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小婴儿是件劳心劳力的事,远的不说,就睡觉这种小事都能把妈妈整崩溃,闹觉、小睡短、夜醒哪件拿出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更何况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还要面对一些不切实的睡眠谣言。

我家大宝婴儿期是个货真价实的睡渣,我最常做的事是把他放在婴儿车里出去遛弯,以求他能睡上片刻。

但在邻居老人眼里,我完全是没事找事,因为她认为“觉少的孩子都精,整天睡觉的孩子都愚。”

妯娌家的二宝因过年期间家里热闹,打破了她平时的作息习惯,晚上到睡觉的点精神头还是很足,怎么哄都不睡。妯娌急得不得了,但去他们家玩的朋友却说,“你看她精神这么好,肯定是不困。”或者是“她肯定是白天睡多了,现在不困。”

相信这些听起来有些靠谱的话语,在生活中,很多妈妈都听到过,但这些话真的正确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那些生活中常见的8大睡眠谬论:

刚出生婴儿有深度睡眠么(不睡就是不困累了自然就睡)(1)

8大婴儿睡眠谬论

1、玩累了自然就困

“玩累了自然就困”这种说法之所以非常普遍,也被很多人认同,是因为在这某种程度上符合我们的睡眠经历,不仅是成年人,哪怕是对幼儿来说,白天运动量大,累到不行自然就困了,想睡,但这套用到睡眠发展还不完善的婴儿身上,却是谬论。

婴儿的睡眠是不断发展逐步趋向成人的,所以不能用成人的经验来想当然的指挥婴儿的睡眠。

对婴儿来说,越累越难入睡,并且睡眠质量还不高,虽然累到极致会睡着,但基本都是哭闹着睡着的,这种入睡方式,是不健康的崩溃式入睡。

这就像幼儿发了一顿大脾气长时间哭着哭着就睡着了一样,但是睡觉的过程中,还是会哼唧、挥手、踢腿、哭甚至是惊醒。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玩累了再哄睡,在不仅加大了哄睡的难度,还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好的睡眠模式。

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在孩子出现昏睡信号,像眨眼、打哈欠、动作变缓等行为时就要及时的哄睡,不要再去刺激孩子。

刚出生婴儿有深度睡眠么(不睡就是不困累了自然就睡)(2)

2、玩得很好,一点都没有要睡觉的意思

婴儿的睡眠信号和大人很不一样,婴儿是越困越兴奋。很多时候,都是大人给予的刺激量过大,婴儿的困倦信号没有被大人及时接收。

如果你不停地用不同的玩具刺激宝宝、逗他玩,宝宝一直处于兴奋中,他的昏沉信号可能就表现的不太明显,而你还以为他精神很好、玩得很开心,其实这不过是宝宝过度疲劳的表现。远离刺激源,不一会宝宝可能就会昏昏欲睡。

3、不睡就是不困,不想睡就不睡

不睡其实有两方面含义,1是想睡却睡不着,2是不想睡。

我们说过,婴儿的睡眠是不断发展并逐渐趋向成人的过程,不同月龄段的婴儿对睡眠的需求是不同,刚出生的婴儿可能一天需要睡17个小时,但4个月的婴儿可能只需要13个小时就够了。

所以“不睡就是不困”对婴儿来说是可能存在的,但这种情况存在的条件是,不同月龄的睡眠过渡期。并且这个过渡期是一段时间,并不是说昨天宝宝能睡15个小时,今天只需睡13个小时就够了。

所以连续一小段时间内的不睡,很可能是“想睡却睡不着”,也就是说宝宝想睡,但是却没有能睡的睡眠环境。

就拿妯娌家的二宝来说,她过年期间的不睡是因为家里人来人往,很热闹,刺激源多且连续,她没有能睡的睡眠环境,也没有能力去入睡。

所以出现宝宝出现不睡这种情况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原因,看她是因为长大了睡眠变少了,还是因为环境不允许无法入睡。

如果是前者并不需要担心,但如果是后果就需要帮宝宝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及时哄睡。

刚出生婴儿有深度睡眠么(不睡就是不困累了自然就睡)(3)

