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天心区残联五年工作综述

唐璐 张琼

“十三五”期间,在天心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天心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湖南省实施办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残疾人,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五载春秋,行稳致远。天心区残疾人事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出台《天心区残疾人困难救助办法》《天心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细则》《天心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5)》 等文件,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五载奋进,硕果芳华。天心区164名建档立卡残疾人摆脱贫困,6720人次纳入特困救助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7100人次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400余名城乡持证残疾人实现了多种形式就业,1152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获得就学救助……一个个成就推动着天心区残疾人事业迈向新台阶。

在新时代,作为残疾人组织,天心区残联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党的温暖送到残疾人身边,为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助力,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全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残联无障碍工作的建议(残疾人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1)

(天心区组织盲人开展无障碍“体验”服务活动。 天心区残联供图)

完善康复体系,“折翼”天使重新飞翔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残疾儿童却是不幸的“折翼天使”。儿童时期是他们康复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对其进行康复,对“折翼天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岁的鑫鑫是天心区黄土岭小学融合教育班二年级学生。由于患有中重度孤独症,与同龄孩子相比,鑫鑫言语表达、智力发育以及感统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通过康复训练,实现了教育梦。

鑫鑫3岁的时候,他的妈妈陈燕红便带着他来到长沙市天心区星语林康复中心进行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鑫鑫的康复训练从未间断过。鑫鑫需要言语、体能等一系列治疗,治疗费用不菲,这对一家人来说如同压在肩上的大山,“我们全是省着吃,所有钱几乎全用到治疗上,还有些支付不过来。”陈燕红说。

幸运的是,“十三五”期间,天心区积极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5万元提高至每人每年2万元,年龄范围也由原来的0至6岁延伸至0至14岁。

2万元的康复救助涵盖鑫鑫所需的“1对1”语言和小组感统练习课程。通过持续的训练,鑫鑫现在能进行正常需求表达,性格也更加开朗与平和。陈燕红说:“这个康复救助光是经济上已雪中送炭,关键是我们遇到的每个医生和老师,都在不断鼓励我们,这让我们觉得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五年来,天心区坚持把“让每一个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纳入全区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着力完善残疾儿童康复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为了确保残疾儿童享受到精准的康复服务,推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天心区每年邀请全国孤独症、智力等康复专家为机构老师、家长授课,提升全区康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针对出行困难、家庭贫困的特殊儿童,天心区还探索“送康复上门”工作,让特殊孩子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康复服务。

据统计,五年来,天心区培育定点康复机构4家,共为全区2500余人次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康复有效率100%,家长满意率100%;在全省率先启动“爱在天心,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三年培训行动项目;2021年,天心区残疾儿童康复工作获得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考核“优秀”等次。

残联无障碍工作的建议(残疾人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2)

实施“一户一策”,无障碍建设显著改善

63岁的周小琴与76岁的钟志强,两人都是天心区裕南街长坡社区的老居民,不仅在这个小区生活了20余年,还住在同一栋楼不同单元的一楼,相隔不过数十米。再加上两人都是腿部肢体残疾人,时间久了,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闺蜜与老邻居。

虽然两人同住一楼,但是入户门外的一个小陡坡却成为两位好闺蜜的“绊脚石”。“以前经常摔跤,进门摔,出门也摔。” 由于过去出行不便,因此前几年,周小琴选择住进养老院生活。

2021年,钟志强家庭被列为天心区残联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象,在前期摸排中,改造小组了解到钟志强的需求,为她量身订制改造方案:“入户门长坡方便轮椅通行,不锈钢管栏杆有助于拄拐行走,避免摔跤。”经改造后,钟志强彻底告别原来门口的小陡坡,不仅出行更加方便安全,也让家人更加放心。

钟志强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邻居周小琴。今年,周小琴向区残联申请了家庭无障碍改造,区残联结合其需求,也为其俢了一条长坡。长坡修好后,周小琴立马从养老院搬回家中。“以后出去再也不会绊脚了,感谢共产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为我们的生活扫清障碍。”周小琴说。

事实上,天心区无障碍工作起步早、覆盖广。2010年,长沙成为中国残联第一批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的20个试点城市之一,天心区金碧文华小区成为全市第一个进行改造的小区。

五年来,天心区共投入资金198万元用于改造残疾人家庭 ,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也从简单化、标准化改造转而针对个体需求的个性化定制。这两年,天心区坚持精准化改造,在改造中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力求使改造满足残疾人差异化需求。

除了家庭改造,部分社区和公共场所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在天心区长坡等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增了无障碍卫生间,入口台阶、办事大厅等均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方便残疾人出行和办事。五年来,天心区残联共创建 3个省级、6个市级无障碍社区。

2021年,天心区“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获得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考核“优秀”等次,并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政府网等媒体报道。

