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机构联合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指出,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文化“走出去”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至少把握好三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目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应建立多种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机构联合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指出,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文化“走出去”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至少把握好三点。

第一,建立文化“走出去”的多种渠道。文化本身是多个层次的复合体,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影响,就必须从多个层次展开,寻求多种适当的传播渠道。从大的方面说,可分为官方的正式渠道和民间的交流渠道,前者包括建立各种中外文化合作机制、文化学者之间的交流对话机制、作为经济合作基础的各种文化沟通机制等,后者包括我国文化企业的国际经营、非政府组织的中外文化活动、民间传统艺术的中外交流项目等。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协同发挥作用,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文化“走出去”战略,使之井然有序地展开。

第二,设计切实有效的具体方案,鼓励有针对性的创意和办法。中国文化“走出去”,实质上是进行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需要克服彼此的“文化差异”而实现文化的和谐共存乃至融通,要让文化“走出去”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创意和办法就显得至关重要。这里的“针对性”,一方面是要针对我们的交流对象,也就是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考虑以对方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合作,让我们的文化能够真正“走进去”;另一方面是要针对具体文化实践的特点,也就是要结合我们的文化渠道来选取恰当的交流与合作模式,力求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比如说,如果是文化企业的国际经营,那么我们的交流与合作方式就应该与各种经济考量相结合。

第三,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走出去”战略的主体是中国文化,是要建立中国文化的健康形象,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一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文化主体性,是我们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方向。就此而论,我们首先要讲中国故事,然后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实现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在推进“走出去”的战略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此保持充分的文化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