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国网电力科技项目(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1)

国网福建电力累计建成高、低压岸电系统53套。特色产业加工电气化 产品更畅销了 福建建阳供电公司技术人员深入企业了解电制建盏用电情况(蔡蓓婕/摄) 4月1日。为了推进岸电项目落地实施。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践行能源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制定助推福建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全力服务“双碳”目标,不断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多举措深挖市场潜力,将电能替代与乡村电气化、扶贫攻坚、综合能源业务等相结合,强化智能化引领,形成连片推广效应,打造电气化建设品牌,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取得实效,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推动节能减排,助力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

2020年1月-2021年3月,国网福电力共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1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48多万吨。其中2021年1-3月,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

港口“戒烟” 海水更蓝了

国网电力科技项目(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

福建平潭供电公司员工检查码头岸电使用情况(高仁齐/摄)

4月15日,福建平潭金井港区码头3#泊位高压邮轮岸电系统顺利通过最后一次带载测试,正式投运,标志着全国唯一的集装箱、散货、邮轮为一体的综合港口岸电示范区的形成。至此,平潭实现澳前客运码头、游艇码头、台货码头、渔港码头、金井港区等平潭主要港口岸电全覆盖。

平潭金井港区,是平潭投入运营的首个5万吨级可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的深水码头,为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的四个作业区之一。

“船泊停靠港口码头,用传统柴油机发电成本每小时约6元,如果使用岸电费用能节省50%以上,而且没有噪声和废气排放。”平潭综合实验港务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永生说。

该高压邮轮岸电系统的投运,可满足15万吨级邮轮泊位和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的使用需求。该套岸电系统在满负荷运营的状态下,预计每年可以实现替代电量760万千瓦时,减少船舶靠港二氧化碳排放量2873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颗粒悬浮物等污染物排放量约117吨。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港口众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福建沿海船舶运输业发展迅速。船舶在港口停泊装卸货物时,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是我国沿海、沿江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网福建电力主动作为,推广港口岸电技术,助力治理船舶污染,打造绿色生态港口。

为了推进岸电项目落地实施,国网福建电力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促成沿海六个地市政府出台港口岸电建设与使用的支持政策。该公司开辟船舶岸电项目绿色通道,简化办电环节,强化投运项目设备运维服务,有效提升岸电设备使用率。

4月19日,福建东山县供电公司技术人员来到东山县铜陵镇大澳渔港检查岸电系统运行情况。

“使用岸电既方便干净又降低了经营成本,比柴油发电,节约成本90%以上。”闽东渔业61738船长陈坚栋说。

福建漳州东山港现有铜陵、冬古、大铲、宫前4个作业区。随着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目前60千瓦以上的渔船已有1200多艘。长期以来,这些渔船的生活用电主要靠自备燃油发电机供电,不仅能耗高,还造成废气、颗粒物和噪声污染。

为了减少港口污染,东山县供电公司在东山铜陵渔港投运了福建省首批10个低压一体化岸电桩,代替船舶自备燃油机发电机供电,每年可实现电能替代量88万千瓦时,减少137万升柴油燃烧后产生的污染,并可为渔民减少用能成本690万余元。

截止2021年3月,国网福建电力累计建成高、低压岸电系统53套,带动社会资本建成岸电系统50套,实现沿海县均有港口岸电覆盖。

“厨房革命” 山更青了

4月1日一早,福建上杭县供电公司湖洋供电所所长梁贵泉与台区经理来到横排二路的“湖洋蒸鸡”饭店,义务帮忙该店排查用电设备、厨房电蒸箱等大功率电器的安全隐患。

中午时分,饭店里不时飘出阵阵蒸鸡的香味,用餐的客人络绎不绝,店主廖庆英忙得不亦乐乎。电饭煲、电蒸箱、电冰箱……电气化厨房干净又整洁,再没有烟熏火燎了。

“湖洋蒸鸡”是闽西客家名菜。廖庆英自1990年经营饭店以来,不断探索“湖洋蒸鸡”的制作方法。她也经历电气化“厨房革命”。

“早期烧柴或是用煤炉蒸鸡,我总得盯着火候,经常被烟呛得不行,烟飘出去还影响客人用餐。”廖庆英说,“如今电气化厨房干净、方便还安全,饭店生意越来越好。”

