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一次布料瓷砖生产工艺流程

瓷砖最好的工艺(原来做一块好瓷砖)(1)

2、多次布料瓷砖生产工艺流程

瓷砖最好的工艺(原来做一块好瓷砖)(2)

长石的作用:

1.有助于降低烧成温度和加快成瓷反应的进行,使坯体逐渐致密。因坯体中石英、粘土都有很高的熔点,而长石在1100-1200℃熔融形成长石熔体,所以在高温下能溶解部分高岭石分解物和石英颗粒,加快成瓷。

2.有助于莫来石晶体的发育和改善瓷坯的机械性能(抗折度)。

3.高温下长石具有一定的粘度(特别是钾长石)能防止高温变形。

4.熔体冷却后形成的玻璃相能提高制品的透光性。

5.在坯料中也是一种瘠化剂,可降低坯体干燥变形和缩短干燥时间。

作为溶剂,熔融特性最为重要。理论上,钾长石的熔融温度为1190℃、钠长石为1100℃,因含有CaO、MgO、Fe2O3和少量石英、云母等杂质,所以长石能在一定温度下软化,变成玻璃。

长石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性:

a. 高温下钾长石融化慢,粘度较大。随着温度提高,粘度变化缓慢。

b. 钠长石熔融物融化快,粘度小,随着温度提高粘度降低很快,同时钠长石熔体对粘土和石英颗粒的溶解作用比钾长石要大。

粘土

粘土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是地壳中最广的成份之一,粘土在陶瓷,造纸、橡胶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粘土的作用:

1.有利于坯体成形:陶瓷坯料一般采用粘土、石英和长石等基本原料配制而成。其中石英、长石均是瘠性原料,本身缺乏可塑性,更无结合能力,因此必须依靠粘土原料特有的可塑性能、结合性能以及泥浆的悬浮稳定性能获取所需的成形性能,以便使陶瓷坯体得以成形。

2.使半成品具有一定干燥强度:成型后的半成品经干燥后,由于粘土原料的结合,使半成品具有一定的干燥强度,从而保证坯体在修粘、施釉、搬运及装钵各道工序中不致引起破损。

3.构成瓷坯骨架:在烧成过程中,粘土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将转化为莫来石晶相而成为瓷坯的主要骨架。莫来石晶体的骨架作用,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制品抵抗烧成变形能力,拓宽烧成范围,而且使烧成后的制品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与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粘土是各种颗粒微细的矿物组成的混合体,它在与水调和后,可塑成各种形状,干燥后保持塑成的形状,经煅烧至适当的温度仍不失厚状,且变得岩石般坚硬。

瓷砖最好的工艺(原来做一块好瓷砖)(3)

粘土的工艺性能:可塑性、结合性、收缩性、烧结性、耐火度、烧后色泽。

可塑性:是粘土原料的重要工艺性能,含适量水份的粘土团,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开裂,除去外力仍保持其形变的性能称为可塑性。可塑性与粘土的类型、颗粒大小和形状,粘土胶粒吸附粒子、分散介子相关。

结合性:粘土的结合性是粘土粘结一定细度的瘠性物料形成可塑泥团,并有一定干燥强度的性能。通常粘土的可塑性愈强,结合性也愈好,在粘土能够形成可塑泥团的前提下,掺入标准的最高量来表示结合性的大小。

收缩性:粘土原料的收缩包括干燥收缩、烧成收缩和总收缩。干燥收缩是粘土干燥至恒重,由于气孔中和水化膜中的水分排除,空隙减小,颗粒间距离缩短而产生的长度或体积的缩小。烧成收缩是在高温下烧成,由于结晶水排除,粘土中产生的液相填充空隙,颗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靠拢,或形成新的结晶相所引起的长度或体积的缩小。总收缩则是试样干燥前至烧成后总的尺寸变化。

