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会有网友私聊我,问如何让孩子成绩提高。基本上我是不回答的,因为问的人太多,同时我也没那个能力。不过见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学习太难了,我的孩子怎么学就是学不会!孩子已经初二了,成绩一塌糊涂,怎么办?

其实这类家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犯了一个通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如何做到不努力成绩好(成绩差要学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1)

比如数学不好的孩子家长,告诉我,现在孩子上初二了,数学初一期末考30多分,进入初二已经感觉束手无策了,因为不会的太多了,感觉数学这门学科已陷入死循环,不知如何入手了。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的近代史。

近代中国,积重难返,给旧中国开药方似乎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接连失败,所谓的国父孙中山都不仅感慨:“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命题,毛泽东只用一句话作答:只有依靠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深受压迫的农民群众,只有把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放在革命的中心问题的地位上,才有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传》)

要想改造旧中国,毛泽东没有长篇大论,他的答案很简单,“把民众组织起来”。

井冈山时期,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围剿,文科生毛泽东同志也没有繁琐的战略战术,提出了著名的十字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并由此总结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

事实证明,毛泽东这个文科生出身的伟人,看似简单的战路战术最为管用,次次让装备精良的蒋军无计可施,铩羽而归。

试想一下毛泽东当时所处的恶劣环境,你孩子现在初二考数学考30分又算得了什么呢?

解决这种数学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先学新知识,以前不会的先不管!

有家长估计会骂我:前面都不会就学新的,不是胡扯淡嘛!

其实我只能告诉这类家长,一是你真不了解现在的新课标,二是你所谓的夯实基础,在这方面是行不通的;

我见过无数的家长,在暑假时先温故,这就像烫剩饭一样,越烫让孩子越烦燥。

正确的方法就是学新的!因为现在的初中数学课程是把代数和几何混在一起的,不像我们这些70后当年,几何课和代数课都是分着上的。而且是一章几何一章代数,有的孩子几何这章没学好,但代数就学的相对好些,这种现象非常常见。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孩子初一期末没考好,比如只得了30分,但很可能这30分就是几何或代数拿的,也就是他总有强项的。

这个时候到了初一暑假,就应该直接学初二的课程。学到他擅长的几何或代数时,他就会更有兴趣,同时不会的也不怕,因为每一个章节不可能用到所有的之前的知识点,仅是部分知识点的运用而已。这时候就直接回顾相对应的老知识点,甚至重新复习对应的老知识点即可。

这样学下去,不知不觉地老知识点就回顾了,就慢慢掌握了,而且更容易让孩子有成就感。

同理英语也是,初一没学好,单词没记住,不用急着复习初一的单词。哥们儿老曹(大学英语老师)说,只管背新课文,不会的单词标出来,慢慢记,时间长了,老的新的就全会了。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把很多家长认为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而已。

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是随意地断章取义,它需要在了解知识结构的前题下,抓住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所在,然后简单有效的直接问题、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