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哪位姐妹没听说过阿瑟文学吗?

一点肉沫也不算什么,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看出它们是风味绝佳的美食。

阿瑟,请坐。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第一次给你做这菜,温哥华。

以上这些话全部出自陈凯歌的家庭饭局。

看了那场饭局,知道的明白这是他跟陈红的浪漫约会之夜,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某话剧现场。

台上的陈凯歌慢悠悠地对着陈红念,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思量,自难忘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

直接把诗情画意拉到满格。

真不愧是竞选奥运会总导演,第一轮陈述就当场吟诗的男人!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

下图更是狠狠拿捏了诗人的狂野浪漫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

其实,陈凯歌的诗意不单单表现在生活中,他的电影美学也是如此。

今天,羊想借着“阿瑟文学”跟大家聊一聊陈凯歌的电影美学。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4)

陈凯歌跟张艺谋一样,是中国的第五代导演。

他最出名的电影作品是《霸王别姬》。

这个片子不仅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还入选了《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只要看深度电影,就怎么也避不开《霸王别姬》。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5)

因为《霸王别姬》的艺术成就过高,以至于陈凯歌之后拍的其他电影怎么也越不过它去。

还有部分网友认为,《霸王别姬》不是陈凯歌拍的,是他父亲挂了他的名头。

《无极》和《道士下山》才是他的真实水平。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6)

羊觉得,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只要看过陈凯歌的多部电影作品,就应该能感受到,他的电影始终贯彻着一种理想主义的东方诗意佛学美。

这样有特色、有核心的美,不会也不可能是出自他人之手。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7)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8)

东方诗意的留白意象

中国诗词向来讲究以一点描万千,文字虽简,内容却繁。

前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月色;

后有“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雪景。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9)

看似什么情绪都没写,但又好似什么都囊括其中。

悟得出来,就是灵魂震颤,悟不出来,则是抓破脑袋也想不通。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0)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1)

《赵氏孤儿》

陈凯歌的电影正是如此。

他的电影语言,如同诗人以诗言志。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2)

《无极》

陈凯歌电影的东方诗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

一是空镜头的留白应用,二则是东方元素的意象传达。

所谓空镜头,就是指画面中没有人的景物镜头。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3)

《赵氏孤儿》

虽然镜头因为没有人而显得空,但镜头的内核并不空。

它是诗词中未说完的话,也是绘画中常用的留白。

陈凯歌颇爱用空镜头来做写意虚笔,笔笔勾勒自己的电影江湖。

典型例子就是《黄土地》。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4)

洪晃当年看了《黄土地》后,感叹这部电影美得像一首诗,觉得这个男人我必须认识。

《黄土地》中的空镜头很多。

光是表现黄河、黄土地的空镜头就有20多个。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5)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6)

这种自然的力量感,配上奇特的构图和浑芒的景色,光是看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压迫。

感受到从小定下娃娃亲,没有婚姻自由的贫苦女孩翠巧内心有多痛苦。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7)

影片中只占了十二分之一的天空构图,就是无言空镜头的留白力量。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8)

这种留白让情绪变得更耐品,歪脖子树也会变成情绪的承载体。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19)

《孩子王》

除去留白,还有东方元素的意象传达。

我们东方的审美文化比起写实更在乎写意。

写江水流速快,不写它的实际速率,而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贵妃容颜美艳,不写具体美在何处,而写““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0)

《妖猫传》

在这种情况下,非理性和表现性成为了东方审美文化的主要特质。

陈凯歌在电影里就很擅长用元素的意象来传达流动东方美。

《妖猫传》中,会幻术的少年需得是纯洁高贵的白鹤。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1)

要足够忠贞,且天真美好,才会苦守墓碑多年。

若非白鹤,一来仙气不够,二来诗性不足。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2)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白鹤少年,换成了角雕少年可还有那种味道?

