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像芒皮,果肉似竹桔子,经济价值高,若你家乡有,要重视

广西青皮桔子(外观像芒皮果肉似竹桔子)(1)

说起野果,山区人吃过不少,作为一个植物爱好者,野果的世界怎么也得比常人要精彩丰富才对,比如之前记录过的杨梅、山竹子、八月炸、九月黄、刺梅果、灯笼果、嘉宝果、水东哥、文定果、桃金娘、猫屡果……也是要晓得的。

最近,又挖掘了一种野果,似乎只要跟吃搭上的都不肯放过,何况它还有个让人好奇的名字——木奶果。没吃过的小伙伴要不要一起来试试?

广西青皮桔子(外观像芒皮果肉似竹桔子)(2)

说是野果,其实早已被驯化,不过,其原来的确是一种野果,据了解,木奶果在我国多以野生状态分布于低、中海拔的山谷、山坡林地。近几年来,已经在华南以及西南等地区已经有批量种植,比如靠近越南的广西靖西,已经形成了产业。其他地区一般零星栽培于庭院中供观赏、鲜食和药用。

广西青皮桔子(外观像芒皮果肉似竹桔子)(3)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华植生物园,见到它的时候,满树的果实疯狂地挂满在枝干上,据了解,在不同的地域,果实颜色也会不同,有黄、紫、红等,果实成熟的季节,那树上真是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密集而沉重的木奶果很容易就能将看住它们成长的枝干拉断。

仔细想想,这有点类似人生,如某些人的人生,从小就背着苦难枷锁,后经千锤百炼,终于成长了,收获了满满的果实,但却未曾想过是谁从最开始的源头给予了这一切。

广西青皮桔子(外观像芒皮果肉似竹桔子)(4)

木奶果,为叶下珠科、木奶果属常绿乔木,它原来是大戟科的物种,后来被划分到新成立的叶下珠科,从它的特征来看,的确更适合叶下珠科,因为,之前曾记录过的土蜜树和余甘子都属于叶下珠科,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硕果累累”。

有人可能要问了,木奶果原来隶属大戟科的,而大戟科很多都是有毒植物,那么木奶果真的可以吃么?答案:真的可以,还好吃。

广西青皮桔子(外观像芒皮果肉似竹桔子)(5)

没吃过果子的人,听到这名字都会想它的果子是不是有奶油味?其实,这个名字来自它白色的树乳,这也是大多数大戟科植物的共同性。

为了科普的需要,我就学习了神农“尝百草”的无畏无惧精神,剥开一个木奶果,只见里面是光滑的果肉,果肉分成三瓣,吃起来酸酸甜甜,果肉多汁,非常顺滑。果中有核,也可以连果带核一起吃,犹如吃杨梅一样,小时候吃杨梅,我也常常带核吞下。

广西青皮桔子(外观像芒皮果肉似竹桔子)(6)

因其果实裂开后呈三瓣状,故在西双版纳被称为“三丫果”,有地方很形象叫它蒜瓣果,又名火果、树奶果、白皮、山萝葡、野黄皮树、山豆、木荔枝、大连果、黄果树、树葡萄,看来几乎所有名字都与吃有关,所以别问我能否吃这个问题了。

木奶果是热带雨林植物代表种类之一。它不仅产量丰富,而且是热带地区典型的老茎生花、老茎结果树种。这几年也认识了不少“老茎结果”的植物,比如菠萝蜜、聚果榕、叉叶木等,当然还有本文的主角木奶果,感觉它们不但好吃,还好看。

广西青皮桔子(外观像芒皮果肉似竹桔子)(7)

好看是其树形美观,尤其是挂果时,满树的小果从头到脚都是,就像嘉宝果一样,很是特别,如果栽于庭院中或作行道树,也是一个不错的树种。

据有关记载:木奶果的根、木、果皮还可入药,其味苦、辛、寒,有止咳平喘、解毒止痒功效,主要用于肺气不降、喘咳、痰稠、胸痞、香港脚、稻田皮炎等治疗。

广西青皮桔子(外观像芒皮果肉似竹桔子)(8)

木奶果,就是这样一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的多用途树种,由此可见,木奶果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开发潜力的植物,据了解,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地区种植木奶果有10余年历史,但也只有个别家庭少量间种于槟榔之间,而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主要以傣族群众和农场职丁种植实生树为主,且多为田间地头或房前屋后零星栽培。

目前,已有部分地区进行大量的种植,成为特色产业,小小木奶果,大大致富路,希望广大朋友在实践中,能找到一条具有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