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修建水曹铁路,探索尾矿搬迁利用之路……

王建民:妙笔写华章

王建民上班时间(王建民妙笔写华章)(1)

图为王建民董事长(右二)正在施工现场察看图纸。王利提供

“南沧海北铁山万里行程为了百姓,春试炉秋发硎十年铸剑何图美名。”这是前不久在“第四届唐山市市长特别奖”颁奖典礼上,颁奖人授予唐山京唐铁路有限公司王建民团队的颁奖词。

从南到北、几度春秋,该公司王建民董事长带领他的团队砥砺前行,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产业升级、铁路建设等方面,用如椽巨笔绘就了一个个蓝图;唐山市区北部开采了近60年的矿区,将在他们的努力下成为东方特色“伊甸园”!

承载着把北部矿山进行华丽嬗变的梦想

进驻路北区金融中心的唐山京唐铁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7日。

几年来,王建民带领他的年轻团队,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发扬“超前、务实、责任、担当”的团队精神,以饱满的干事创业激情,以坚韧的奋斗进取精神,在水曹铁路项目谋划、项目设计、土地拆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等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了国家部委相关领导、省市县(区)各级领导、参建单位、铁路沿线地区的广泛好评和大力支持。

水曹铁路线路长约131公里,已于去年11月18日全线贯通,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水曹铁路作为唐山港区集疏运系统中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重点推动建设的项目,并被列入京津冀“四纵四横”铁路交通规划布局,将进一步完善唐山地区路网结构,有利于扎实推进污染防治,高度契合“公转铁”政策要求。

这条历经10年运筹、谋划,3年建设的集疏港大通道,将承担起唐山地区运输结构调整的重担,响应国家“绿色”建材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号召,进一步助推周边钢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同时,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绿色工程,将沿线尾矿资源变废为宝,承载着把满目疮痍的唐山北部矿山进行华丽嬗变的梦想。

不畏浮云遮望眼

早在2008年,王建民曾经在首钢迁安矿区周边进行细致考察。这座开采了近60年的矿山,在其周边形成了超过25亿吨的尾矿固废,并被堆积成了高300米占地约30平方公里的三座大山,这种场面深深震撼了他。

善谋者谋势!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整理国外相关经验和做法,尝试探索尾矿搬迁利用之路;这些尾矿在更加重视生态的今天,无疑已成为了宝贵的财富。经过他与团队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修建水曹铁路的蓝图渐渐成为现实。

项目建设前期,水曹铁路需要跑办大量的手续。项目核准立项、土地的勘测定界、接轨方案评审、用地报卷、三电迁改、施工图设计、占用林地手续的报批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拖延批复时间。面对刚刚测量好的规划区内一夜之间冒出来的青苗、树苗、祖坟……他总是迎难而上,争取以最稳妥、最快的方式解决。

不畏浮云遮望眼!他的目光已越过不断延伸的铁路、满目疮痍的尾矿——该公司聘请世界顶级的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将尾矿区域进行设计、规划,不远的将来,这片矿区将改造成为“中国特色极谷”“东方特色‘伊甸园’”,打造成一片城市养生之地,打造出属于中国的一个响亮品牌!

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在唐山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下,他的团队用40多天的时间完成了常规施工七八个月才能完成的路基填筑,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去年新冠疫情稍显稳定,他们立即进入施工现场,在全国铁路建设团队中最早复工复产。

为缩短前期手续办理时间,该公司认真梳理各项手续流程,详细制定办理方案,打破常规,平行推进。面对“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环节多”的具体困难,全体员工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市各县(市)区,以及国土局、林业局、海洋局、水务局、地震局等各个部门。

在办理重要附件环评手续时,公司主要领导亲自上阵,沟通协调,同时责成专人配合环保局,白天提交各项附件,晚上跑办天津,盯办设计单位提供数据资料,深夜整理完成,赶回唐山准备报送文件。

2018年8月28日,水曹铁路全线开工建设,王建民团队将曾经的构想逐步转化为成功案例,以此带动沿线钢铁矿山企业对固废的综合利用,促进沿线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从而带动铁路沿线周边地区10余家钢铁企业迈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进一步为我市的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及尾矿治理作出巨大贡献。

记者 杨文进

通讯员 李昂雄飞 雅聪 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