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府上的何夫人心善,三年时间内,收养了不少街上的乞丐,更是自掏腰包将坊里貌美的姑娘也赎了出来,因有何夫人的存在,南阳府上出奇的平静。

  只不过令百姓们感到奇怪的是何夫人只收养女孩儿,街上的男乞丐何夫人从未收养过,但何夫人心存善意,每次都会给男乞丐一些银子,时间长了,街上也不再有乞丐了。

  为此,官府人员没少到何夫人府上去,又是夸赞又是送礼的,差点就将何夫人捧上了天,没办法,毕竟有何夫人在,官府人员可是省了心。

  何夫人声望大,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将何夫人描绘成了仙人,不少人都爱戴何夫人,说何夫人人美心善,是个大善人,何夫人对此乐此不疲,善事做的更多了。

  且说在南阳府百里之外的乡下,有一户刘姓人家,这家中人丁旺盛,刘大锤的媳妇儿李氏连续生了仨儿子,第四个孩子是个女孩儿,可把刘大锤高兴坏了, 但奈何家中贫困,两个大人尚且填不饱肚子,更何况是家中四个小孩子呢?

  刘大锤和李氏这是又高兴又难过,眼看闺女儿因没有奶水饿得直哭,周围好心的邻居不禁围上来说道:“闺女儿细皮嫩肉长得好,这要是放在城里面,说不定就被何夫人收养去了。”

39版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道士色局)(1)

  邻居的一句无心之言,让刘大锤和李氏动了心思,是啊,这孩子跟着自己也是受罪,要是有机会被何夫人收养了去,这孩子岂不是有了享不尽的福气了?

  想到这里,刘大锤和李氏不禁暗自做了个决定。

  当天夜里,李氏和刘大锤赶着驴车缓缓朝着南阳府中行进,驴车走得慢,一家三口第二天下午才到南阳府上,寻到何夫人家附近,夫妻二人这才安顿了下来,当傍晚临近,天也慢慢暗了,街上的百姓也越来越少。

  李氏抱着小女儿来到何夫人家附近的一处小巷之中,狠了狠心便将小女儿放进了竹篮里,李氏望着小女儿可爱的面容,不禁喃喃说道;“孩子啊,不要怪娘,娘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跟着穷苦的爹娘,你吃不饱穿不暖,爹娘心疼你,将来以后跟了何夫人,你有享不尽的福,只有你幸福,娘才会放心...”

  李氏恋恋不舍地放开女儿的小手,跟着刘大锤便离开了,霎时间,女娃娃的哭声响彻整个小巷。

  刘大锤和李氏没有走远,反而藏到另一处黑暗的角落里,一直观望着何府和小女儿的方向。

  此时月色正浓,女娃娃的啼哭声也越来越响亮,可李氏和刘大锤等了好一会儿都不见何夫人有动静,听着小女儿哭声嘶哑,李氏心中不忍说道:“孩子他爹,不然我们把娃儿抱回来吧,再这样哭下去,我怕她断了气啊。”

  刘大锤虽然也心疼孩子,可他想的却十分现实,赶忙一把拉住要冲出去的李氏说道:“谁不心疼孩子,可孩子跟着我们吃什么,喝什么,跟着我们也会被饿死,还不如留一线希望在何夫人身上。”

39版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道士色局)(2)

  夫妻俩正说着话,就见不远处何府的大门“吱呀”一声就被推开了,紧接着一道靓丽的身影从何府中缓缓走了出来,此人 不是别人,正是人人爱戴的何夫人,见到何夫人的身影,李氏和刘大锤赶忙闭了嘴躲了起来。

  何夫人径直朝着竹篮走来,她打开竹篮发现里面是个女娃娃,紧接着她四周望了望,见没有人,这才将女娃娃抱了起来,看着女娃娃晶莹剔透的小脸儿,何夫人不禁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躲在暗处的夫妻俩,见孩子被何夫人抱走了,心中虽有些不舍,但还是欣慰地笑了笑,此时此刻,夫妻俩殊不知,孩子这一走,便是永别了。

  一开始的时候,李氏常常偷偷摸摸到何府附近看孩子,她也常常会看到何夫人抱着孩子到外面晒太阳,一晒就是三七二十一天,李氏看着自己的孩子被何夫人养的很好,心也便放了下来,然而到了第三十天的时候,李氏忽然就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了,以为是何夫人有事儿,李氏也没多想。

