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陈曼老师,生活里朋友经常吐槽我是个恋爱脑,总是一根筋的为男友付出,还说我这样容易不被珍惜,在感情里吃亏。

可是我自己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恋爱不就是应该恋爱脑吗?难道爱情里真的不允许有恋爱脑的存在?

恋爱脑和真爱的区别(恋爱脑和真正的爱情)(1)

陈曼:

怎么会,一段健康成熟的爱情怎么会以“恋爱脑”的形式呈现呢?

真正成熟的爱情是两个人分开时都能各自独立,拥有处理自己生活和情绪的能力,在一起时,又能相互支持,准确理解彼此的需求,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对方帮助。

当我们处在这样一段健康的关系里时,我们对伴侣的付出是情不自禁的,不带有任何目的的,而只希望对方能够获得快乐和幸福,这种付出是双向的,良性循环式的。

“恋爱脑”的爱情通常以让彼此痛苦的方式结局。

这里的痛苦不仅仅是作为“恋爱脑”的一方付出得不到回报的痛苦,还有另一半被情感道德绑架的煎熬。

作为恋爱脑的一方把爱情当做生活的全部,为了获得伴侣的陪伴和认可,在感情里拼命付出,以为只要做的够多就能让伴侣看见ta的价值,然而却常常不被理解,不被珍惜,最后没了钱财也没得到人心。

并且恋爱脑们由于生活里只有爱情,从而把情绪完全依附在另一个人身上,一旦没有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反馈就会感觉不被爱,长期在无止境的自我怀疑和内耗之中难以自拔。

恋爱脑和真爱的区别(恋爱脑和真正的爱情)(2)

而被付出的一方感受到的痛苦也并不比他们少,那些他们引以为傲的奉献在另一半看来实际上是无比窒息的存在,他们每天都要因为这种一厢情愿式付出而承受来自恋爱脑们情绪需求的无底洞,不停地满足他们在自己身上寄托的期待。

这种不健康的恋爱状态在心理学里被称为病理性迷恋,是指当你喜欢一个人时,会对对方产生极端的依恋需要。感觉离了对方感觉什么事都做不下去,控制不住的焦虑抑郁,害怕被抛弃。

很多认为恋爱脑没关系的人都只是看到了他们敢于表达爱意、不计较付出的一面,但是却忘了人天生就是为需求所驱使的动物,他们之所以能够为爱赴汤蹈火,本质上就是源于太缺爱了,正是这种对爱的渴求促使他们即使遭遇不公平对待也依旧不肯放手。

那些经常在爱情中被称作恋爱脑的人,往往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的是付出型人格,他们的成长环境多缺乏安全感,所以极易对一个人产生依赖,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来换取对方的满足和陪伴。

而这种依恋程度的不同也正是一段健康的感情与恋爱脑的本质区别。

好的关系是需要两个完整的人建立的,每一段需求失衡的恋爱最终都会不可避免的走向病态。

恋爱脑和真爱的区别(恋爱脑和真正的爱情)(3)

我们拒绝恋爱脑,并不是拒绝正常场恋爱里为爱上头,快乐又幸福的美好体验,也不是拒绝大家勇敢追爱、为喜欢的人真心付出。

我们真正不提倡的是恋爱脑里掺杂的无底线式、自我感动式奉献,以及恋爱大过一切,即使深陷泥沼也不肯放手,把需求完全寄托于爱情之上的一系列行为。

当你真正平衡好这种需求,才能在感情里学会爱,并且得到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