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七夕佳节,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和诗词总会成为最热门的谈资。在所有描写七夕的诗词里,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最为立意高远,不走寻常路,被后人评为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1)

中国传统的节令文化真是丰富多彩,除了二十四节气各有不同的礼仪习俗外,每个阴历月还有一些官方或民间的节庆,其中最隆重的往往在单月的日、月相重之日。如正月初一春节、三月初三上巳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古人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如明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说:“古人之节,抑有义焉。如元旦、上巳、端午、七夕、重阳,皆以奇阳立节,偶月则否,此亦扶阳抑阴之义也。”

在传统的阴阳学说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但“七”是一个最神秘而特殊的阳数,美国学者艾伯哈德在《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指出:七虽然是个阳数,但“它却是一个与女性相关联的‘阴’元素,因为女性的发展节奏,正好以‘七’为基数,女婴七个月时长第一颗牙齿,七岁时开始换牙,14岁时月经初潮,49岁时进入绝经期。”而七夕节也正是一个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庆。七夕节大致起源于汉代,又称乞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夕祭等,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就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七夕节最初就是为了纪念民间称为“七姐”的织女这个人的,因为织女被民间视为纺织女神,是女孩儿们崇拜的对象,所以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技艺,所以七夕节首先是女子的节日,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后来才衍生到七夕节里的。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2)

“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时表吉,有时表凶,总有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有人认为是与月亮的盈亏有关。王国维先生在《生霸死霸考》一文中考证了古人的一种按月亮盈亏规律制定的纪日法,即将每月一分为四,分别曰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每一段日子正是七至八天。古人认为月死于东而生于西,七日正是日序周期的转化之数。

在《周易》的卦爻辞中也多次提到了“七”,常常表示先凶险后化吉。如《复卦》:“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后两句意为返转复归遵循一定的规律,七天打一个来回。再如《盅卦》:“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上古历法每旬十日,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纪,“先甲三日”,指甲日的前三天即辛日,“后甲三日”,即丁日,从辛日到丁日是七天,辛日是事情的开始,甲日是转折点,到丁日坏乱之事就复好了。七天一来一复,周而复始,正是天道的运行规则。

由于《周易》的神秘色彩,故后世经常把“七”与神秘与不吉之事联系在一起。《礼记-檀弓上》记载了孔子夜梦被人祭奠于大堂正中,担心这是自己将死的征兆。果然,孔子病卧七天后死了。《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寓言,说南海之帝儵与北海之帝忽为报答中央之帝浑沌的美意,为没有眼耳口鼻的浑沌开凿七窍,“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3)

在中国民间,“七”在死人崇拜中也具有特殊意义。人死之后家人需要“做七”,据说这与人死后七日进入一个新阶段有关。在“做七”这段时间里,死者的灵魂逐渐与人间以及他的亲属分离。每隔一个七天都有特定的祭品与特殊的祭奠仪式。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全过程后,死者的灵魂才进入彼岸世界。

其实,与其说“七”是个不祥之数,还不如说它更像一个“巧数”,即在自然意义上有着特殊地位的数字。如彩虹有七色、音乐有七阶、人有七窍与七情、太阳系有七大行星、北斗有七星、佛教有七宝,还有民间益智玩具七巧板——

在中国文学史上,“七”也是最闪亮的一个数字。西汉著名辞赋家枚乘的《七发》不仅标志着我国辞赋由骚体向散体的转化和衍变,而且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七体。后代作者群起仿效,东汉时有傅毅的《七激》、张衡的《七辨》、崔骃的《七依》;三国时代有曹植的《七启》;西晋时期,左思有《七讽》、张协有《七命》。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明代文坛的前后七子,都是文学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而近体诗中的七绝、七律更是留下最多脍炙人口诗句的诗体。这样看来,“七”也是有它吉祥的一面的。

西方人也把“七”看成吉利数字、幸运数字,有“lucky 7”的说法。在各个赌场的老虎机里,如果三个“7”连成一线,一定会有大笔的角子被吐出来。在西方宗教传说里,上帝用七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上帝也要休息了。因此一周也被划为七天,星期天就是休息日。天主教还有七美德和七宗罪之说。佛教也有传说:佛主诞生后即能行走,举足行走七步,每步地上都会出现一朵莲花。这些传说让“七”这个数字愈加显得神秘和奇巧。

我们很少会考虑“七”这个字的本义是什么,“七”为什么会写成这样?许慎《说文解字》中说:“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4)

,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斜)出也。”意思为,七是阳的正数,从一,而一竖下部略微弯曲,则表示微弱的阴气从表示阳气的“一”中斜屈地冒出来。

许慎的说法颇为牵强,如果他能看到甲骨文中“七”的写法,恐怕不会再下此注解。“七”在甲骨文里作“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5)

”,金文作“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6)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7)

”,是不是很像个“十”字?而“十”的甲骨文却是“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8)

”,像竖着的一根棍子!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中说:“为古代算筹,竖置一筹表示数量十,以与横置之算筹一区别。”“十”的金文作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9)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10)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11)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说:“十字初形本为直画,继而中间加肥,后则加点为饰,又由点孳化为小横。”

大部分古文字学者认为,“七”的本义当为“切”,在一横划中间加上一小竖,会切断横划之义。当“七”被借为数词之后,原来表示切断本义的字不得不加上“刀”来作意符。甲骨文、金文的“七”都是横划较长,后来由于“十”字由一竖棍渐渐讹为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12)

,到小篆时则将“七”的竖划下边弯曲,以别于小篆之“十”。。

趣味过七夕(漫谈七夕)(13)

让我们回到“七夕节”上,七夕节其实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我们读《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时候的“织女”与“牵牛”只不过是银河两岸的两个星宿名而已,它们之间既无任何故事情节,也与七夕无关。直到西汉年间,牛郎、织女渐渐由星名演变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也出现了“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传说。这时候牛郎、织女已经变成了神话人物,而“七夕”也已有节日的雏形。民间拜祭织女(七姐)的活动在七月初七晚上举行,故名“七夕”,由于加入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从而七夕又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也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近年来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唐人七绝流传千年,脍炙人口。但是作者究竟是杜牧还是王建?题目究竟是《七夕》还是《秋夕》?最后一句究竟是“卧看”还是“坐看”?这些问题至今没有争论清楚。我倒是倾向于“卧看”,因为在读小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牛郎织女的故事,我小姑妈告诉我,在七月初七午夜,只要睡在葡萄架下,就可以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说的悄悄话。后来我们家的院子里,终于搭了一个葡萄架,那年七夕,我真的将竹榻搬到了葡萄架下,可惜没能坚持到午夜就呼呼睡着了。当天夜里果然梦到了牛郎与织女,当年我并没有看过《天仙配》这样的古装电影,只有在连环画里见过仙女的模样,于是梦中的牛郎织女都是连环画里线条式的人物,也看见了他俩在说“悄悄话”,但情窦未开的我,自然不知道他们的悄悄话说了点什么。

微信公众号 | 中国民航

新浪微博 | @中国民航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