  可时间 一长,李氏察觉整个何府安安静静的,好似没了人气儿一样,李氏不放心自己的孩子,便想着趁机偷偷摸摸溜进去看看。

  这天一早,李氏见何府门大开,没一会儿就有小厮推着泔水桶走了出来,李氏灵机一动,趁着小厮不注意就藏了进去,一直到进了何府再也没有动静的时候,李氏才悄悄跑了出来。

  何府很大,四周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放眼望去清一色都是貌美如花的姑娘家,只是令李氏感到奇怪的是,这些人走路轻飘飘的,表情木讷,也不说话,衬的整个何府死气沉沉,十分可怖。

  李氏顾不得这些,小心翼翼走在何府中寻找着孩子的身影,但李氏转来转去,却始终找不到,李氏心中不由得焦急起来。

39版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道士色局)(3)

  就在这个时候,一处房门被推了开来,李氏偏头看去,就见何夫人缓缓走来,而上一瞬还在溜达来溜达去的姑娘们,纷纷停下了脚步,一个个垂着头一声不吭的围在走廊两边,李氏见状也不敢轻举妄动,连忙学着她们的样子也垂头站在了一边。

  不一会儿何夫人便走了过来,径直便朝着某个房间走了过去,待何夫人进了门,走廊上的姑娘们才有了动静,一个个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李氏心中有异,悄悄来到房门口,戳开窗户纸就望了过去,只见偌大的房间之中漆黑无比,唯有一根蜡烛立在桌案之上,而在桌案之上有一个熟悉的小身影,李氏定睛一看,那小身影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小女儿!

  此时此刻何夫人站在桌案前轻轻拂过女娃娃的小脸儿,女娃娃不知道看到了什么,没有哭,反而咯咯笑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房间中风声大作,吹得桌案上的蜡烛摇曳不止,何夫人站在风中岿然不动,下一瞬,她的嘴上开,紧接着一缕缕白烟顺着女娃娃的脑袋便钻了出去,径直朝着何夫人嘴中飘去,一炷香过后,屋中恢复平静,李氏再一看,桌上的女娃娃已然变成了枯骨。

  李氏吓了大跳,慌忙便捂住了嘴,此时何夫人缓缓睁开了双眼,对着桌案上的女娃娃吹了口气,女娃娃顿时便如同吹了气儿的皮球一样恢复了原样,随即便自主下了桌子,朝着门口的方向轻飘飘走了过来!

  李氏不可置信地瞪着双眼,浑身也不住颤抖着,眼见两个人就要过来的时候,李氏猛地反应过来,拔腿就跑!

  何夫人究竟是什么妖怪,竟然能将一个人变成枯骨后又恢复原样?李氏心中害怕,可想到刚刚经历着一些事情的可是自己的孩子,李氏不禁默默流下了泪水。

39版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道士色局)(4)

  李氏回到家后,将自己看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丈夫刘大锤,可刘大锤却是不肯相信,何夫人是何许人物?南阳府的大善人!再说刘大锤本就不相信牛鬼蛇神之说,便骂李氏不懂事,还说李氏是太累了,出现了幻觉之类的话。

  李氏心中憋屈,又不知该同谁讲,本想着要报官,但想到自己所说之言,自己的丈夫都不相信,外人就更不可能相信了,李氏只好放弃了报官的念头。

  听闻在南阳府的东边有一个道观,道观中有个青玄道士,任何牛鬼蛇神见了他都得绕着走,然而李氏到了道观的时候,却得知青玄道士有事出了远门,近期不回来,李氏只好给青玄道士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李氏走投无路,想起小女儿可爱的面容,回到家后不禁是以泪洗面,此时李氏心中后悔不已,若是当初不把小女儿送走多好,她李氏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会将孩子养大。

  这时候李氏终于明白,孩子最大的幸福或许不是吃饱穿暖,只有有了生命,一切才有希望。

  可是何夫人声望大,她自己若是贸然拆穿,定不会有人会相信,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孩子救不回来,还把自己给害了,李氏眼含泪水呆呆望着窗外,现在她能做的,只有等待,她相信这世上有因果循环,做了恶事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

