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 依然在高高的仰起头颅

熟悉小编的人大概率都知道,隆基是小编挂在嘴边的一只实力股, 所以说这句话的意思, 小编是想告诉自己, 纷繁复杂、迷失的资本市场中, 价值依然是你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 好的票依然是你需要努力寻找的目标

而大盘, 依然脱离你我他的控制, 大盘的规律性, 依然是个谜, 虽然不想消极, 但, 必须认识现状和我等小散自身的局限性

周一周二的大盘, 极度不理性, 跌的那叫一个惨, 但话又说回来, 周三周四就理性了么,只能作为周一周二不理性行为的纠正, 而下一步何去何从, 依然难言乐观, 且行且珍惜

写了这么多, 在当下的这个节骨眼上, 什么票是好的, 什么票不太具备投资价值, 小编重新对手头分析的136只票梳理了一番, 发现, 与元旦收盘前的价格比, 截至3月16号收盘(昨天), 136只票平均跌幅19%, 的确是已经很惨了; 结合2022年以来下跌幅度超过20%且3月16号收盘价与估值相比低估超过40%的票, 小编列示了12只个人认为有一定潜力的票, 回头试着看看今后的轨迹情况, 此处绝非推荐, 只是作为自个候选池子的更新而已

总的来说, 基建看三一和恒立液压, 能源看晶科科技和国电电力, 潍柴动力始终有点不给力,半导体看韦尔股份, 数字化经济中孚信息的潜力应该有, 其他消费类的歌尔股份一直不错, 东阿阿胶和鲁商发展看后劲吧, 碰巧这3只都来自山东, 看来潜意识中还是一直把自个当成山东人, 山东人爱山东嘛

其实下表着实谈不上任何体系性的东西, 做投资还是要首先看行业, 2022年, 感觉还是数字化经济(计算机相关), 大基建类, 军工类的不会太差, 当然医药类的票跌到这个份上, 潜力也可以

上汽集团最新信息(上汽集团路向何方)(1)

言归正传

01

认识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最新信息(上汽集团路向何方)(2)

上汽集团, 坐标上海, 1997年上市

公司是目前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主要分为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五个业务板块

目前,公司整车产销规模、新能源汽车销量、整车出口海外销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并在零部件、汽车金融、汽车物流等细分行业领域拥有多家单项冠军企业,公司业务体系的综合实力领跑国内汽车行业

公司在加快电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落地、主要竞争优势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

一是技术领先的硬件基础优势。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自主掌控国内领先的电池、电驱、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对新一代锂电池、固态电池、IGBT电驱动模块等关键技术实现全球布局;自研的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性能已可比肩全球领先水平

二是前瞻创新的软件能力优势。公司通过建设完善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等五大中心,已初步建立起数字化的软件技术体系能力基础,并在行业内率先开发“中央集中式和域控制”电子架构、“开放型面向服务架构”的SOA软件平台、具有数据闭环能力的车辆数据平台

2021年,公司销量约为546.4万辆(终端交付超过581万辆,同比增长5.5%),连续十六年保持国内第一, 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销量合计约285.7万辆,在集团总销量中占比为52.3%,这也是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

营收权重而言, 整车业务营收占比72, 毛利率只有6.6%; 零部件业务营收占比21%, 毛利率达到22%; 金融业务不足3%, 毛利率却高达75%

国内营收94%, 海外营收6%

2021年研发投入133亿, 研发营收比只有2%, 离5%的研发营收基本线尚远

财报数据

2020年营收7230亿(不含利息收入及金融手续费收入, 过去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负数, 也就是2020年的主营业务营收尚不如2016年;过去10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

毛利率而言, 齐刷刷的, 11%, 12%, 13%, 是大部分年份的结果, 比较稳定, 但2011年尚达到19%呢, 直观的反映出汽车市场的竞争程度, 或者叫增量不增收

2021年自由现金流198亿, 最好的年份是2019年达到314亿, 但2021Q3的自由现金流也非常不好, 跟去年同期比直接从352亿降到69亿

2021年底金融资产3070亿, 金融负债为2268亿, 长期股权投资596亿, 豪门大户, 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金融负债, 都是大块头的

02

上汽集团估值

我们以2020年自由现金流为基数, 综合过往的营收和自由现金流增长情况, 假设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为2%, 估值如下:

上汽集团最新信息(上汽集团路向何方)(3)

解读:

上汽集团, 毫无疑问是汽车行业, 记得小编18年前刚入汽车圈尚在丰田的时候, 看销量前三名, 无非是上海通用, 上海大众, 一汽大众, 不清楚现在的名次是否还如此, 不过已不重要了

作为一家年营收曾达到9千亿(2018年)的大型车企, 旗下品牌众多, 除了合资的通用, 大众, 奥迪, 貌似还有荣威, 名爵, 新能源方面更有近几年推出的R汽车和智己汽车, 当然名爵品牌旗下推出的全新高端子品牌Cyber更是有点陌生

从基本面看, 2018年的9千亿营收实现后(增量不增收, 当年的自由现金流为负), 2019和2020年营收逐年下滑,2021年报4月30日才能看到, 销量没有起色, 毛利率没有改观, 新能源转型之路, 虽然绝对量还可以, 但响当当的品牌也不多见, 如此一家大型国企, 不由得让人想到一个词, 转型之路

从估值的角度, 基于2020年的估值基数, 未来10年 2%的复合增长率也不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应的估值在27元附近, 总的来说, 目前的17元明显有些低估, 但承接上一段转型之路的说法, 大象转身, 总归不如一只猴子灵活吧,且行且珍惜

老规矩, 个人研判, 不做投资推荐, 欢迎加关

孔东亮, CPA

2022/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