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道德经》逐句解读: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经中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8.08道德经逐句解读)(1)

解读: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为政宽厚,民风醇厚。

闷闷:昏昧,此处为宽厚之意。淳淳:淳朴厚道。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为政严苛,民风狡诈。

察察:严苛,残暴。缺缺:狡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害啊!是福祥的依托:福祥啊,是祸害的藏处。依:依靠,依托。伏:藏

孰知其极:谁知道它的究竟呢?极:结果,究竟。

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它们没有定准啊。正的随时可变为邪的;善的随时可变为恶的。无正:没有标准。正:标准。奇:奇异。这里指邪。妖:妖孽,这里是邪恶。

人之迷,其日固久:人民的迷茫,时日很久了。

迷:迷茫,迷惑。迷惑不解。固久:久久。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此,圣人方正而不割舍,有棱角却不刺割,直率而不放肆,有光辉却不耀眼。

方:方正,正直。割:割弃,舍弃。廉:有棱角,锐利。刿:割伤,刺伤。

直:正直,直率。肆:放肆。

光:光亮。耀:明亮,闪光,耀眼。

大意

君主仁政清明,民心自然淳朴;

君主残暴,民心自然狡诈。

灾祸的旁边,可能就有幸福;幸福的里面,可能就有灾祸。

谁知道这种变化的究竟呢?

它没有特定的标准。

方正转为奇特,善良转为邪恶。

人们对此迷惑不解,已经很久了。

因此,圣人处世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却不伤人,直率却不放肆,光亮而不耀人眼目。

道德经中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8.08道德经逐句解读)(2)

解读所得:

法:辩证法:事物的正反两面:

政治的:闷闷和察察,民风的:淳淳和缺缺。即有为和无为的完全不同而结果。

福和祸的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关系。

事物的正和奇的两面,善和妖的两面。

方和不割,廉和不刿,直和不肆,光和不耀。

这一章充分利用了矛盾的双方来说明柔和,无为的好处。

事:有为无为的对比,道的变化,圣人而处世哲学。

情:崇尚无为,尊重道的变化,为人柔和为上。

人:所有人

理解:

为政宽厚,民风醇厚;为政严苛,民风狡诈。

祸害啊!是福祥的依托:福祥啊,是祸害的藏处。

谁知道它的究竟呢?

它们没有定准啊。正的随时可变为邪的;善的随时可变为恶的。

人民的迷茫,时日很久了。

因此,圣人方正而不割舍,有棱角却不刺割,直率而不放肆,有光辉却不耀眼。

道德经中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8.08道德经逐句解读)(3)

这一章是说无为胜于有为。而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定准。所以为人要以道为准,道无为。我也无为,道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没有定准。道以柔为主我也要学会柔和对人,学会无为的柔和处世。

道德经中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8.08道德经逐句解读)(4)

一,有为不如无为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这句话是说,君子行清净无为之政,社会状态昏昏昧昧,其民则无所竞争,宽大淳淳。

君子行有为之政,社会立刑名,明赏罚,专以智术为严苛急疾之政,人民以奸伪争竞应对,自私缺缺。

由此看来,为政者,行宽宏的政风,社会风气敦厚,人民生活简朴,社会走向安宁平和的道路。

而为政着,明赏罚,行苛政,社会风气竞争激烈,人民之间争斗不已,社会争斗不断。

有为不如无为。

在一个集体,或者家庭中,如果每天激励奖罚不断,大肆宣扬某个人,某种行为,则成员之间就会竞争激烈,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而陷入竞争的漩涡。

在学校,六年级30班,班主任很是用功,体察班级情况,针对弊端制定了很多制度,穿戴,学习先后,作业奖罚,成绩奖罚都很明确。

班风沉静,学生之间相互监督,打小报告,处罚某个行为,请家长处罚不断,各个方面表现好,是文明班级。

可是每次成绩测试,班级成绩总是不如人意。

学生尽做表面功夫。最后考上的学生寥寥无几。

而隔壁的31班,班主任脾气平和,班级只是选拔出了班干部,班级制度什么的都没有制定,跟着学校走。

班主任就把班级扔给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每天在班里坐着,做好学生干部的后盾,班风和谐,只有一件事,自主学习。

学生之间,学习风气敦厚。而班级评比中,经常在学校后半部摇摆。

而每次测试,学生的成绩都遥遥领先,最后竟然三分之二学生都考上了重点高中。

可见有为做的,大多是表面功夫,学生不能安心学习,而无为,学生才能沉下心来学习,全面发展。

有为管理,不如不干预管理,重要的是做该做的事情。

道德经中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8.08道德经逐句解读)(5)

二,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谁知道他们的变化的缘故呢?它们并没有一个定准啊。

祸者福所依,福者祸所伏。福祸转化,没有定准。

人民遇到有灾祸的事体的时候,便小心谨慎,处处顺着天道做人,反而可以得到福泽。

而人民得到福报的时候,便骄傲自满,炫耀有加,不能踏实行事,最后反而祸事不断。

有一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就是说的这件事。

边塞,有一精通道的老翁,家有好马几匹。

一天他家的母马跑到胡人那里去了,邻居来安慰他。他说,说不定是好事呢?

几天后,母马回来了,还领回来两匹胡人的骏马。

邻居又来祝贺他得了高处。他说:“说不定是坏事儿呢?”

他的儿子好骑马。这天起着胡马遛弯,胡马突然耍性,将儿子的腿摔断了。

邻居来安慰他,他并不显得难过,说:“这说不定是好事儿呢?”

半年后,胡人犯镜,官府征兵,附近的青壮男子都入了伍,多年战争,大多斗战死了。

而老翁和他的儿子却保全了性命。

可见福祸相倚,苦乐相转,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福祸转换,没有定准。

但天道所在,人们要做的只有顺道而行,人生就会走向安定,强盛。

道法自然,我们只要做好今天的自己,踏实应对,默默积攒将来应对的资本就好。

有一句话叫做:“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这才是人生应对的恰当方式。

道德经中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8.08道德经逐句解读)(6)

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老子说:“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智者对己方、廉、直、光;对外不割、不刿、不肆、不耀。

是说智者懂道明法,自己凡事顺道而行,严格遵守道的轨迹行事,最后得到道的好处。

自己慢慢归于道,形成大德,而对外却是一团和气,一点也没有构成逼迫感。

为人处世当如此,人生大道也是如此。

一个人,明白道是存在的,都是积土成山,积小成多。

因此平时只需要严以律己,积攒力量,厚积薄发,成就自己的事业。

而在成就自己的时候,内方外圆,一点也不逼迫人。

甚至在别人需要时候,伸出援手,为自己积蓄人脉。

你有光,照亮自己的同时,也为别人提供一个正义的信号,但不会晃了别人的眼。

道德经中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8.08道德经逐句解读)(7)

圣人行事,不为己甚。

圣人求道,不做太过分的事,对人的责难批评,也适可而止。

人生也是如此,做好今天的自己,做好今天自己应该做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就是告诉我们,将来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但有准备的人处事不惊,是因为有备。

而没有准备的人,也只会慌乱。

凡事循道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