  彼时,在众人不知不觉中,道观一夜之间变了一个样儿,门前挂上了“红杏坊”的招牌,坊中更是美女如云,其中有花魁青儿尤为出众,雪白的肌肤,一头秀发垂肩,一双星眸,摄人心魄。

  这天晚上,青儿身穿薄纱在红杏坊外弹曲儿,引得无数百姓前来观看,青儿一双星眸一边看着手中琴弦,一边有意无意的打量着眼前的人群,直到一抹熟悉的身影出现,青儿这才勾了勾唇,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39版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道士色局)(5)

  一曲过后,众人还在意犹未尽的时候,青儿却是不合时宜地落下了泪水,随后便听青儿哽咽说道:“一落红尘深似海,青儿来到这里已有三年时间,一直都在等待有缘人将青儿赎出去,奈何很多人都对我发过誓,但却没有人兑现诺言,众人喜欢我,却不爱我,今日过后,或许这世上就再也没有青儿了...”

  青儿说着话,转身便弃琴而去,就在这个时候,有 一人缓缓走到人群之前说道:“青儿姑娘,请留步。”

  闻声青儿回过头去,就见到一个雍容华贵的女子出现在人群之中,青儿愣了愣,就听到周围百姓欢呼道:“何夫人,是何夫人!青儿有救了!”

  青儿一见是何夫人,赶忙微微欠身说道:“何夫人。”

  何夫人笑着点点头,走到青儿面前,便殷切的将她的手抓在了手里,十分热情的拍着青儿的手说道:“青儿姑娘,这往后还有大把的生活要过呢,怎能说走就走,今日我出百两银子为你赎身,从今以后,你就来我何府上过吧。”

  青儿满含感激地点了点头,她的手不停揉搓着何夫人手上虎口的位置,那里竟然有一颗巨大的黑痣,青儿眯了眯眼,随即便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周围恭维的声音此起彼伏。

  “何夫人真是大善人”

  “是啊,百两银子,何夫人说出就出,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青儿姑娘遇见何夫人真是好福气啊”

  在众人簇拥之下,青儿跟着何夫人上了轿子,朝着何府缓缓行驶而去。

39版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道士色局)(6)

  走着走着,周围的喧嚣声越来越小,马车在进了何府之后便停了下来,奇怪的是,前方的车夫这一路都没有动静,被拉了缰绳的马也没有发出任何嘶鸣之声,反倒是何夫人一直面带微笑的看着青儿,那微笑满含深意,看的青儿不由得脊背发凉。

  进了何府之后,青儿被安排在距离何夫人最近的一个房间,何夫人更是十分贴切地给青儿配了两个小丫鬟,两个小丫鬟神情呆滞,一言不发的将青儿带去了浴房之中,一番洗漱过后,这才带着青儿回了房。

  在何府的这几天,何夫人每天都会带着青儿出门晒太阳赏花,每天吃得有肉有菜,瓜果更是应有尽有,不出半个月,青儿的皮肤越来越好,整个人的身材也变得匀称起来。

  与此同时,跟青儿同吃同住的还有一女子,这女子亦是青楼出身,名叫翠荷,模样没得挑,就是为人胆小如鼠,一到了夜里就不敢出门了,眼看一个月就要过去的时候,翠荷忽然间变得神神叨叨的,拉着青儿在何府中四处躲藏,可无论躲到哪里,都能看见何府中行尸走肉般的姑娘。

  青儿见到翠荷这般,不禁诧异问道:“翠荷,究竟发生何事,你为何这般胆小?这何夫人不是个大善人吗,来到何府你应该感到庆幸才对啊。”

  翠荷却是疯狂摇头说道:“不是,不是这样的,我是被老妈妈亲自送来的,老妈妈还收了何夫人一百两银子,而且这何夫人可不是什么大善人,她...她是个妖怪,你看这里这么多人,但他们都面无表情的,其实他们已经死了,只不过被何夫人用秘法‘复活’了而已,咱们在这里,看似过的幸福,但我们终有一天也会像她们这样的!”