所以,白鹤少年在此不单单是一个设定,更是一种意象的表达。

在东方美学的熏陶下,早在《妖猫传》之前,我们就知道白鹤象征的意义是什么,它又代表了什么。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3)

宋徽宗——《瑞鹤图》

这是只有知道了解东方文化的人,才能get到的知识点。

不读《红楼梦》,不知道黛玉葬花,自然就不懂为什么梅兰芳唱《黛玉葬花》会和十三燕擦拭黄马褂剪辑到一起。

不看京剧,不了解樊梨花和薛金莲,自然也不会懂为什么梅兰芳脚受伤那场,电影选的戏曲是《樊江关》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4)

《梅兰芳》

这是陈凯歌身为导演在电影中流露的一丝才子任性。

也是他想要给观众带来的几分情感共鸣。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5)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6)

东方佛学的透彻之美

东方诗意之后,便是具有哲学思想的东方佛学。

印度美学讲究“韵”,埃及美学崇尚”静穆“,我们的东方美学则笃信“顿悟”的力量。

庄子的鲲鱼化鹏,徙于南冥,老子的骑青牛,出函谷,皆是顿悟。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7)

《无极》

这种顿悟,有别于西方的理性主义美学,虚实真幻共存。

在顿悟之中,生与死不是对立面,而是交互面。

就像佛学中所说的“生死轮回”,死亡不是结束,而是生的另一种轮回。

陈凯歌的电影一直在探讨佛学上的生死定义,他的电影有真、有幻,更有空空无常。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8)

《荆轲刺秦王》的佛珠挂剑

陈凯歌电影里的东方佛学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生死的态度上。

他镜头下的死亡镜头,往往有一种节制的古典悲悯美。

常人畏死,他们却知而为之。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29)

《霸王别姬》

《搜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女主角身患绝症,被网络暴力,但她没有消沉颓废,反而平静淡然迎接死亡。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0)

在她身上,你感受不到死亡带来的沉重感,却莫名其妙感到了悲切。

是那种看到“彩云易散琉璃碎”的悲切。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1)

当女主角决定以匿名的方式为家乡小学捐赠100万,和男主一起在芦苇丛中看日出时,生命的本质也被她看清了。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2)

羊私心最爱影片结尾这段。

不嚎啕大哭,也不面露哀色,而是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好好过。

“过好每个小时,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3)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4)

这是真正的通达。

《妖猫传》的杨贵妃也是如此。

听到李白的《清平调》不是为她所作,她感叹,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5)

明知是丧命骗局,喝下毒酒后,还是决定给唐玄宗留下定情信物,勇敢赴死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6)

世人为幻术所迷,她却正视幻术,泰然处之虚实迷幻。

空海一直追求的“无上密法”答案,不在大唐的佛宇寺庙中,而在大唐的意象美人身上。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7)

不过,这种东方佛学光靠人物设定只会有情感美的波动,缺少视觉美的震撼。

所以,陈凯歌选择用构图和色调为其添筹加码。

在构图上,他会选用向心构图法,让观众的视觉中心点空前集中。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8)

《道士下山》

不同于其他导演常用的平衡构图,向心构图更具备写意性。

写意到无法忽略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人物。

她就位于视觉中心,你的目光只能跟着她走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39)

在色调上,陈凯歌往往选择对比度高的冲击色。

只用一眼,就能感受到色彩的震撼。

下图没出现在正片里,真的有点可惜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40)

《无极》

《荆轲刺秦王》选用的冲击色是黑、白、红的碰撞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41)

简单、纯粹但又充满原始的力量。

《霸王别姬》选用的冲击色是黄色。

金黄、橙黄、昏黄...

整部片都有一种近似黄昏落幕的感觉。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42)

像是理想主义心中的圣地,又像是沉溺于旧日不愿醒来的伤心人。

陈凯歌电影一句话影评(陈凯歌的电影美学)(43)

虽然仅用一篇文章,很难把陈凯歌的电影美学说完,但是,能说一些是一些。

因为,看懂陈凯歌,也是在看懂神秘的东方美学。

最后,用陈凯歌在采访中的话收尾吧。

“人们在艺术中寻找习惯,人们在艺术中排斥不习惯,因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情虽然在视野之中,却是盲点和盲区。”

所以,有时候,发现美,不是因为美在那里,而是因为你换了个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