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普时报--数字报近现代以来,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全球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翻译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在线英语语音翻译对答?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在线英语语音翻译对答(语言沟通无障碍)

在线英语语音翻译对答

来源:科普时报--数字报

近现代以来,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全球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翻译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人类自然语言约有8000余种,即使最强大的语言大师,穷其一生也只能掌握30多种,人们在日常交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信息交互中,主要依赖翻译或专业翻译机构。

国人上小学起就开始学习外语,用外语交流总不如母语得心应手,到头来真正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非易事,更不用说掌握多门外语了。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同样困难,不仅口语难学,象形文字汉字尤其难学,更不用说还有那么多各地方言!是否能够不通过专业翻译,不用学习其他语言,直接使用母语就能让讲不同语言的人们自由交流呢?

实现不同语种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一直都是人类终极梦想之一。早在1933年,法国工程师阿尔楚尼就萌生了机器翻译的设想,并获得一项翻译机专利。

什么是机器翻译呢?就是使用计算机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一门学科。机器翻译要遵循准确、通顺、优美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是我国清代思想家、翻译家严复首先提出的。

近年来,国内外著名高校、互联网巨头提出端到端的神经机器翻译,引入注意力机制,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翻译获得重大突破,神经机器翻译达到实用化阶段。谷歌、微软、百度、科大讯飞、腾讯等机器翻译系统纷纷上线运行,标志着机器翻译大规模应用时代的到来,人类不同语种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梦想或将实现。

我们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机器翻译前沿技术研究,承担了原国家863计划“维-汉机器翻译”项目,应用最先进的基于词对齐的统计翻译模型研究出维-汉机器翻译原型。20多年来,我们的科研团队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新疆少数民族信息化需要,在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多语种操作系统、办公套件、电子词典、文字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

新疆大学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基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的汉语—维吾尔语双向语音机器智能翻译系统研制成功并正式上线,开始为新疆2300多万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语言智能翻译服务,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初步实现了不同语种之间的无障碍沟通。

虽然翻译机器的很多核心技术已掌握,但是多语言的共性模型(如通用声学模型、语言模型、通用算法)和预料数据,以及知识库的构建、相互转换是当前研究的难题,我们期待混合智能认知计算及脑机融合技术将进一步突破,让机器具备人脑的感知、理解、推理、决策和学习能力,这是多种语言机器翻译的目标。

当前,研究机构人才众多、投入也不少,但没有形成合力,非常需要整合人力和物力资源,共同攻克“一带一路”多语言互译平台建设的许多难关,才能提升翻译机器的研究水平及其产业化应用。

(第一作者吾守尔·斯拉木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第二作者范晓明系吾守尔·斯拉木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