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宣布,该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确认了著名的东汉《燕然山铭》摩崖石刻所在。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姑茹玛确定,经初步解读基本可以肯定碑文是古汉语所书《燕然山铭》。

燕然勒功考古 借东汉燕然勒石(1)

燕然勒功考古 借东汉燕然勒石(2)

汉唐时代,是中国国势国力与汉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特别是汉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汉和帝永元元年(己丑,公元89年),窦太后不顾大部分文臣的反对,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手,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匈奴。

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外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

窦宪、耿秉乘胜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1500多公里),出鸡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今固阳),三军在涿邪山会师,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屠申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命中军护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朝廷拜宪为大将军,位高三公。

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至此匈奴对中原的威胁彻底消除。

窦宪北击匈奴,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北匈奴从此一蹶不振,在漠北不能立足,被迫西迁。匈奴的西迁,迫使西哥特人西迁,西哥特人的西迁迫使日耳曼人南下,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

燕然勒功考古 借东汉燕然勒石(3)

燕然山石刻

封燕然山铭: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