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了《三十六计》之第六计: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这个计策早已被历朝历代的军事家所熟知。使用该计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充分估计敌人的情况,使用该计策时的确能够扰乱到敌人的指挥,以获得胜利;如果对方指挥官头脑冷静,能够识破计谋,就不可能发挥效力了。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三十六计》之第七计:无中生有。

原文是:“诓也,非诓也,实其所诓也。少阴、太阴、太阳。”

意思是说:使用各种假相去欺骗对方,但并不是全是假相,只是为了让对方把这些具有欺骗性的假相当成是真相。也就是用各种大大小小的假相去掩护实际的真相。

“无中生有”这个计策实际就是制造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情况,以达到扰乱敌人,使其做出错误判断的目的。

它可以分三步来实施:第一步就是以假乱真,让敌人误以为是真;第二步是让敌人识破我方的假相,产生松懈,掉以轻心的目的;第三步就是我方变假相为真,让敌人误以为又是假。

使用该计策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点:敌人指挥官本身性格多疑,过于谨慎;第二点就是在敌人的思想已经被搅得迷惑不解的时候,迅速地把假相变为真实的情况,出其不意地攻击对方。

三十六计第17计(三十六计之第七计)(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史之乱时,唐将张巡忠于唐朝,不肯投敌。他率领二三千人的军队守孤城雍丘(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杞县)。安䘵山派降将令狐潮带4万人马前来围攻。敌众我寡,张巡几次突围也只是小胜,城中的箭也越来越少,如果是从现在开始赶造也来不及,这种情况是很难抵挡敌军攻城的。

于是,张巡学三国时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第一步:先是扎草人,然后给这些草人都披上黑衣,用绳子慢慢往下吊,令狐潮以为是偷袭,连忙命令部队万箭齐发加以防卫,张巡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借来十万支箭;第二步:令狐潮在第二天天明后,发现已经上当中计,非常后悔;第三步:当天夜里,张巡又放下草人,令狐潮以为这次又是来借箭的,只是哈哈大笑,不予理睬。张巡见敌人已被麻痹,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潜入敌营,打得令狐潮一个措手不及,营中大乱。张巡也乘此机会,率部攻打过来,直杀得令狐潮大败而逃,退守折将,退守陈留(也就是今天的开封东南处)。

“无中生有”最典型的战例就是:张仪巧计诓骗,怀王贪利上钩。

战国末期,秦国、楚国和齐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时,齐楚联盟,秦国根本无法取得胜利。这时,秦国的相国张仪向秦王献计使用“无中生有”,以离间齐楚两国,再分别攻之。首先,张仪出使楚国,说秦国愿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送给楚国,前提是楚国必须与齐绝盟。楚国的怀王见有利可图,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答应了下来,派逢侯丑前去签订条约。为顺利签订秦楚条约,怀王大骂齐王,至使齐楚之盟破裂。后因秦国否认所赠的商於六百里,怀王一怒之下,发兵攻秦。此时秦国与齐国已结盟,在秦刘两国的夹击下,楚军大败,秦军取得汉中之地六百里。怀王正是中了张仪的“无中生有”的计谋,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最后只得割地求和,丧失大片国土。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明天,我们将继续来看《三十六计》第二套的敌战计之八--暗渡陈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