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徐州铜山,柳桐说,一起去寻当年刘邦的拔剑泉。于是,走进了徐州八景之一.......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1)

来到拔剑泉,一湖清水,映衬出巨石上三个苍劲的大字——"策马来寻拔剑泉,汉王遗迹尚森然,一泓暗泄碧峰外,百丈晴拖绿树边,溜响消残龙战气,芒寒微动灞陵烟,鸿沟寂寞乌江冷,不信清流此地偏"。这首题为《拔剑泉》的古诗是清乾隆33年间,不仅萦绕眼前。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2)

《史记》上记载,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于公元前205年春,乘虚占领西楚国都彭城,霸王项羽闻讯,亲率3万精兵夺回彭城,刘邦率队退到汉王丁塘山下,人困马乏,数日不得滴水,军士饥渴难忍,刘邦在走投无路百感交集之时,猛地将宝剑往地上一搠,对天长叹道:"天亡我也!"没想到当他从石缝中拔出剑时,随剑间涌出泉水。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3)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4)

他的的战马也用蹄子趴出泉水,从此,后人为纪念刘邦把这两眼泉名之为:"拔剑泉"和"马扒泉"。拔剑泉为一菱形泉眼,犹如宝剑插地时遗留的痕迹。徐州知府苏东坡曾为拔剑泉开辟水道,使泉水向北流入石狗湖(今云龙湖)形成现在的玉带河。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5)

初夏,顺着湖边缓步,可见一泓碧水与亭台小桥,四周绿树环绕,湖内微波荡漾,水面群鸭浮游,风景宜人。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6)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7)

在湖水东部近岸的地方,有一石碑凸在水面上,上面刻着"试剑石"三个红字,据说是宋代苏辙曾经同苏轼观看试剑石,并且写了一篇《试剑石铭》。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8)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9)

我查阅了《彭城汉祖庙试剑石铭〈并叙〉》 ,苏辙写道,汉高皇帝庙有石,高三尺六寸,中裂如破竹,不尽者寸。父老曰:"此帝之试剑石也。"熙宁十年,蜀人苏轼为彭城守,弟辙实従入庙,观石而为之铭曰:维汉之兴,三代无有。提剑一呼,豪杰奔走。厥初自试,山石为剖。夜断长蛇,旦泣神母。指麾东西,秦、项授首。敛然三尺,一夫之偶。大人将之,山岳颓仆。用巨物灵,不复凡手。武库焚荡,帝命下取。岿然斯石,不尚有旧。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10)

两千年时光已去,拔剑泉泉水依旧清澈如故。在这春夏之交,临湖静观,剑泉桃李闹春风,百媚千姿各不同。尔雅归来刘项去,青山何羡碧流东。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11)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12)

查阅《徐州志》,徐州三面环山,古代曾有72眼山泉。最有名的当数饮鹤泉,位于云龙山上。其次为拔剑泉,而且均与刘邦有关,但名声最大的,至今仍然昼夜不停涌出泉水的,只有丁塘山的那个拔剑泉了。如今, 汉王拔剑泉水依旧清而微甜,常年恒温摄氏16度。湖周围近百棵高大的梧桐,水中相映,倒影成画。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13)

汉王拔剑泉是明代徐州古八景之一,亦是徐州铜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刘邦汉中之战简介(汉王镇里寻汉王)(14)

初夏清风徐来,泉水温滑见底。一泓清流映春秋,几湾玉带汇龙湖。汉王拔剑泉记载着这方土地千年不逝的历史,印证着铜山千年的历史文化涌动和古朴的汉风依旧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