  翠荷的一番话,让青儿若有所思。

  隔天夜里,翠荷和青儿被叫到何夫人房中进食,刚吃了没两口,翠荷便头一歪摔倒在地,青儿发现饭菜有问题,也连忙跟着翠荷一同倒在了地上。

39版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道士色局)(7)

  片刻之后,屋子里陷入一片黑暗,直到蜡烛点燃,才微微亮起了烛光,就在这个时候,青儿用余光看到何夫人轻而易举的将翠荷抬到了桌案之上,并将翠荷全部衣物褪去,随着一阵阴风吹过,何夫人大涨开口,翠荷身上的灵气便朝着何夫人慢慢飘了过去,刹那间,翠荷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具枯骨。

  紧接着,何夫人朝着翠荷吹了口气,翠荷立马就恢复了原样,只是她双眼无神,走路也是轻飘飘的。

  这样的场景,和先前李氏看到的一模一样,躺在地上的青儿不禁握紧了双拳。

  何夫人满意的咂了咂嘴,待风声停止,便朝着地上的青儿缓缓走了过来,又是轻而易举的抬起放下,何夫人望着青儿美丽的面孔,不禁低声呢喃道:“真美啊,忽然就舍不得了,可是...”

  何夫人说着,便轻轻抚上青儿的脸,她的手慢慢向下游走,随即便伸手将青儿的衣襟扯开,何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个圆滚滚的大苹果就从青儿衣服里滚了出来,何夫人大惊,慌忙扭头看去。

  “男人,你竟然是男人!”何夫人惊叫道,顿时眼神就变得狠厉起来。

  与此同时,桌案上的青儿也忽然睁开了双眼,一双金眸看向何夫人的时候,何夫人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道观里的那位青玄道士,天生一副女相,摄人心魄,却没想到在这时候派上了用场。

  “你刚发现啊,你这老妖婆虽然脸还年轻着,可你这双眼怕是早就看不清了吧,不然我这两颗烂苹果这么明显,你怎么会发现不了呢”青玄勾唇笑着。

  何夫人缓了好一会儿,脸色这才平静下来,“男人又如何,看你细皮嫩肉的,怕是也娶不到老婆,不如从今以后就为我何夫人效力,有你好处拿。”

  青玄金眸一瞪,手中金鞭扬起,朝着何夫人便飞身而去,“想得美,老妖婆还不快束手就擒!”

39版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道士色局)(8)

  “就凭你,臭道士少管闲事,否则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何夫人说着,张开大口便迎了上去。

  殊不知,青玄早知何夫人弱点在何处,手中金鞭朝着何夫人手上挥去,顿时便冒出阵阵黑烟,只听何夫人一声惊叫声传来,紧接着便摔倒在地。

  原来当初在何夫人握住他手的时候,就察觉到何夫人手腕处的不对劲,经过几天的观察,青玄断定,何夫人手腕上的黑痣,就是她致命弱点。

  此时何夫人躺在地上,手上的黑痣被金鞭抽打的那一下慢慢扩大,紧接着便爆裂开来,瞬间一股股浓郁的灵气便冲向屋外,与此同时何府上下的人们纷纷恢复了意识,有了生命力。

而何夫人因灵气的消散,原本年轻的模样眨眼间皱纹蔓延,貌如老妪。

何夫人的丑事被揭露,众星捧月的地位在一夜之间落到地面,如同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原来何夫人从前的确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子,然而在她帮助这些姑娘的时候,心生恶念,看着一个个姑娘貌美如花,而她自己却在岁月的蹉跎中,渐渐变老。

何夫人心生不甘,为此和一个黑道人学得秘法,将人的灵气汇入自己体内,从而让自己变得年轻漂亮,但是从前的殊荣也让何夫人感到荣耀,倘若自己做的这些事情被发现,那么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39版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道士色局)(9)

因此,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何夫人又将一部分灵气汇入姑娘们的身体之中,这样他们身不会死,就像先前李氏和青玄看到的那样,这些人们虽有着生命力,但却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生活着。

  年轻的姑娘们逃脱牢笼,李氏和丈夫刘大锤也赶忙来到何府将小女儿紧紧抱在了怀里。

其实幸福就是这样简单,从前李氏和丈夫不明白,以为孩子离开自己,去到另外一个家庭,吃饱穿暖便是幸福,但经过劫后余生他们才知道幸福不是别的,而是无论贫穷还是富裕,一家人还能够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

何夫人的悲剧令人发指,更叫人惋惜,一步错步步错,善恶一念间,从前善良的何夫人就是在那一瞬间选择错了方向,这才酿成了如今的结果。

(故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