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互联网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被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或者略缩图吸引并点击进去时,发现里面是个代表“你上当了!”的视频或者别的什么内容而接触欧美文化圈较多的人更是一定认识这张脸:,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史上第一个钓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史上第一个钓鱼(世界第一钓鱼突破10亿播放)

史上第一个钓鱼

长期使用互联网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被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或者略缩图吸引并点击进去时,发现里面是个代表“你上当了!”的视频或者别的什么内容。而接触欧美文化圈较多的人更是一定认识这张脸:

这种毫无预兆播放理查德·艾斯利于1987年创作的歌曲《Never Gonna Give You Up》MV的行为被称之为“瑞克摇”(Rickrolling)是欧美网络,乃至世界范围里最广为人知的钓鱼视频梗,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标题点进去,结果却看见这位年轻男子开始随着歌声摇摆。

老实讲,这种钓鱼行为真的很不好,谁愿意满怀期待的点进某个文章,结果里面是一句“你被耍了哈哈哈哈哈”,这种整蛊方式低级,没营养,你要是较真还会得到一句,“你这么认真干什么?多大点事啊。”

笔者之前就被“瑞克摇”过一次,当场回了他一句“你以为你很有幽默?”

瑞克摇最早起源于4chan(一个美国匿名讨论版)的游戏板块,诞生一年后,成为了一个流行的整人梗,乃至一度出圈,成为了当时网络上的一大热门话题。根据SurveyUSA(一家美国知名民意调查公司)的调查,至少有多达1800万名美国人在2008年4月以前遭受“瑞克摇”恶作剧。

而在08年4月1日愚人节以及随后的几周,众多“巧合”的瑞克摇整蛊事件和视频在互联网上爆发式传播,恶作剧网站PrankDialer.com声称在四月一日通过电话被瑞克摇了的人数超过三万人,就连电视台都没有放过这个梗。

抛开这些恶作剧来看,《Never Gonna Give You Up》一曲本身是相当好听的。作为理查德首张个人专辑《每当你孤独时》的第一支单曲,它本身就是1987年全球最热门的歌曲之一,在足足25国的音乐排行榜夺得了冠军,更是蝉联“英国单曲排行榜”冠军足足五周,名副其实的“白金唱片”。

也许正是因为这首歌的魅力和流传下来的人气,才让它从众多整人梗中脱颖而出,这么多年都没有过气吧。

瑞克摇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某种类似互联网流行文化元素一样的东西,很多人甚至愿意“被骗”,以瑞克摇作为一种时髦。许多网民因此成为了理查德·艾斯利的粉丝。而理查德本人也欣然接受,乃至经常为此献唱。

在21年的7月底,youtube上09年上传的《Never Gonna Give You Up》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0亿!理查德在视频的评论区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太棒了,太疯狂了,太棒了!” 甚至特意发行了 2500 张限量版亲笔签名的 7 英寸唱片,以纪念《Never Gonna Give You Up》的 10 亿次播放。

他Instagram的视频中说道:“世界是一个美妙的地方,我很幸运。”

要知道,根据公开的数据,由于这首歌并非理查德•艾斯利作词作曲。在播放量超过3900万时,他从这首歌得到的版税一共只有12美元,即使这个数字翻了20多倍,也不过240美元,对于一位歌王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也许单纯只是网友们的创作和传播,让他感到很感动吧,哪怕这是用来整人的。

相比之下,某个有点类似的台湾恶作剧梗就没有那么欢快了。有一位拉丁美洲男性端着锅摔倒的视频,由于背影神似某位实况主“统神”,开始疯狂传播,甚至逐渐蔓延出圈。

很快,这个名为“统神端火锅”的梗就席卷台湾网络,并被疯狂用于钓鱼。就连实况主“统神”本人都被恶钓十余次,只能哭笑不得。如此疯狂的转发行为,让许多台湾网民短时间内都不愿点开别人发的链接。

嗯?别人发的链接?

一提到这个,许多人想来就要PTSD了,只不过不是对“统神端火锅”PTSD,而是要害怕“又是骑空士的陷阱!”

大概在18年前后,由于“碧蓝幻想”(简称GBF)这款游戏开始流入中国社群,一大批玩家被其精良的美术以及深(te)度(bie)极(gan)高的RPG系统吸引。但是没有官方中文使得其难以被安利给周围的朋友,以至于这些人开始以各种恶作剧的形似安利GBF。

最开始只是小圈子娱乐,但是在其恶作剧性质被放大化后,碧蓝幻想一度出圈。放眼望去,一个短链接,一个二维码,一个小程序入口,任何可以跳转窗口的东西都可能是“骑空士的陷阱”,甚至一度因为借助B站的萌战活动蔓延和FGO的玩家群体产生了矛盾,拉开了GBF与FGO玩家矛盾的开始。更别提某些因为替换共享单车二维码一度导致游戏链接被墙的事了。

同样的事情直到今天也依然在上演。

20年底,乐华娱乐推出了首个虚拟女团企划,叫做“A-SOUL”,入驻B站后以极高水平的模型和动作捕捉设备,以及中之人高超的综艺水平快速吸引了大量粉丝。

而由于其在虚拟偶像市场最初的粉丝人群来自一些亚文化社区的问题,这个企划的部分粉丝在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为夸张的攻击性和扩张性,常常以类似恶作剧梗的方式出现在无关社区,一番吸引人或者无脑喷的状态后一转:“不如关注B站‘今天嘉然吃什么’。”

且不说这样引流的粉丝群成分会有多复杂,本身这种令人反感的引流行为就引起了众多社区的不满。

又因为部分黑粉群体的恶意抹黑,以至于“不如关注B站‘今天嘉然吃什么’”本身化为了一种恶作剧性质的网络迷因。更别提其基于亚文化社区诞生的各种抽象术语,更是形成了正常粉丝安利的阻力,到最后,出现最多的还是那些黑粉。

其实说到这里已经偏题了,毕竟本来是讲恶作剧向的整蛊梗,到最后却变成了粉丝圈引流的话题。但是两者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点——单方面输出超出常理乃至让人不快的转折。

《Never Gonna Give You Up》最终依靠高超的原曲质量和时间的沉淀度过了那些整蛊的时光,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文化元素之一,那么同样拥有高超硬实力的“A-SOUL”能否走出让人不快的网络迷因,成为新的文化元素呢?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