残联无障碍工作的建议(残疾人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3)

强化兜底保障,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少

为了实现残疾人精准脱贫的目标,天心区委、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出台《天心区残疾人困难救助办法》,从生活救助、安居救助、医疗救助、康复救助、就学救助、就业救助、重灾救助等7个方面重点帮扶残疾人,稳稳地托起残疾人的幸福感。政策实施以来,区残联共帮扶困难残疾人3400余人次,帮扶资金5000余万元。

为确保残疾人及时全面享受各项政策,做好残疾证办理便捷服务,区残联出台天心区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办理残疾证鉴定费补贴办法,五年来,为20余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开展上门评残服务,为1000余名非建档立卡无证残疾人送评残鉴定表上门。

面对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兜底保障是做好基本民生改善的第一要求。天心区残联积极配合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局等部门落实“两补”制度、落实残疾人参加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织密残疾人民生保障网。五年来,全区140户164名建档立卡持证残疾人贫困户全部脱贫,残疾人享受低保4万人次,特困供养6720人次。养老保险代缴868人次、医疗保险代缴6091人次。21.6万人次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8.9万人次享受重残护理补贴。

针对托养难题,五年来,天心区残联扶持建成残疾人集中托养机构4家。累计为500余名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实施托养服务;为1737人次因病因灾住院残疾人发放救助金520万余元;春节、 助残日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1688人次,发放慰问金140余万元。

残联无障碍工作的建议(残疾人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4)

加大扶持力度,求知求职路上不再孤单

虽然坐在轮椅上,天心区大托镇村民刘毅依旧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

2020年,刘毅成立湖南沃蒂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轮椅、轮椅牵引车头、坐垫等肢残人辅具用品,成了长沙肢残人朋友圈中的创业明星。

“创业之初,手头比较紧张,区残联了解后主动找了我,给我介绍了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创业可以享受20000元的补贴。”刘毅说,公司现在每年能稳定盈利20万元,如果当时没有残联的支持和指导,他的创业梦可能无法实现,如今他要为更多的肢残朋友提供便捷的生活。

刘毅的故事并不是个例。求职求知的路上,残疾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成立于2008年的湖南保利天创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为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物业服务,其公司的保洁、保安等岗位常年面向残疾人招聘。今年公司将支持残疾人就业计划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目前,公司残疾职工就业比例达到26.8%。

为了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天心区残联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市残联、区人社局各类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五年来,天心区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期,培训300余名残疾人;为262名个体创业就业残疾人发放就业补助26.2万元,为165名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发放基本养老保险补贴34.14万元。

目前,天心区残疾人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形成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创业、辅助性就业等多种就业形态。五年来,全区持证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35%以上。

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是残疾人逐梦路上重要助力。

天心区率先全市建立首个特殊教育资源室和首批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2019年来,每年对 50余名未入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全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18%。加强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教育资助,五年来,共对1152人次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发放就学救助金410.81万元。

残联无障碍工作的建议(残疾人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5)

共建共享共创,残疾人发展权得以实现

2019年5月16日,长沙市天心区远征驾校校长张建明作为第六次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得到亲切会见。

帮扶残疾人30多年,成立全国首家残疾人C5驾校、免费为残障人士提供驾考培训……张建明扶残助残的事迹在天心区乃至全国都传为佳话。

中国好人汤俊杰,全国优秀专职委员陈建平、党贾,长沙非遗传承人、棕编大师周佳霖……天心区一大批全国知名的自强与助残先进典型涌现,其中不乏从受助者到助残者的人生转型。

2021年5月14日下午3时,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汤俊杰作为4位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领域党员代表,参加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会。

“我一家6口人都是残疾,生于逆境,但我从来没向命运低头,而是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努力拼搏。”汤俊杰深情地讲述着自己的事迹,通过国内外各大媒体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正能量,向全人类展示中国残疾人的风采。

五年来,从解决温饱到衣食无忧,从实现就业到安居乐业、筑梦远航,天心区越来越多残疾人登上人生出彩的舞台——

文化活动百花齐放,五年来,全区上下利用“全国助残日”等各种残疾人节庆日的契机举办系列活动百余场次,激发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体育赛事蓬勃发展,残疾运动员唐宇冰(17岁)参加全国第十届、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夺得3银3铜奖牌;全区7名运动员参加省残运会比赛获得8金2银3铜好成绩。

推进平安建设,大力开展“平安残联”建设,畅通信访渠道,残疾人法律咨询、信访件办理、“12345”热线工单办理100%,答复满意率100%。

五年栉风沐雨,一路感恩相伴。在天心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个个残缺的生命及家庭重新绽放光芒,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发展中,与全区人民一起憧憬和描绘着未来美好的蓝图,自强不息、拼搏奋进,为实现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残联无障碍工作的建议(残疾人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6)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2年10月26日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