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预习什么?数学有什么好预习的?又不是语文科目!语文科目嘛,都还可以预习预习课文。”我知道不仅在很多孩子心中,数学科目是没有必要预习的,就连很多家长也这么认为。

其实,不管是语文也好,数学也罢,预习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做了预习的孩子,心里才有底,才知道老师下节课大概应该讲什么内容。而没有做预习的孩子,往往都是懵的,对于学习完全就是一副被动的样子,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极为不利的。

怎样预习数学才最有效(不会预习太吃亏)(1)

那么,就如无数家长和学生疑惑的那样,数学预习能预习什么?有什么好预习的呢?今天,曦曦妈为大家分享一个小学数学预习三部曲,很多满分学霸都在用哦,孩子们可别大意了。

(1)公式、概念要背得滚瓜烂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进行预习,孩子们往往就会认为最小的一位数是0,因为他们认为0就是没有,所以应该是最小的一位数。而进行了预习的孩子,就会发现最小的一位数不是0,而是1。因为小学数学教材根本没有把0划为自然数,而1则是表示物体个数的最小数,它是自然数的单位,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因此,1是最小的一位数,而0也成为了自然数。

这就是预习与不预习的根本差别,不预习的孩子回答老师的问题,靠的是懵或者所谓的直觉;而预习的孩子,回答老师问题往往都是有理有据的。

对于公式或者概念的消化,是孩子们预习数学科目所要做的第一步。如果连公式和概念孩子们都不能正确区分,那么做题的时候自然也会混淆。

怎样预习数学才最有效(不会预习太吃亏)(2)

(2)结合教材例题,反思公式和概念是如何套进去的。

数学,是一个需要举一反三的科目。老师每讲一次正课,都会先结合教材例题,给同学们做细致的讲解。在预习的时候,除了背诵和记忆公式概念以外,学会琢磨例题,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读题之后,再看一遍问题,跟着例题走,想一想这个公式是怎么套进去的,有什么技巧。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父母请教,或者自己做一个标记,便于后续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

另外,很多数学题目,都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可以的解答的。我们可以尝试着思考,这道题目能不能通过另外一种方法,做出正确答案。

(3)自我感觉良好之后,做做课时训练就更棒了。

教科书上的例题,几乎是孩子一看的就会的题目。但是,数学科目的出题形式和考核标准,往往都不是一层不变的。一个概念,往往可以演变成好几种题型,如果想要完全搞懂,必要的训练是不能少的。

怎样预习数学才最有效(不会预习太吃亏)(3)

买一份课时训练,专门用于孩子预习的时候用。让孩子预习之后见识一番同一个知识的多种考法,让孩子多多接触不同的题型,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也利于激起孩子的挑战欲望。

————————

您的孩子通常都是如何进行数学科目预习的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推荐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让我们一起拜读拜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