收缩率计算公式:S=(L1-L2)/L1×100﹪

S:收缩率

L1:干燥前或烧前的尺寸

L2:干燥后或烧后的尺寸

烧结性:粘土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它没有固定的熔点。而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逐渐软化。

粘土被加热到一定温度(800℃),使开始剧烈收缩,随着温度升高,气孔率不断下降,密度不断提高,收缩逐步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气孔率下降至最低值,密度和收缩率达到最大值,呈现烧结状态。当温度继续升高至一定值时,由于液相增加,气孔率又增加,密度下降。烧结性包括烧结温度和烧结范围,这两项参数取决于原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烧后色泽:作为建陶产品对粘土的烧后颜色要求:白度要高.白度与矿物成份,铁质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粘土按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两类:残留粘土、沉积粘土。

残留粘土也叫一次粘土,是与已经风化,蚀变的母岩同生在一处的粘土,这类粘土形成过程中未经自然力搬运,其纯度粒度和性能主要取决于母岩的纯度、蚀变程度,移走的杂质量和外来的杂质量,南方多为此类粘土。

沉积粘土也叫二次粘土,母岩风化后受雨水、风力等自然力的迁移作用,在其它地点沉积后形成的粘土,这类粘土的形成过程中,经搬运、迁移、自然分选,所含砂粒少,颗粒细,可塑性好,但混入杂质较多。北方多为此类粘土。

按成矿作用特点分:风化残积型、热液蚀变型、沉积型。

南方粘土多为风化残积型和热液蚀变型。风化残积型粘土一般硅高铝低,铁含量高,TiO2及有机质含量少,游离石英多。如江西星子、广东飞天燕土、湖南界牌土;热液蚀变型粘土,如江苏苏土。

北方粘土多为沉积型粘土。由于自然分选作用,粘土粒度细,SiO2含量少,Al2O3含量高,TiO2含量少,有机物质多,粘性及吸附性强。

按矿物组成分:可分为高岭土类、蒙脱石类、叶腊石类、伊利石类、水铝石英石类。

①高岭土类:为最主要的粘土矿物,因发现于江西景德镇浮梁县高岭村而得名。化学通式为:Al2O3·2SiO2·2H2O

②蒙脱石类: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的粘土是膨润土,蒙脱石化学式:Al2O3·4SiO2·nH2O(n﹥2) ,陶瓷厂用的唐县土即为此类粘土。

③叶腊石类:结构类似蒙脱石,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硬度低,有滑腻感,化学式为Al2O3·4SiO2·H2O。主要产地 福建、浙江、江西。

④伊利石类:结构类似白云母。伊利石类矿物构成的粘土一般可塑性差,干燥强度小、烧结度低,我们把瓷石归于此类粘土。

⑤水铝英石类是一种非晶质粘土。能溶于盐酸,其他粘土只能溶于硫酸。此粘土自然界中不多见。往往包含在其它粘土中,它可提高粘土的可粘性和结合性。

瓷砖最好的工艺(原来做一块好瓷砖)(4)

滑石

是一种层状结构的硅酸盐,与蒙脱石、叶腊石结构类似。滑石是一种含水硅酸镁,化学式为3MgO·4SiO2·2H2O,理论上含31.7%的MgO,但通常为29%左右。

滑石没有粘土的特性,比较柔软,具有细腻感。我们常用的滑石为黑滑石和烧滑石。滑石对增加坯釉白度,增宽烧成范围,降低坯体温度很有好处。

建陶常用的原料还有: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硅灰石、锂瓷石等。

陶瓷添加剂

减水剂:也叫稀释剂或解胶剂,实际上是一种电解质。电解质之所以能产生稀释作用,在于它能改变泥浆中粘土粒子胶团的双电层厚度和∈电位。

增强剂:增加坯体的干燥强度,是一种临时粘合剂。增强剂实质也是一种聚合电解质。常用的增强剂有羧甲基纤维素(CMC)、阿拉伯树胶等。 作者系陶瓷技术专家 王银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