据了解,目前湖洋镇以“湖洋蒸鸡”为招牌菜的84家饭店厨房均实现了电气化。

国网福建电力大力推广餐饮旅游领域电能替代,建立特色餐饮电气化品牌,在著名景区“福建土楼”开展餐饮电气化改造,助推“佛跳墙”菜品全工艺电制作,在福州美食街推广电动餐车,打造绿色清洁的福州版 “士林夜市”;同时,推动全电气化小区建设、推广全电食堂,开展“三电下乡”活动,推进家庭电气化建设,掀起了一场“厨房革命”。

“黑厨房、土灶台,一日三餐不离柴。”这是过去农家厨房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为了鼓励水土流失区农民改变烧柴草的习惯,政府部门出台农民生活用电补助政策,引导农民“以电代燃”,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烧柴对植被的破坏问题。

国网福建电力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全面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满足农村用电需求,保障“以电代薪柴”政策的落地见效。

以前,长汀由于缺煤少电,砍伐森林作为薪柴现象严重,一度成为中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近年来,福建长汀县供电公司推动“以电代燃”等项目,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在长汀,延续了几千年的袅袅炊烟,如今已经消散,家家户户用上了电饭煲、电磁炉等电气炊具,一改过去“煮饭靠柴,取暖靠炭”的习俗。

2020年,长汀县“以电代燃”农户近6.39万户,电气化作坊增加1万户,电能替代电量5300万千瓦时。

据统计,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的146.2万亩下降到31.5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9.8%提升到80.31%,“电能替代”有力推动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特色产业加工电气化 产品更畅销了

国网电力科技项目(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3)

福建建阳供电公司技术人员深入企业了解电制建盏用电情况(蔡蓓婕/摄)

4月1日,在福建建阳水吉建盏小镇,建阳供电公司技术人员正在为电制盏设备安装“智慧制盏系统”模块,从而实现制盏工艺的全流程控制。

建盏作为宋代八大名瓷之一,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网福建电力提出建盏制造业“以电代柴”,推进智慧建盏,利用电窑炉制盏,促进产业绿色转型。

建阳供电公司与建阳区政府、建盏协会沟通确认了7个试点建盏企业,安装“智慧制盏系统”模块,将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到建盏行业中,提高烧盏成品率,有力推进电烧窑炉制盏的普及应用。

“借助‘智慧制盏系统’,我们通过手机APP就可实现远程一键控制,实时监测烧窑温度,告别了现场实时看炉,减少人工成本,改进生产工艺。” 建阳宋瓷御盏文化基地负责人邱鹏说,电制盏、“智慧制盏系统”的应用,建盏品质提升了,釉面和斑纹的形成会更加流畅、自然,成品率提高50%,烧制成本降低80%。

目前,建阳制盏产业电能替代率已超过95%,仅2020年,建阳供电公司通过推广“以电制盏”,实现电能替代电量8208万千瓦时。

福建是中国南方茶叶主产区之一,仙游是全国最重要的红木集散地之一,德化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建阳建盏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永安是全国优质笋干生产大市……

国网福建电力不断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按照“一市一行业、一县一特色、一行业一标杆”原则,确定区域重点替代领域,在茶叶、笋、陶瓷、建盏等特色产业区域形成连片推广效应,促进项目化管控落地。

国网电力科技项目(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4)

福建宁化县供电公司员工为石壁镇红旗村电烤烟房安装用电设备。(吴娟/摄)

福建永安是全国优质笋干生产大市,去年笋干产量达5100万斤,产值高达7.65亿元。以前采用木材烘烤,人工成本高、烘烤温度难控制、烘烤品质难保障,且环境污染较大。

为此,福建永安市供电公司结合各乡镇产业特点,围绕“一县一特色”量身定制“电能替代”方案,探索出“电力 笋干 厂家 笋农”的合作模式,推动电烤笋示范户建设和推广工作。目前,该公司以先进成熟的空气源热泵烘烤笋干技术替代传统的薪材烤制方法在永安市推广电烤笋500多台。

陈师傅烤笋已经21年,他说,以前烤1吨笋干成本约3300多元,如今用电烤房烘烤,烤1吨笋干成本只要1750元左右。电烘烤与柴烘烤相比,不仅省时省力,没有污染,而且提高了笋干品质,笋干更加畅销了。

2020年,国网福建电力大力推动“电烤笋”“电烤烟”“电制茶”“电制盏”等电能替代项目落地,建成“全电烤烟房”81个,替代电量43.2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00吨;完成“电烤笋”项目300个,替代电量792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7900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