这就是最熟悉,也最容易代入的家庭组成。而对于成人来说,也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组成的结构。

长大后才可以看懂的片段蜡笔小新(依旧很小新)(3)

蜡笔小新的成功,应该是日本动漫轻松化的开始。TV版主要是情景剧式的剧情,剧场版基于的也是重复但绝对不老套的语言梗。不要小看这些语言梗,这可是原著作者真实的生活体悟。爸爸的梦是成为英雄式的“超级CEO人”,而妈妈是不甘做家庭主妇,喜欢过气男明星的辣妈,小新的梦却是结合了父母,有英雄主义,有点色色的,喜欢美女大姐姐的小孩子。

- 5 -

这部剧场版厉害的点,是它植入了很多专业的名词,来丰富整个剧情的构造。

长大后才可以看懂的片段蜡笔小新(依旧很小新)(4)

比如整个城市的人都做一样的梦,是所有人进入了“共时性”的空间,想必最近因为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等一系列的空间结构电影,观众对此的理解会更深,还有最新秋季篇的《世界奇妙物语》也讲了“共时性原理”。

而这就对剧情有了推进,整个城市的人都做一样的梦,都进入了一个空间,是因为有科学家的父亲在把这些美梦吸入,置换成同样具有“共时性”空间的噩梦。

但噩梦和美梦是有共生性质的,噩梦的源泉是由美梦产生的。所以当这部出现的新角色沙希出现,是带着神秘和逃避而来,而收尾也回归了最初衷的“成长”。

- 6 -

电影的主题,是用很抽象的梦境来传递《蜡笔小新》系列一直带给人的正能量:父母的爱。

长大后才可以看懂的片段蜡笔小新(依旧很小新)(5)

小孩子沙希因为自己的误入,造成了母亲的死亡。她一直无法原谅自己,于是假想母亲没有原谅自己,产生了噩梦的原始。而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就在于父权的不理解,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不理解。

父亲贯庭玉不理解女儿沙希的孤独,只知道把孩子的噩梦转化成美梦。但却不知道原罪的根源就在于父母的不理解,其实这也侧面反映了传统教育的隔阂和失败。父母只知道把自己认为是好的传递给孩子,而不懂孩子真正想要什么。

所以当小新的妈妈美伢出现在梦里,帮助孩子打败具象的噩梦,顺便说出了电影的主题:天底下没有父母,会在孩子有危险的时候不挺身而出。就算被所有人讨厌也没关系,这就是母亲的心。

而这也同样是泪点。

- 7 -

《蜡笔小新》其实是最早的动画屎尿屁系列,它粗俗,但又不羁。它的脑洞巨大,在每一个无心的语言梗,和重复的巧合梗上。

长大后才可以看懂的片段蜡笔小新(依旧很小新)(6)

比如那些经由蜡笔小新的口,说出来的谐音搞笑。把“我回来了”说成是“你回来了”的经典创意,和爸爸一起调侃妈妈,却被妈妈一拳暴击这样的爆笑段落,在这部剧场版里是无处不在。

而小新在幼儿园的那些好朋友,很多个性也一脉相承。比如阿呆喜欢石头,他的梦就是变成一块石头。正南喜欢画漫画,他的梦就是成为漫画家。妮妮喜欢当明星,她也自然在美梦的国度里吸引无数眼光。但好笑的是,和小新最有CP的风间,梦想是做一个政客,而私下的爱好是变装成少女。这颇有讽刺意味。而小新依旧是哪个又黄又色的小新,在梦中和美女大战几百回合,贱性十足,用屁股夹断筷子的梗也一直贯穿始终,让人捧腹。

- 8 -

剧场版的编剧也有心告诉大家,美梦的背面就是所谓的噩梦。

成为漫画家是光鲜亮丽的,但你必须要承担催稿的痛苦。所以噩梦和美梦都是心魔,在这部类似于《魔方大厦》一样具有深度意义的剧场版背后,投射的是当沙希看到过去的自己,那一刻释然也就是成长的开始。这也和皮克斯的《头脑特工队》不谋而合。

青春的意义不是逃避,而是战胜过去挫败的自己。这应该是这部畅销不败的经典最新想要传递的意义。

长大后才可以看懂的片段蜡笔小新(依旧很小新)(7)

说了这么多,我想这就是你最不该错过的那部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