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一年中渔业生产最为关键的时期由于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病原菌滋生,特别是持续高温天气时,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造成经济损失近段时间以来,上海持续出现高温高热天气,日极端最高气温甚至出现在40℃以上,给水产养殖带来较大影响,如何做好当前水产养殖业管理?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冬季的水产养殖如何做好防护工作 如何做好当前水产养殖管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冬季的水产养殖如何做好防护工作 如何做好当前水产养殖管理

冬季的水产养殖如何做好防护工作 如何做好当前水产养殖管理

夏季是一年中渔业生产最为关键的时期。由于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病原菌滋生,特别是持续高温天气时,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造成经济损失。近段时间以来,上海持续出现高温高热天气,日极端最高气温甚至出现在40℃以上,给水产养殖带来较大影响,如何做好当前水产养殖业管理?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 适当提高池塘水位

高温期应适当提高池塘水位,保障高温期下层水温相对较低,并根据不同养殖品种保持最佳水位,如养殖虾蟹池水保持1.3-1.5米水深,常规鱼养殖一般保持2.0米水深。

2 科学调控池塘水质

适量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1次,每次换水10~15厘米,加注新水时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全池泼洒生石灰、底质改良剂等改善水质;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生态环境。

3 灵活适量投饵

夏季投饲量大,残饵会使水质迅速恶化,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多种鱼病。鱼摄食过量,易患肠炎病。因此,夏季投喂以八成饱为好,适当控料,每次投喂的时间掌握在20分钟左右。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天气晴朗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闷热、雷雨之前不投。鱼类争食激烈正常投饵,吃食鱼群减少、争食不激烈减少投饵。鱼病治疗期间适当控制投饵量。极端高温天气应停食。

4 正确使用增氧机

在高温的天气下,应正确使用增氧机,坚持做到“三开两不开”。其中,“三开”主要是指在晴天中午十一点到两三点的时候开启增氧机,当遇到阴天时,早上开机增氧,遇到阴雨天气就是半夜开机增氧了。而“两不开”主要是指晴天的傍晚不开,阴雨天的中午不开。同时,池塘添加新水时需开增氧机,避免局部水质温度、pH等相差太大引起应激;持续高温时要适时延长开机时间,既能增氧同时还可调节温度差。还要准备好增氧剂以防万一。

5 及时预防,防止疫病暴发

在高温季节,需针对养殖对象的主要病害及时开展预防,避免疫病暴发后造成损失。预防措施包括水体消毒、水质改良、内服药物等措施。水体消毒预防时,采用生石灰、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采用预防剂量即可。采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时,在全池泼洒消毒杀菌药物3~4天后进行,切不可在泼洒微生态制剂后马上进行消毒杀菌。持续高温季节尤其注意预防养殖对象的肠炎病发生。

6 及时起捕降低密度

应根据市场行情,将已达到商品规格的水产品捕捞上市,这样既能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满足市场夏季高温季节鲜活水产品的需求,又能降低池塘的养殖密度,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的目的。

7 做好降温措施

部分养殖特种水产的池塘可采用物理降温措施,确保其安全度夏,如设置遮阳网、反光膜隔热降温等。

8 加强巡塘管理

要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记录养殖鱼类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体色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做到勤观察、细分析。要加强对疫病的监测,对突发疫情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防控、早处理。天气炎热持续高温高热,晚上应加强值班和巡塘,尤其是闷热的天气,注意观察浮头,避免造成泛池。

9 及时无害化处理

出现大量死鱼及其他杂物,要及时打捞上岸,分类处理。对于打捞的死鱼尽快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随便乱扔。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焚毁、掩埋等,其中以生石灰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较为常用,具体可参见行业标准《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SC/T 7015)。同时注意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