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看了我解说的《CSI.》,私信我不同的问题。今天先简单说下怎样从骨骼判断性别,年龄,人种和身高,不当之处也请小伙伴们指正。文章的结尾会说两个冷知识,没事的时候可以喝酒吹牛时用。

很多刑侦电影电视剧里都有发现无名骸骨的桥段,骨骼是个人识别的重要检材,骨骼具有能抵抗腐败,长期保存的特点。而对于法医科学家和考古学家而言,骨骼残骸更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生物学信息。

1.骨骼的种属鉴定

村头地里挖出一些散落的骨骼,那怎么判断是动物的还是人类的呢?人和动物的大体形态不同,易于鉴别。人类颅骨高隆,脑颅大于面颅,脑颅呈球形,面颅吻部不突出。动物的正好相反,脑颅比面颅小,头颅一般呈三角形,面颅吻部突出。

那看不见脑袋,只有一小节骨头怎么办? 简单一个图表介绍下,从椎骨、胸骨、肋骨、牙齿都可以轻易地分辨出来。科学的方法可用DNA分析或抗血清作沉淀反应来区别。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2)

2.性别的区分

骨骼的性别差异以骨盆最明显,骨盆的性别差异在胎儿期就已呈现出来,性成熟后更为明显。其次是颅骨,其他如胸骨,锁骨,肩胛骨,四肢长骨等亦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3)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4)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5)

男女的颅骨也有差异,另外根据坐骨-耻骨指数值,可以判断男女。用耻骨长I和坐骨长I算出的坐骨-耻骨指数大于92为女性,小于92为男性。用耻骨长II和坐骨长II算出的坐骨-耻骨指数大于68为女性,小于68为男性。此外,对身体各部位的骨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也可以对骨骼进行性别鉴定,其准确性更高。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6)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7)

3.身高的判断

人的最大身高为18-20岁,30岁以后身高每年降低0.06厘米,所以用股骨推断身高的误差最小。

骨骼完整时,从全身骨骼的长度可以测量计算身高。

身高=0.98x骨骼全长 14.63±2.05(cm)

还有一种方法:将每块骨骼排列后,测得全身骨骼的高度,再加上5cm软组织厚度,即为身高。骨骼不完整时,须按照回归方程推算。

人肢体的长度和身体的高度关联显著。

例如:以左侧肢体部分长骨推算汉族男性(21-30岁)身高的回归方程如下:

身高:2.30x股骨最大长 64.38±3.48(cm)

另外推算华南汉族,西南汉族的公式不同,就不详述了。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8)

此外,还可根据头颅骨,骨盆,胸骨,锁骨,肩胛骨,掌骨等推算身高。

四.年龄推断

测骨骼有时候很难确定具体的年龄,只是能够判断出大体的年龄范围。未成年骨骼的年龄鉴定主要根据四肢骨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及骨骺愈合程度。

20岁以后以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最有价值,其他骨骼的年龄鉴定有较大的误差。骨骼的年龄变化受营养,健康状态,地理环境与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据骨骼鉴定年龄时,应该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进行鉴定,以提高准确性。

骨龄鉴定属于法医临床鉴定中的活体年龄鉴定。骨龄鉴定通常是对被测者的手部、腕部等七大关节部位拍摄X光片,通过观察关节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解读的方法有简单计数法、图谱法、评分法和计算机骨龄评分系统等。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9)

五.种族鉴定

在中国这样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国家里似乎没有太大必要,因为中国发生的案件很少涉及到种族鉴定的问题。但在移民国家和多种族国家,比如美国,在刑事案件中对骨骼进行种族鉴定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在《识骨寻踪》中,神奇的Bones只要拿到一个头骨就轻松的说出死者的人种,那她是怎么做的呢?人类学上习惯上将人类分为三大种族:

1.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和大洋洲的尼格罗人种(黑种人);

2.分布在亚洲及美洲的蒙古人种(黄种人);

3.分布在欧洲、北非和西亚及印度北部的高加索人种(白种人)。

人种鉴定的材料通常是头骨,因为头骨的种族特征最为明显。具体鉴定方法比较复杂,小伙伴看看图大概了解下即可。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0)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1)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2)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3)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4)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5)

6.人体骨骼冷知识

人体骨骼的强度,差不多是钢筋的5倍,就重量来说,骨头的强度是钢的五倍,但是因为脆性大,被撞击时比较容易破裂。人骨像花岗岩一样坚固。火柴盒大小的一块骨头可以支撑九吨的重量。

人体最小的骨头位于耳朵里,它们分别是锤骨,砧骨和镫骨。这些骨头统称为小骨,它们是将声音振动从空气传递到内耳的液体。这三块骨头不仅是人体中最小的骨头,而且还是一岁后定型号不会重塑的唯一骨头。

人体206块骨头,为何中国人多数只有204块?

教科书中说,作为解剖学规范,人体骨骼中由206块骨头构成,但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有206块骨头。婴儿出生时有300多块骨头,这些骨头最初是由软骨构成的,它们在生命的最初几年会矿化,有些骨头会融合在一起。

根据统计的结果,人体有206块骨头。然而人体骨骼数量确实存在一些差异,欧美人更多有206块骨头,亚洲人多数有204块骨头。为何会存在两块骨头数量的差异呢?这或许跟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有关。 欧美人一般更加高大一些,毛发也更加旺盛。多了两块骨头可能也是狩猎文明进化而来的结果。

欧美人多出的两块骨头,分布在脚指头上,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欧美人体格更加高大的原因。体格依靠脚来支撑,脚的骨头数量多,支撑能力也更高一些。至于亚洲人为何会退化两块骨头,有科学家认为,这是为了减轻骨骼摩擦带来的负担。

欧美人和亚洲人骨头数量的差异,也并不是全部人共同的特点。根据调查发现,75%左右亚洲人有204块骨头,剩下的人有206块骨头,这是亚洲国家普遍的现象。而欧洲人中20%左右的人有204块骨头,之所以出现这样混合的情况,跟人类迁徙有一定关联。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6)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7)

人种骨密度差异(冷知识识骨寻踪)(18)

当然法医不仅能从骸骨中判断以上问题,还能在骨髓中提取DNA,根据骨头中的微量元素来推断身体状况,是否中毒等。所以研究骨骼是法医人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