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在《说话》中写道: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说话是人的本能,会说话是一种修养。一个人若能做到“坏话好说,狠话柔说,长话短说”,才会赢得人心。

说话作为人们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学会更深刻地领悟语言的真谛,学会如何说话,显然是势在必行的。说话不仅是一门技术,更重要的它是一门艺术。它看似一项很简单的活动,只要两片嘴唇一碰,原始的语言便生成了。但是说话容易,真正说出有水平,容易被人理解、接受的话来则需要下一定的功夫。

说话是门艺术的六个技巧(说话的艺术和技巧)(1)

纵观中国历史,会说话的人上自王侯将相、政坛领袖,下至平民百姓、凡夫俗子,可谓比比皆是。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春秋时期的毛遂自荐使楚,口若悬河,迫使楚王歃血为盟;

东周时期,郑国大夫烛之武凭借连珠妙语巧妙退走了素师;

以“头悬梁、锥刺股”著称于世的战国人士苏秦曾以三寸不冷之舌游说六国,封金拜印,被其他诸侯各国奉为上宾;

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在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吴主孙权联刘抗曹,获得赤壁战的胜利;

明朝末年,令吴三桂、刘宗敏“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小女子陈圆圆曾以如花的妙语说服了李闯王,避免一场杀身之祸;

为中国人民所景仰的周恩来总理也曾经以惟准清、活泼生动的语言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因人而宜地与别人交流,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乃至一生。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经历的事情多如牛毛,如何将坏话好说,不去扎人心;狠话柔说,能给人信心;长话短说,可让人舒心……

面对这种种世事,你只要具备了说话的能力,学会如何说别人喜欢的话,就会进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会说话的人,人缘好,处处受欢迎,生活和工作也会比较顺利,多学点说话的技巧,能使人受益无穷。

今天小编分别从初次见面、社会交往、职场生存、商界谈判、男女情话、日常生活等几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一下说话的艺术和技巧,不足之处,欢迎朋友们评论区留言,共同进步。

说话是门艺术的六个技巧(说话的艺术和技巧)(2)

第一篇:初次见面,如何留下一见如故的印象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需要同一些陌生人打交道。初次见面,给人的印象最为关健。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人相处一辈子形同路人,而有的人却一见如故。两个萍水相逢的人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心灵上的共鸣,说好第一句话至关重要。

说好第一句话的关键是给人亲热、友善、贴心的感觉,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常见的方式有三种:

一、以攀认式拉近彼此的距离。

三国时期,鲁肃见诸葛亮的开场白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忘年之交。短短的一句话就拉近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

这种初次见面互相攀认式的谈话方式很容易让人在短时内产生一见如故的印象。

二、敬慕式的谈话方法给人一种贴心的感觉

对陌生人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利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胡乱吹捧,活的内容要因时因地而异。例如:

“您的艺术品我曾经观摩过多遍,受益匪浅。想不到今天竟能在这里一睹艺术家的风采!”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在这光辉的节日里,我能见到您这位为中国革命九死一生的老战士,的确很荣幸。”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一尊敬的山水画家!”

三、问候式的谈话给人一种亲切、友善的感觉

把“您好”作为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果能因对象时间、场合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应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兄,您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更贴心。

一个陌生人在你面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与他交谈。你只要主动、热情地通过话语,同他们聊天,努力探寻与他们交谈的共同点,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样才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总而言之,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叩开对方心扉的敲门砖,也是使人一见如故的秘决。

说话是门艺术的六个技巧(说话的艺术和技巧)(3)

四、努力试探话题,是开怀畅谈的开端。

萍水相逢,素味平生。有人感到拘束无比,羞于启齿;有人觉得我不到共同活题,无法交流。他们或局促一角,尴尬窘迫;或欲言又止,话不成句;或说话生硬,使人误解等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胆量,底气不足,从而缺乏和陌生人交谈的勇气,所以在与人交谈时首先要树立自信心。有了信心,我们就面临着一个找话题的问题。一旦找到哈适的话题,就能使谈话融洽自如。

好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深人细谈的基础,开怀畅谈的开端。你不妨从天气、籍贯兴趣和衣着等方面着手。问对方这些方面的问题且不易触及对方敏感处。

例如:“你故乡哪里啊?”“扬州。”于是你就顺着扬州往下发挥:“那是个不错的好地方呢,不但风景美丽,住在那儿的人们也颇富文人气息。”“是啊,咱们扬州…”如此你就松地让对方打开了话匣子。或者,你可以说:“今天天气真好如果能外出郊游,一定很不错。”“你喜欢爬山还是游泳“我喜欢爬山…”顺势类推,绝对能找出源源不断的话题,至觉得意犹未尽呢。

五、初次谈话要抓住时机,适时切入、深入人心。

陌生人之间交谈,要学会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天天入交谈,介绍自己,适时地“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陌生人如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引起共鸣、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

我曾经在公园看见一位爱唱美声歌的美女,我很礼貌地问她道:“你是音乐爱好者吧,你的歌唱得真好听。”她高兴地说:“对,我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已经学习三年多了。”紧接着又向我谈起了她的音乐爱好以及个人情况,这样双方都加深了了解,彼此拉近了距离。

还可以利用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如你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大摆图画,可问:“这是什么画啊?这么多,您一定十分喜欢艺术!”对别人的一切显出浓厚兴趣,通过媒介物引发他表露自我的心情,交谈就会顺利进行。

如果遇到那种比你更内向的陌生人,你更应该跟他先谈些无关紧要的事,诸如天气之类的话题,让他心情放松,以激起他谈话的兴趣。

和陌生人谈话的开场白结束之后,特别要注意话题的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要尽量避免。为此,当你选择某种话题时,要特别留神对方的眼神和小动作,一旦发现对方有厌倦、冷淡的情绪时,应立即转换话题。

六、告别很重要,下次做铺垫。

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语,会使对方感到意犹未尽希冀下一次的交谈。

良好的祝愿会使对方受到鼓舞;“今天有幸结识您,希望以后常来常往!”热情洋溢的语言会使对方受到感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赞扬的语言令对方获得充分的肯定;“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谢谢你的盛情款待。”感谢的语言令对方感到温暖;“如果什么时候路过这里,请到我的家做客,再见。”邀请式的结束语使人感受到尊重,同时为以后的交往打下了伏笔;“您觉得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做好呢?”征询式结束语令对方备感亲切。

要做到情要热,语要妙。情热,就是有满腔热情,直率真诚,不虚假,不做作,不吹牛,不炫耀自己;语妙,就是措词得当,出言有礼,吐语生辉,幽默自然,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讲对方不感兴趣的话。

情热而语妙,即使萍水相逢,也会一见如故。

说话是门艺术的六个技巧(说话的艺术和技巧)(4)

很喜欢的一句话:好话要说好,不好的话要好好说。

,