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倭寇的战斗力强不强(倭寇的踪迹失败的倭寇)(1)

◎李宁

徐浩峰喜欢写踢馆打擂、开宗立派的故事。《师父》里徒弟耿良辰代师拳打天津八大武馆,《国士》里武士郝远卿挑战宗师石风涤,对战如同仪式,背后是价值观念的对峙。电影《倭寇的踪迹》戏里讲述主人公梁痕录挑战名门以流传刀法,戏外则是徐浩峰藉此在武侠片的光影江湖中开宗立派。他所对抗的,是绵延深厚的武侠片创作传统。

不过平心而论,电影《倭寇的踪迹》的艺术水准实在乏善可陈。矫揉呆滞的表演、空洞无力的人物、诡谲怪异的音乐、荒诞沉闷的情节、张弛混乱的节奏,与冷不丁蹦出的令人措手不及的冷幽默糅合在一起,让这部制作水平粗糙的电影看上去就像一部风格怪诞的邪典电影(编者注:邪典电影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指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当然,无论是开头“雨打残荷”的意象还是巷战段落中纵深空间的呈现,影片的场面调度与镜头运用所营造的平淡朴拙又蕴藉深厚的意境感还是值得称道的。但总体而言,影片对于原著小说的改编不甚成功,原著远比电影要精彩得多。

《倭寇的踪迹》改编自徐浩峰2004年发表的中篇历史传奇小说《大明末世南京城》。从小说、剧本到影评,徐浩峰的文字作品形态多样,窃以为其中最出色的是影评。《刀与星辰》里的批评文字,析毫剖厘、一语中的,行文中闪耀着真知灼见。而就其武侠小说而言,中短篇要明显优于长篇。其长篇小说,诸如《道士下山》、《大日坛城》与《武士会》,行文冷峻、想象奇崛,但每每行至中段则风格骤变,逻辑与语言往往漫无节制,给人以力有不逮之感。相较而言,其中短篇小说则不蔓不枝,结构完整,颇可玩味。

《大明末世南京城》便是一则颇可玩味的醒世寓言。在徐浩峰描述的那个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的“末世”里,抗倭之人被诬为倭寇,荒诞不经的“抗倭”事迹甚至被上报朝廷并获皇帝嘉奖,人性的愚昧无知、贪婪邪念在小说中表露无遗。与《刀背藏身》、《国士》等新近中篇小说里逐渐定型的惜字如金的徐式语言相比,这部前期作品的语言风格稍显稚嫩而混杂,在古龙式的冷峻凝练中夹杂着大量王小波式的戏谑荒诞。当这种混杂的语言风格转换到电影中时,一边是人物表演与语言故作端庄之态,一边是戏谑场面不合时宜、不知所谓,精神分裂式的画风引发观者质疑也就不难解释了。

不过,电影《倭寇的踪迹》的最大缺憾在于对原著叙事时空与故事结尾的改变。原著《大明末世南京城》实为历史传奇而非武侠小说,其值得激赏之处在于依托历史背景展开的精神扫描与人性批判。或许囿于经费的匮乏,或许是出于迎合大众品位的考量,影片将叙事空间由偌大的南京城转换为狭小的霜叶城,将历史传奇转换为武侠电影。不仅如此,原著中陈述的戚继光发明鸳鸯阵而俞大猷改良倭刀的历史典故,在电影中竟然互相颠倒了发明者身份。当“倭寇”与四大武林世家的对抗成为叙事重心时,原著的历史时空被悄然架空,沦为故事可有可无的点缀物。原著的最后,主人公刀客与异族女子贝慕华双双在血战中身亡,这一悲剧结尾让荒诞的故事更富于情感的感染力。而影片里,主人公梁痕录成功开宗立派,并与异族女子逍遥江湖,与前者相比批判力量不免弱化。

从以上的角度可以说,《倭寇的踪迹》是失败的。然而它毫无疑问又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在于,借助这部粗粝稚嫩的电影,徐浩峰如同主人公梁痕录一样,虽然战败,然而却得以在江湖中开宗立派。自此之后,又随着电影《师父》的大放异彩,许多人称徐浩峰电影为“硬派武侠电影”,认为这是其对传统武侠电影的颠覆与创新。确乎如此,徐浩峰的武侠电影尊重实感,力图在真实的武术里开掘出新的动态,颠覆传统武侠片逞奇炫异的奇观化影像。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并非其得以开宗立派的资本所在。

《倭寇的踪迹》对于类型电影的突破,首先是类型观念上的革新。徐浩峰曾在《刀与星辰》一书里指出,中国传统武侠电影实际上只是一种创作传统,并没有成为一种类型电影。而在他看来,类型电影如果要形成类型,先要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焦虑,要建立起自己的恐惧与救赎。实际上,在考察好莱坞类型电影时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诸多类型片背后所映射的不同的社会焦虑,例如灾难片映射的是对于生存环境恶化的焦虑,黑帮片映射的是对于都市秩序崩溃的焦虑。类型电影的社会功能便在于满足大众欲望的想象与焦虑的释放。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徐浩峰的武侠电影的共通之处:他的电影无一不映射出对于社会礼崩乐坏的焦虑。《倭寇的踪迹》聚焦明末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其后的《箭士柳白猿》与《师父》则纷纷再现军阀混战的民国时代。与传统武侠电影正邪对立或民族自强的简单逻辑相比,徐浩峰更喜欢将主角放置于一个社会秩序失衡的环境中,去表达价值观的冲突,辨析人性的复杂,展开文化的拷问。

徐浩峰在《倭寇的踪迹》中对于武侠片传统的突破,还在于“作者电影”或“文人电影”风格的凸显。尽管武侠电影表面上看是最富于民族特色的电影样式,然而因为过度彰显奇观性、依赖动作表达而常常与“作者电影”的称谓无缘。由于身兼导演、编剧,尤其是动作指导等职位,徐浩峰能够在《倭寇的踪迹》中将动作场面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将自己的人性思辨注入其中,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影像气质。尽管《倭寇的踪迹》的风格化尝试还稍显粗糙,然而随着《箭士柳白猿》、《师父》的相继登场,徐浩峰已经在由胡金铨的《空山灵雨》、李安的《卧虎藏龙》、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以及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等组成的“作者电影”序列里留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此从这两层意义上讲,我不喜欢《倭寇的踪迹》,但又对它持有敬意。

更多阅读:

全民阅读重在“阅读实效”

女性成长史小说《多湾》面世 轻盈时代的厚重之作

这本书如何制造了“史迪威神话”

驯化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