4、孩子大了就好了,我们都是这样熬过来的

这话宝妈千万别信,谁信谁上当,当年我就是因为天真地相信了这句话,和睡渣儿子“相爱相杀”了一年多。

确实睡眠和大脑的发育息息相关,儿童的睡眠状态要比婴幼儿更好。但是如果天真的相信这句话,不去改变宝宝的不良睡眠习惯任其固化,你怎么知道自己家孩子长到多大睡眠才会变好,并且长期的缺觉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是有影响的。

我家大宝就是因为婴儿期多种因素影响下养成了夜醒的习惯,每晚半夜都要哭闹1-2个小时,等到他会说简单的词语的时候,还会哭闹着半夜要出去。快2岁了,他夜醒哭闹的情况也没有减少,甚至还有点变本加厉。

所以,宝妈千万别相信熬熬就过去了这类话,如果孩子出现睡眠问题,一定要及时的分析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及时干预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放任其自由发展只会让问题越来越棘手。

刚出生婴儿有深度睡眠么(不睡就是不困累了自然就睡)(4)

5、睡多了就不睡

在很多睡眠书中,都有提到一个理论“睡眠促进睡眠”,简单来说就是睡得越多,宝宝的睡眠质量越好,也越容易入睡。

其实根据很多大样本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婴儿普遍睡眠量偏少,所以睡太多基本不存在。

说“睡多了所以不愿睡”可能是基于月龄大的宝宝白天睡眠总量减少的情况,但是虽然婴儿月龄的增加,他们白天的睡眠确实会减少,晚上的睡眠量会增加,但这一般也要到6个月-1岁才会出现。一般来说,小月龄宝宝不睡,很多情况都不是睡多了导致的。

6、白天不睡晚上才能好好睡

在有些人的认知里,宝宝晚上睡得太晚,或者醒得太多是白天睡得多导致的,所以为了让宝宝晚上好好睡觉就人为地减少宝宝白天的睡眠量。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

虽然不同月龄段的宝宝有不同的睡眠总量要求,但是通过减少白天的睡眠量,增加晚上的睡眠量的方式来保证一天总睡眠量达标的方式却是不可取的。

这种方式不仅在实施上难度很大,并且也不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就好比,一人一天的食量是一定的,白天不让他吃,晚上让他一顿吃完,总量虽然不变,但对身体却有损害。该睡的时候不让谁,就像少吃一顿饭是一样的,对身体都有影响。

如果孩子晚上睡得晚,可以先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是刺激物太多,还是白天运动量不够,是哄睡方式改变了,是主要照料人改变了,还是身体不舒服(大运动期、出牙期、打疫苗等等)等等,不同的原因对应不同的解决方式,只有对症下药才有奇效。

刚出生婴儿有深度睡眠么(不睡就是不困累了自然就睡)(5)

​7、宝宝天生觉少

睡眠确实有个体差异,但真的很少有人是天生觉少的,很多认为“宝宝天生觉少”的人,可能只是没有意识到是自己人为养育造成的问题。

像,宝宝在睡眠中哼唧就以为宝宝醒了,开始哄玩;陪宝宝玩的时间太长、刺激源太多,没注意宝宝的困倦信号等等。

8、整天睡觉的孩子都愚

宝宝学习各类知识确实需要在清醒阶段进行,睡得少的孩子接受的刺激源多,可能会表现得更聪明,像一逗就笑、看见鸟很兴奋等等。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整天睡觉的孩子就愚,睡眠对孩子的体力、记忆力都有帮助,并且缺觉会损害宝宝的智力发育,该睡的时候不睡,才会让宝宝“愚”。

刚出生婴儿有深度睡眠么(不睡就是不困累了自然就睡)(6)

把握宝宝的困倦信号

对于婴儿来说,越睡越能睡,休息得越好,就越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也越高。但越疲倦,就越睡不着,即便睡着了,也睡不安稳。所以平时父母在对宝宝进行睡眠训练时,就要留意宝宝的特点,把握好正确的时间,宝宝一开始犯困就要哄宝宝睡觉,这样宝宝入睡就容易。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就表示他困了,想要睡觉了:

但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就表示他过度疲倦了:

把握对宝宝的困倦信号后,接下来就是哄睡,首先要离开刺激源,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轻拍、吮吸、有节奏的温和的晃动、一些机械的声音(白噪音、安睡神曲等)都是不错的哄睡方式。

​另外随着孩子大脑的发育,孩子的睡眠模式和节奏一直在变化。父母需要注意这些变化,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育儿行为。让孩子睡得足够多、足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