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世界发生了很多事情,各个热点事件的背后,美国人的身影都很活跃。他们表现出来的情绪显得很急躁,到处煽风点火,对世界各国大呼小叫。不过我们冷静地来看看,围绕当前的一些事情,可以解读出一个趋势,美国人越是歇斯底里,越是体现出他们的不安,也越是能体现出他们实力正在下降。

这跟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也有点类似,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是遇到事情的时候处之泰然,不动声色地就把事情解决了。越是咋咋呼呼,口口声声要把你怎么怎么样,还到吹哨子码人的,往往是色厉内荏,没多大实力。现在,就是这么个场景。

我们通过近期的四个事件,来试着分析下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第一件事是美国大撒币400亿援助乌克兰,其实是中饱私囊,吃相越来越难看

美国今天最新重要消息(世界最近发生了3件事)(1)

美国决定大规模援助乌克兰,其中一半多用于军事物资援助。美国人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经过两年的疯狂印钱,海量资金在他们手里,就缺一个合理合法花钱的地方。通俗的说法就是,他们穷的只剩下钱了。

我们应该理解一点,对美国这种商业帝国来说,打仗之前总是要计算一下性价比的。如果划不来,他们肯定不会动手。我们看看历史上,一战二战,他们都是大赢家。这跟风险投资是一个操作手法。现在也是,他们是看准了投资俄乌战事稳赚不赔。一是花个几百亿美元就能把俄罗斯牵制住,这个买卖堪比当年买下阿拉斯加的抄底行为。二是这笔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转一圈还得回到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腰包。

这400亿援助根本不是说直接打给乌克兰400亿美元让他们爱买啥买啥,而是美国人给他们一个额度,列一个表格,让乌克兰从中去选。根据法案内容,援助内容里有200亿军火,80亿用来做总体经济支持,50亿给农业,10多亿用来难民问题。

如此巨额的资金,最终谁是受益人?美国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曾在节目中称,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就是一个“洗钱计划”。通过乌克兰人的手过一道,合理合法地把钱转移到跟白宫高层关系密切的那群人手里,前线打仗的是乌克兰人,掏钱的是美国老百姓,赚钱的是资本家,美国政客们获得了支持率,大家都很快乐。

只是,这种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美国人处心积虑地挑起战争,这是把世界当傻子么?堂堂一个世界第一强国,之前掠夺世界还遮遮掩掩,用一些技巧手段,搞个什么金融战争之类的,现在基本上属于明抢了。

第二件事是美国想拉拢日韩和东盟,恐怕要弄巧成拙

美国今天最新重要消息(世界最近发生了3件事)(2)

在亚洲搞事情是美国人的强项。自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人在东亚的布局是在围绕日韩巩固自己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在东南亚用新加坡和菲律宾控制南海航道。

这次美国短时间内见到了日韩和东盟领导人,态度却截然相反,简直就是见人下菜碟的经典案例。这么一弄,美国人想组织的队伍更加不好搞。

看看他们怎么对待东盟的。一开始强硬地单方面对外宣布了东盟国家领导人前往华盛顿的时间,根本就没跟人家商量,意思就是让你啥时候来就得啥时候来。人家这几个国家一合计,那时间不合适,干脆就不去了吧。后来经过磋商,大家一起去了。结果,场面搞得是相当尴尬,双边会见都没有,拜登只见了3个小时,还是集体会见。这感觉就像是各国去朝拜,然后周天子象征性地见了一面,然后就是提了一大堆要求,做了一大堆工作指示。至于说实实在在的利益,美国人只拿出来了1.5亿美元。简直就是打发叫花子。尽管弄了个双边关系升级的声明,但是这种怠慢,是写在脸上的。

再看看他们怎么对待日韩,拜登亲自到访,给新上任的韩国总统撑腰打气,去日本亲自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对他们的重视写在了脸上。

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还是基于美国自己的利益。当前对美国最重要的事情一个是高科技产业、一个是美元、一个是地缘战略,这三个方面能结合起来对美国有帮助的,除了欧洲也就是日韩了。

但是美国对东盟的需要,更多是在地区安全领域以及部分产业链分工上,说白了就是想让东盟继续给他们打工,还得帮他们当枪使。

这种思维,充满了美国一直以来的实用主义。用到你的时候,跟你亲,一旦没用了,马上翻脸不认人。

放在之前,大家都得跟着美国混饭吃,有点怠慢忍忍就过去了,毕竟在真金白银面前,面子算啥。但是现在利益没了,面子也掉在了地上,美国人以后的队伍,到底该咋带?

第三件事是中东盟友离心离德,美元根基动摇

现在美国人正在搞欧洲和东亚,在中东地区明面上还没有太大的动作,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巴基斯坦前几天政权进行了更迭,更加讲求平衡的谢里夫家族的人上台。这件事放在大中东地区的话,是有些特殊含义的。

美国撤出阿富汗之后,巴基斯坦成为美国在这个地区最重要的支点,重要性陡然上升。这里西接伊朗,东靠中国,南依印度,是十字路口。美国想继续在中东保持绝对霸权,必须要牢牢控制住这个区域,防止其他势力涉足。

与此同时,世界的目光都被乌克兰吸引了,但是在中东最近也没闲着,以色列空袭了叙利亚,伊朗前一阵也发射了导弹,而且现在伊核协议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以色列无论如何是不愿意看到协议签署的,所以他们各种找事情,试图破坏这个协议。

美国和以色列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矛盾。在断掉俄罗斯的能源之后,他们迫切需要开辟新的能源基地,伊朗的地位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出现矛盾的不仅仅是以色列,传统的中东产油大户最近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东国家不愿意制裁俄罗斯,也不愿意被绑在西方的战车上。其次,在伊朗核问题上,逊尼派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要求美国施加压力确保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最后,阿拉伯国家对美国重视乌克兰危机和伊朗核问题、轻视巴勒斯坦问题表示不满。

这样一来,中东与美国开始有了芥蒂,再加上对俄罗斯的制裁,直接把美元资产没收,这真的吓到了一些中东国家。毕竟他们大多数国家可是把身家性命却都放在了美国。

见识到了美国的翻脸不认人,中东国家也得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未来的出路,多找一条路多一份安全感啊。

结论:美国越来越焦虑四面出击,小心他们乱咬人

把握住这3个大的节点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趋势,美国越来越急躁,几乎是急不可耐地想一顿王八拳把竞争对手TKO,显得“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感觉,昏招频出,一地鸡毛。

正如刚才我们说到的,他们国内一帮蛀虫只顾自己捞钱,吃相难看不管全世界洪水滔天;外部盲目自信,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美元霸权基石开始松动,盟友开始有想法了。

这些事情的根源是美国已经实力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强了,他们自我认知、对世界的认知没有跟实力相匹配,他们还把自己当作天朝上国。

而且,美国现在已经没有了像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这样的战略大师,现在干的这些事儿实在是拙劣。就比如贸易战,采取的措施很多都是跟我们所预料的一样,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从一开始信心满满,到后来略显惊讶,到后来龇牙咧嘴,到现在咬牙坚持。局面正在一步一步按我们之前预想的那样,增加的关税都加到了普通美国老百姓身上,通胀高企,经济出了问题。典型的杀敌800自损1000。

综上,他们实力下降再加上昏招频出,别管愿不愿意承认,他们正在加速衰落。

现在,得防着他们掀桌子,搞最后的疯狂,尤其是得注意亚洲了。

本文独家发布于今日头条,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拜登出访韩日 对亚太有哪些动作##拜登:正考虑取消一些对华关税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